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的大學生一天都在幹什麼?

前段時間,哈佛大學的一名計算機系學生在網上上傳的一則視頻火了,小夥兒在視頻裡記錄了他的一天的生活狀態。

一天雖然只有兩節課,但依舊被小夥兒安排的妥妥當當,什麼時間上課、什麼時間吃飯、健身、什麼時候寫作業都在他的計劃裡寫好了。

哈佛的大學生一天都在幹什麼?

吃完晚飯後,小夥兒開始完成作業,在進行了一個小時後的作文時間,小夥選擇的並不是上床睡覺,而是換件事情做。

換成現在許多大學生,一定是:學累了以後,上床躺一會兒,然後玩了會手機,心滿意足的睡下了。

當然,休息是為了更好的學習,這句話沒有問題,但只知道睡覺,這不是休息,這是在把自己當豬養。

我認識一個考研學生,背單詞會困,做會數學題也會困,困了以後就睡覺,一天懶洋洋的,學不久。

一天,我疑惑的問他晚上幾點睡覺,他說11點睡,早上7點起。

我驚訝:“都能算美容覺了,怎麼還會困呢?”

關鍵他醒後,昏昏沉沉,做題、背單詞一樣也做不好,我就勸他:“要不你去操場上跑幾圈?”

哈佛的大學生一天都在幹什麼?

他也對自己的狀態很不滿意,就聽了我的建議去操場跑了半個多小時,回來滿頭大汗,洗了個熱水澡以後,躺床上睡著了。

第二天醒來後,他跟我說:“跑步真有用,我今天感覺就不一樣,感覺昨天晚上睡的特別香。”果真,那一整天,他就睡了半小時,學習效率也提升了不少。

其實有時候,不是我們的身體不行了,而是我們的生活方式出現了問題,而找出問題的關鍵,才是最重要的 。

另一種讓大腦休息的方式,就是在你學某一樣事情累了以後,換件其他事情做。

就像那個哈佛學生一樣,當寫了一個小時的文學評論以後,他不是躺床上睡覺,而是換件事情做,去學線性代數。

有時候,你感覺累,不是真的累,是因為大腦長時間進行單一勞動的某一部分累。

我們都知道,大腦的不同區域負責不同的功能,有些區域負責聽,有些區域負責讀、有些區域負責記憶。

哈佛的大學生一天都在幹什麼?

因此,當長時間重複一種勞動後,我們感覺的累只是大腦的某一小部分累,我們可以選擇做其他事情,活躍大腦的其他部分,來使大腦獲得休息。

當背單詞背久了,可以做會數學題,專業課學累了以後,可以閱讀一本書,能提升自己的事情那麼多,何愁找不到一件稱心如意的事情呢?

當然,累了以後,你不可以玩手機。因為長時間玩電子產品,不僅損傷視力、精神萎靡,還會使你的注意力越發難以集中,越來越難持續做一件事情。

當你明白這些讓你感覺累的真正原因以後,再也不許讓自己心安理得的睡覺了。

也許,你該像那位哈佛大學生一樣,在一天的開始,或者前一天晚上,為每一天做好計劃。

如果覺得有計劃的生活太死板,拘束了你,甚至對你來說有難度的話,你也可以選擇對新的一天列出幾項目標,就像文章開頭的那位大學生給自己“今天”的目標是:冥想、睡滿9小時、讀50頁書、錄視頻。

哈佛的大學生一天都在幹什麼?

在目標多的情況下,你需要註明每完成一個目標需要花費的時間。因為只有明確知道自己需要花多長時間,才能合理的控制目標數量,合理的完成每一天的任務。

很多時候,你覺得你的人生單調乏味,只是因為你做的事情單調而乏味,倘若為自己精心規劃豐富多彩的一天,每一天都會十分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