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行業2018年的科技夢

文娛行業2018年的科技夢

文娛與科技的高潮迭起

互聯網興起後,人們的娛樂生活產生了鉅變,依靠網絡的線上娛樂,在不斷的提升娛樂生活的比例。但因為PC對時間地點使用工具都有限制,所以並未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替代,直到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App創業高潮到來,替代才正式開始,線上娛樂也徹底的深入到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

這階段也迎來了文娛產業的爆發,其爆發分別體現在數字閱讀、網劇、網大、知識付費、動漫等領域。

中國數字閱讀經歷了多年的發展,在技術、政策、行業環境三重利好的情況下,逐步向全產業鏈發展。得益於手機閱讀的全新體驗,閱讀習慣逐步轉向移動化,流量向微信、微博端不斷轉移。

2016年中國移動閱讀市場規模約120億人民幣,其中網絡文學佔據近100億元的規模,移動端滲透率高達91%。這一領域的成熟度主要體現在創業公司對作品類型、頭部優秀作者、簽約方式和合作方式有著清晰的理解和運作模式,從而推動了產業與資本對接的速度和維度。

而從2016年開始,視頻平臺之間的競爭,也逐步成為網劇和網大內容的競爭。

網劇的繁榮受益於產業鏈中游生產商(互聯網平臺居多)的投入增加,一方面視頻平臺非常強調內容自制,某些知名平臺自制劇比例超過了90%,另一方面很多傳統的影視劇公司受“一劇兩星”政策影響,開始大量進入網劇市場,推動了精品內容不斷湧現。

文娛行業2018年的科技夢

網劇精品代表之一:《無心法師》

而動漫行業的發展改變自播放渠道。傳統的動畫播放渠道只有各大電視臺和院線電影,從電視臺渠道來看,動畫版權方以低廉價格將動畫出售給電視臺依靠衍生品盈利,隨著互聯網時代變遷以及動畫受眾的變化,互聯網視頻平臺成為新的播出渠道。並且動畫片在互聯網視頻平臺的播放量更大,影響力更廣,出品方也願意投入更大的資金生產內容。

最後的典型代表—知識付費,其本身是圖書教育出版市場的演化,通過載體形式的改變對應到更為廣泛的知識消費者群體。

知識教育市場的變現得益於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讓用戶可以快速接觸到這些內容,此外支付便捷性的提升,帶動了知識付費收入的快速提升。新載體的教育給予讀者的價值,是對很多現有內容的再次演繹,利用專家的分析能力和知識結構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內容,提升基礎知識的應用。付費能夠促進整個知識教育產業欣欣向榮,讓讀者得到更多優質的內容。

今天文娛行業存在哪些困境?

文娛產業的發展速度令人驚訝,但它既受益於科技技術的發展,同樣也受制於此。今天,不斷被發現的模式漏洞也讓用戶對產品產生了質疑。

2017年 4 月 26 日,騰訊以今日頭條涉嫌侵犯其所屬作品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將今日頭條訴至法院。同一天,今日頭條也以上述理由將騰訊訴至法院。6 月 28 日,今日頭條稱,因騰訊旗下天天快報 " 持續 " 對頭條的作品進行侵權,今日頭條再次將騰訊訴至北京海淀區法院。

文娛行業2018年的科技夢

隨後,騰訊、搜狐相繼以今日頭條涉嫌侵犯其所屬作品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分別向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提交訴狀,要求今日頭條立即停止對涉案作品提供在線傳播,並就涉案作品索賠經濟損失千萬級,相關起訴已立案百餘件。

在偌大的內容江湖裡,版權是維持利益的關鍵,而當內容生產的平臺方利用技術不斷抓取的“流氓”行為增加內容創作時,版權爭端的困境就已經埋下了。目前,眾多平臺間的內容抄襲、搬運、授權工作已經成為了龐大商業體下的憂慮。

VR的失敗

VR和AR等技術在工業水平提高後並未一直興起,儘管大規模的創業團隊出現,但始終是依附某些產業的小行動,沒有出現固定的盈利模式。不論是視頻、遊戲、旅遊、教育還是醫療等投身VR行業的,都還未能實現規模盈利。

文娛行業2018年的科技夢

並且VR的硬件創業困難明顯不能為行業科技進步增加機會,前期的研發投入與宣傳費用不菲,市場飽和,消費者數量不足。各項原因綜合,而導致了大眾無法通過VR設備來形成VR娛樂的習慣,僅僅在小部分人群中的自嗨讓很多人的VR夢想擱淺。

