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羅紀世界2》中的冥河龍真能把牆撞個洞?

《侏罗纪世界2》中的冥河龙真能把墙撞个洞?

《侏羅紀世界2》中的冥河龍真能把牆撞個洞?

《侏罗纪世界2》中的冥河龙真能把墙撞个洞?

圖注:出現在《侏羅紀世界2》中的冥河龍,圖片來自網絡

《侏羅紀世界2》上映已經超過1周,國內票房突破了10個億!在電影中出現了許多新恐龍,但是對於故事逆轉起到關鍵作用的卻是一種滿腦袋尖刺的小恐龍,它就是冥河龍。

《侏罗纪世界2》中的冥河龙真能把墙撞个洞?

圖注:《侏羅紀世界2

》中撞穿牆壁的冥河龍,圖片來自網絡

冥河龍是怎麼逆轉故事的呢?原來男女主人公被壞人關在了牢房中,男主發現隔壁的牢房裡關著一隻冥河龍,於是就用口哨聲挑逗冥河龍讓它把牆上撞了洞,然後又把牢房門撞開了。腦袋上具有厚重頭骨的冥河龍撞牆又撞門,似乎沒啥毛病,它那厚腦袋不就是幹這個的嗎?真相恰恰相反。

《侏罗纪世界2》中的冥河龙真能把墙撞个洞?《侏罗纪世界2》中的冥河龙真能把墙撞个洞?

圖注:冥河龍與人類的體型對比,圖片來自網絡

我們先看看冥河龍的樣子吧。在恐龍家族中,冥河龍的體型不算大,體長在3米左右,身高不到1米,體重約100千克。冥河龍屬於著名的腫頭龍類,最大的特點就是頭骨顱頂有厚厚的隆起,隆起部分骨頭的厚度可達3釐米,不過冥河龍頭上的隆起並不像腫頭龍那麼大那麼厚。在冥河龍的腦袋上有複雜的頂飾,包括有骨瘤、頂骨及尖角等,其中又以腦袋後面兩側18釐米長的尖角最明顯,就好像山羊的角一般。冥河龍的腦袋之後是較短的脖子,強壯的身體和長長的尾巴。冥河龍主要以後肢行走和奔跑,與後肢相比,其前肢較短,手上只有五個小指頭。

《侏罗纪世界2》中的冥河龙真能把墙撞个洞?

圖注:冥河龍的頭骨化石,圖片來自網絡

《侏罗纪世界2》中的冥河龙真能把墙撞个洞?

圖注:冥河龍的頭部復原,圖片來自網絡

冥河龍生存於距今6600萬年前白堊紀晚期的北美洲,它與著名的霸王龍、三角龍、甲龍、埃德蒙頓龍等生活在一起。冥河龍是在1983年在美國西部被發現的,地層則是著名的地獄溪組地層。古生物學家在發現冥河龍的頭骨之後被其腦袋上的長角嚇到了,因為這與西方傳說中的惡龍很像,於是它就有了冥河龍(

Stygimoloch這個名字,含義是“來自冥河的惡魔”,“冥河”其實就是發現其化石的地獄溪。

《侏罗纪世界2》中的冥河龙真能把墙撞个洞?

圖注:一隻冥河龍獨自行走在6600萬年前的森林中,圖片來自網絡

屬於腫頭龍家族的冥河龍也有“鐵頭功”,它顱頂骨頭的厚度達到3釐米,從結構上看非常適合撞擊。“鐵頭功”可是冥河龍保護自己的重要手段,當它們遇到危險的時候,就會把腦袋當成武器。冥河龍用腦袋進行撞擊的時候不會得腦震盪嗎?答案是不會的,因為冥河龍看似鐵板一塊的頭骨內是分層的,而且它的脖子也能夠在撞擊的時候吸收衝擊力。

《侏罗纪世界2》中的冥河龙真能把墙撞个洞?

圖注:出現在《侏羅紀世界2》中的冥河龍,圖片來自網絡

《侏罗纪世界2》中的冥河龙真能把墙撞个洞?

圖注:用腦袋相互撞擊的冥河龍,圖片來自網絡

既然冥河龍的腦袋那麼硬,又善於硬碰硬的撞擊,在牆上撞個洞應該不成問題吧,這麼看電影情節就是合理的咯。當然不是,儘管前面證明了冥河龍的腦袋及整個身體結構適合撞擊,但不代表它們什麼都能撞,包括堅固的撞牆!冥河龍撞擊的目標主要是和自己體型差不多或者大不了多少的食肉恐龍,這些恐龍的身體都是有骨骼、肌肉、各種臟器構成的,有血有肉有彈性。撞擊其他恐龍對於冥河龍來說當然是小菜一碟,但是撞牆就是兩碼事啦,古生物學家在冥河龍的隆起的頭骨表面發現了血管分佈,這更加說明冥河龍並不適合撞擊非常堅硬的物體。

通過以上的介紹,你肯定已經知道冥河龍沒法在厚厚的牆上撞出一個大洞,電影中的情節是不合理的。儘管不能撞牆,但是冥河龍依然可以撞擊其他動物啊,它們可是不好惹的傢伙。

《侏罗纪世界2》中的冥河龙真能把墙撞个洞?

圖注:具有“鐵頭功”的冥河龍,圖片來自網絡

PS:有觀點認為冥河龍其實是腫頭龍的未成年個體,兩者在頭骨上的差異其實是年齡上的差異,腫頭龍小時候(也就是冥河龍)的腦袋頂上的隆起較窄較小,當它們長大之後隆起才會變得巨大而突出。

《侏罗纪世界2》中的冥河龙真能把墙撞个洞?

圖注:有觀點認為腫頭龍(上)和冥河龍(下)是同一種動物,圖片來自網絡

1.Switek, Brian (December 7, 2007)."Lumping Dinosaurs: Stygimoloch a juvenile Pachycephalosaurus?".scienceblogs.com.

2."Quién es el Stygimoloch?".Dinosaurios.org. Retrieved 9 December 2013.

3.Carpenter, Kenneth (1997)."Agonistic behavior in pachycephalosaurs (Ornithischia:Dinosauria): a newlook at head-butting behavior". Contributions to Geology. 32 (1): 19–25.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