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沖滿電了嗎?跟成功人士學習經驗

一、創造意義

1.要追求意義而不是追求幸福

(1)研究證明一:一個人如果越看重個人幸福,他在日常生活中就越容易有孤單和無力感。

(2)研究證明二:當一個人過著幸福但缺乏有意義的生活時,他們的身體會激發慢性炎症的發生。

2.優先考慮意義而不是金錢

我們在做決定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陷入到優先考慮金錢而不是意義的習慣裡。而優先考慮金錢,會不知不覺分散我們關注生活意義的注意力。有研究證明,當人想到金錢的時候,會拉開和別人的物理距離,把自己孤立起來。

3.內在動機激發熱情

外在動機:你為了某種回報而去做某件事情,比如為了賺錢而工作。一旦沒錢,生活就沒意義了。

內在動機:你內心把一件事情做好的願望,哪怕沒有任何金錢回報,你也願意去做。真正激發我們熱情的正是來自內在動機的事情。

4.在工作中尋找意義

每份工作都有各自的意義,尋找工作能為別人帶來的價值,就能讓工作有意義,和讓自己精力充沛,充滿熱情。

二、積極互動

1.80%正面的事情

跟人聊天互動的內容至少有80%是圍繞正面的事情。有研究發現,負能量詞彙的效果通常是正能量詞彙的4倍。如果你想讓別人充滿精力和鬥志地工作,那你就用80%的時間說正面的、積極的內容,20%的時間來提出不足和改進。

2.花錢買正面互動

(1)不是花錢買具體的東西來滿足自我物質慾望,而是花錢買體驗。有研究發現,體驗消費提供的快樂比人們預估的更多,而且持續的價值也要更高。

(2)花錢買體驗的關鍵在於,把錢花在別人身上,和別人一起互動。針對一組有抑鬱症的青少年的調查研究發現:選擇把錢給家人的青少年,抑鬱症狀減輕幅度最大;而把錢自己留著的青少年,抑鬱症狀加劇的概率變得更高。

3.多表揚別人

發自內心地表揚別人,不真誠的表揚其實比批評更有傷害性。

三、儲備能量

1.對壓力的誤區

認為壓力有時間限制,過幾天就過去了。其實,壓力是會積累的,就像滾雪球。

要防止壓力堆積,並保持充沛精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重要。

2.給身體補充能量

創造意義和積極互動兩個方法,是給精神充電,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給身體充電。

(1)吃好:食物的質量比數量要重要。一些食物能為你提供正能量,另一些食物則具有反作用。比如:蔬菜和水果會讓人更冷靜更快樂,而油炸食物會讓人昏昏欲睡。

(2)運動:作者提醒一個大多數人沒有注意到的問題,那就是天天運動抵消不了長時間坐著給身體帶來的危害。

(3)睡足:保持充足睡眠是保持精力的重要法寶。

3.微笑承受

哪怕是假笑和被迫笑也能幫助你應對壓力。有醫學研究證明,在皺眉肌注射肉毒桿菌的參與者,會因為不能愁眉苦臉,有52%的人抑鬱症得到了緩解。

金句:

1.一個人如果越看重個人幸福,他在日常生活中就越容易有孤單和無力感。

2.金錢和意義,哪個是前提很重要。

3.負能量詞彙的效果通常是正能量詞彙的4倍。換句話說,前面80%的積極正面信息,剛好能讓別人接受後面20%的消極信息還能心平氣和。

4.能賺錢很棒,但我做事的動力來自創造偉大的產品而不是利潤。——喬布斯

5.財富會導致人們花在喜歡的事情上時間變少,而花在帶來壓力的事情上的時間變多。——丹尼爾·卡尼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