排除工作日因素影響,6月進出口數據仍然超乎想像

排除工作日因素影響,6月進出口數據仍然超乎想象

7月13日,海關總署公佈了6月份貿易數據。

中國6月進出口總值(按美元計)同比增長12.5%,低於上月的18.5%。其中,出口同比增長11.3%,預期9.5%,前值12.6%;進口同比增長14.1%,預期21.3%,前值26%;貿易順差416.1億美元,預期277.2億美元,前值249.2億美元。

從貿易方式看,6月一般貿易出口同比增長18.5%,高於上月的16.8%,進口同比增長18.5%,低於上月的29.7%。來料加工裝配貿易出口同比7.1%,進口同比2.7%;進料加工貿易出口同比1.7%,進口同比0.6%,均較上月明顯放緩。

從主要貿易伙伴看,6月對美國出口同比增長12.6%,比上月加快1個百分點,進口同比增長9.6%,比上月放緩1.8個百分點;對歐盟出口10.4%,進口-6.5%;對日本出口6.9%,進口0.6%;對東盟出口19.3%,進口13.6%。對印度出口同比15.5%,進口33.8%;對俄羅斯出口2.8%,進口24.9%;對巴西出口14.9%,進口15.9%;對南非出口6.0%,進口9.3%。

上半年我國進出口仍然保持著快速增長。以美元計價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長12.8%,高於上年同期的7.7%;進口同比增長19.9%,高於上年同期的18.8%;貿易順差1396.5億美元,低於上年同期的1775.4億。

排除工作日因素影響,6月進出口數據仍然超乎想象

點評:

6月出口增速好於預期,但略低於上月。今年6月工作日同比去年少兩個,經季調後的同比增速由上月的10.3%回升至12.4%,環比增速由-2.7%回升至5.7%,顯示出口動力仍在。支撐出口的因素:一是全球經濟景氣度仍處於高位,6月摩根大通全球製造業PMI為53.0%,比上月略低0.1個百分點,美歐日的製造業PMI都在53%以上的水平;二是5、6月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對出口產生了推動作用;三是6月是中美貿易摩擦落地前的最後窗口前,企業仍有加速出口的動力。

6月進口增速低於市場預期,但經季調後的同比增速由上月的20.9%回升至23.5%,環比增速由上月的0.1%回升至1.0%,顯示內需並不弱。值得注意的是,6月從發達國家的進口增速出現了明顯放緩,大幅低於從新興經濟體的進口,主要原因應同我國將於7月1日大幅降低關稅特別是汽車整車和零部件的有關。6月汽車進口額僅為19.7億美元,較上月的44.7億大幅收窄,是2010年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從整個上半年來看,出口同比增長12.8%,進口同比增長19.9%,均好於上年同期,但貿易順差大幅低於上年同期,預計二季度淨出口對增長的貢獻率可能仍然是負值。

展望下半年,國際環境不確定因素較多。特別是當前個別國家的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將對全球貿易的穩定發展帶來挑戰。與此同時,進出口商品結構持續優化,市場多元化及貿易便利化繼續取得積極進展。預計全年我國外貿穩中向好的勢頭能夠得到鞏固,質量和效益將有所提高。

排除工作日因素影響,6月進出口數據仍然超乎想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