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有個波浪谷生成於一億五千萬年前,奇特地貌爲國內獨有


陝西靖邊地處陝北,近兩年來,因境內發現一處神奇、美麗的紅砂岩地貌而被媒體人、攝影人廣泛關注,將之譽為可與美國亞利桑那州波浪谷媲美的中國“波浪谷”。據瞭解,位於靖邊龍洲鄉的這片紅砂岩地貌方圓近百公里,生成於一億五千萬年前的侏羅紀時期,因地貌奇特、外觀神奇且為國內獨有,被人們形象地稱為“時光在靖邊大地上留下的指紋。”

靖邊處於毛烏素沙漠南緣和陝、甘、寧、內蒙古四省區交界地帶,其地形地貌分為三個區域,即北部風沙灘區、中部梁峁澗區、南部丘陵溝壑區,而波浪谷就處在丘陵溝壑區。波浪谷是一種紅砂岩地貌,因砂岩上的紋路像波浪而得名。圖為波浪谷中鮮豔的紅砂岩地貌。

靖邊波浪谷的紅砂岩,學術上被稱為“砒砂岩”,形成於古生代二疊紀和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之間。據資料顯示,波浪谷岩石的複雜層面,是由一億五千萬年前侏羅紀時期就開始沉積的巨大沙丘組成。沙丘不斷地被一層層浸漬了地下水的紅沙所覆蓋,天長日久,水中的礦物質把沙凝結成了砂岩,形成了層疊狀的結構。圖為一隻昆蟲趴在紅砂岩上。


現在的靖邊波浪谷有A、B、C三個區域,可供觀賞的總面積大約有20平方公里,每一塊區域的特色都各不相同。其中,A區的範圍小,但是足以震懾初次見此景觀的人們;B區面積最大,人們可以深入谷底,零距離地接觸奇觀;C區是水上丹霞。圖為波浪谷中一個水庫。

走進波浪谷,在山頂俯瞰,只見溝壑縱橫交錯,大片赤色、灰褐色的山丘連綿起伏,一條條一層層一圈圈如雕刻般的線條,如同波浪一般,形態各異,變化無窮,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初秋的微風吹拂下,波浪谷中柔美的線條彷彿有了生命,一條條一層層一圈圈如波濤拍岸,如漩渦湧動,如烈焰熊起,如雲髻巧盤……每一塊砂岩上的紋路都千變萬化,栩栩如生,引人入勝。

走近細看,赤紅色的砂岩細膩而又顆粒分明,如同被精細的砂紙打磨過一般。

據瞭解,波浪谷纖細的岩石紋路是沙丘在沉積過程中的運動軌跡,紋路的變化反映出每一層砂岩隨著沉積礦物質的含量不同而產生的顏色深淺差異。紅色主要是由鐵和錳氧化產生,這些顏色不是一成不變的,往往在交錯處和角落裡形成更加複雜與抽象的圖案。圖為波浪谷中一處狹窄的縫隙。

紅砂岩形成的溝壑之間,有的寬如天塹,有的僅能使人側身而過,這萬千的溝壑、縫隙,是千萬年來的風和水的傑作。

圖為一名女孩從一線天通過。一線天是一條狹窄的縫隙,只有幾十米長,通道里勉強可通過兩個人,狹窄處只能擠過一人。如要了解更多信息,請關注頭條號大河鄉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