互聯網社交娛樂的愁局

而移動互聯網社交媒體娛樂平臺已經陣營固化,則讓老的規則在固守,文娛行業的新生力量難出成績。

售票平臺方面淘票票和貓眼佔據兩強,資訊分發平臺上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眾多巨頭鏖戰,直播領域映客、花椒、一直播等將其它直播平臺擠得無法生存,短視頻領域的快手、火山小視頻、秒拍等也群雄割據。

文娛行業2018年的科技夢

在平臺快速崛起的同時,優秀團隊依靠持續輸出優質頭部內容而獲得商業變現能力的創業企業大多數被早期投資機構注入資金,而優質頭部內容項目越來越難以脫穎而出,頭部內容陣營也越來越固化。即使新內容層出不窮,但迭代週期已經變長,突圍機會越來越少。

並且行業監管嚴格,內容產業野蠻生長的時代已經結束,亞文化內容受到打擊,大多數頭部內容企業已經過了快速成長的階段。似乎很多內容已經成了強弓弩末。

2018年,文娛和科技結合的希望

好在科技的進步是不停歇的,並且技術的普世性依舊為社會進步提供基礎,及當出現某些可以應用技術時,會被作為基礎應用而普及,提升整個社會的科技能力。這樣,在每年興起的科技技術面前,文娛行業有著更多的機會。

第一,大文娛與區塊鏈結合

文娛與區塊鏈,會是文娛行業中的一個未來點,在剛剛過去的春節期間,“三點鐘無眠區塊鏈”在朋友圈哄燥一時,並且其中文娛行業名人眾多,遊族網絡林奇、20億票房男神韓庚、分眾傳媒江南春、20億導演田羽生、音樂教父鄭鈞、暴風馮鑫、美圖吳欣鴻、音樂夢想導師汪峰、網絡文學大神耳根等等。

文娛行業2018年的科技夢

區塊鏈的技術在剔除比特幣及ICO的干擾後,在文娛整個生態中可以完成很多不能解決的問題,首先是記錄技術,區塊鏈的記錄技術可以為所有擁有固定用戶的群體所應用,目的是安全的信息記錄環境。其次,區塊鏈技術從記錄中衍生出來的溯源技術正中目前內容的版權混亂之壞。最後,區塊鏈技術帶來了一種頂層架構的思考,對於文娛產業中涉及到的人和內容以及產品的關係均有影響。

第二,文娛與AI的機會

新技術與大文娛產業的結合有著巨大的想象空間和創業機會。AI作為國家史無前例推進的方向之一,是文娛與AI緩慢結合的重要部分。

而AI所解決的,會是文娛內容中,人和文娛內容交互的過程。以目前已經應用多時的智能推薦技術來講,是AI決定交互的初級模式,AI的智能化和類人化最終為圍繞著個人喜好而提升娛樂體驗,無論從視聽嗅味觸的無感,還是到無法控制的思想。

文娛行業2018年的科技夢

以目前的科技能力來講,智能硬件在載體上的娛樂內容在不斷的豐富體現形式,而當使用量達到一定的量級上,就達到了教育用戶,改變認知習慣的目標。以智能陪伴硬件為主、家庭智能電器為輔的模式是文娛和AI結合的未來點之二。

第三,新技術與大文娛產業結合,一定會突破現有的傳媒娛樂社交模式

互聯網社交和娛樂已經聯繫非常緊密,而以目前來看,互聯網社交是娛樂內容的依附體,而依附體互聯網社交也同樣依附在智能手機的App上,所以最終看到的實則是在手機端娛樂方向的轉移。

而新的技術機會在於產生一個新的依附體,可以是VR,也可以是可穿戴設備、亦或是MR和線下實體的不斷融合,在VRplay社區中曾提到一個線上線下聯動的VR主題公園,公園將線上和線下的虛擬你人物形象打通,在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共享,從而形成新的遊戲感體驗方式。以此形式類比,此則科技和文娛的未來點三。

寫在最後

文娛和科技相通,並且文娛會和科技聯繫越發緊密,互相促進又相互抑制,這中間的連接因素決定了兩方結合是否成功,而連接因素是為用戶形成的認知,一旦認知提升,科技和文娛必定強強聯手。

然而,文娛商業化之路和科技發展進步的規律又決定了科技和文娛結合必然會出現矛盾點,才導致了興起衰落的波動之勢,就像2017年的AI熱潮是在AI技術的兩次低潮之後的徹底興起,對於既依靠科技又需要深耕的文娛產業,2018年,要看誰可以把兩者做出完美結合。

1.文章為文娛價值官原創作品,首發於文娛價值官微信公眾號ID:wenyujiazhiguan

2.歡迎轉載,轉載時請在文章開頭註明“文章轉自文娛價值官ID:wenyujiazhiguan”

文娛行業2018年的科技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