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光:洪災背後的旱地之痛

寿光:洪灾背后的旱地之痛

2018年8月26日,壽光大水過後,乾涸後龜裂的泥漿和倒塌的大棚。 南方週末記者❘楊凱奇❘攝

作為全國人的菜籃子 和沿海城市,壽光是一 座缺水的城市,人均佔有水資源量是全國的九分之一。壽光不僅有著北方地區常見的 斷流、降水不足問題, 還是山東省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區,遭遇著鹹水入侵的難題。


在農業、工業、水利設施對水資源的圍追堵截下,壽光經濟發展與 資源承載能力的矛盾日益加劇。


水災之後,“研究或將 從水資源保障、水災害防治、水生態改善三個角度開展。”這三個方向其實是對壽光之水的全面體檢和治理。

◆ ◆

圖文 | 南方週末記者 楊凱奇 發自山東壽光

南方週末實習生 周思宇 江文

65歲的王雙城看著很精神,似乎只有五十多歲。高個兒,方臉,膚色略黑,家住壽光市上口鎮王北樓村,是當地農民的典型模樣。

在這裡耕作了幾十年的村民們誰都沒想到,2018年8月,一公里外的彌河居然沖毀了大棚、民房,沖走了不少農民半生的家底。

比起大水這樣的突發事件,王雙城平日更擔心的其實是日漸嚴重的缺水。

彌河,壽光的母親河。但在王雙城們的印象中,彌河常年斷流,2013-2017年,五年大旱,“一滴水都見不著”。2016年8月的照片裡,斷流的彌河長滿青草,遊船擱淺,牛羊悠閒自在地吃草。

寿光:洪灾背后的旱地之痛

2016年8月16日,連年的乾旱導致壽光彌河洛城段乾涸,河底長滿野草,變身“大草原”,斷流的彌河長滿青草,遊船擱淺,牛羊悠閒自在地吃草。 視覺中國 ❘ 圖

很難想象,作為全國人的菜籃子,壽光是一座缺水的城市,人均佔有水資源量是全國的九分之一。不僅有著北方地區常見的斷流、降水不足問題,地下水超採更讓壽光不 經意地演變成了一個甜筒——繁榮 的城市與農業是甜筒上的雪糕,雪糕之下,蛋筒的空殼越來越大,形成山東省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區。

擁有五十多公里的海岸線,沿海城市壽光還遭遇著鹹水入侵的難題,並想調用黃河和長江的“客水”解困。但造紙等工業的高速發展,更讓本就侷促的水資源受到汙染威脅。

“南方雨水多,水庫排幹了不要緊,雨水可能隨時再來。北方水庫一旦過了汛期,就很難蓄水了。”濰 坊水利局工作人員李源(化名)說。

洪災背後,其實是缺水的痛。而這種痛,不只在壽光。

◆ ◆

彌河:從害河到死河

壽光,大汶口、龍山文化重鎮,齊國腹地,著有中國現存最早農書 《齊民要術》的北魏人賈思勰於此誕生,被壽光人尊為“農聖”。

壽光地勢一片平坦,其南境曾河流縱橫,有彌河、小清河、丹河等提供灌溉之便,村落沿彌河串珠般分佈,俗諺雲“壽光縣,彌河串”。

彌河起源於臨朐縣沂山西麓,先秦即有記載,流經濰坊市的青州、壽光、濱海,曲曲折折,最終匯入渤海灣。

靠天吃飯的傳統農業社會,人與水構成一對永恆而經典的矛盾:水少則旱,水多則澇。翻閱1980年代出版的《壽光水利志》,清乾隆年間開始的壽光境內河流的記載觸目驚心,彌河頻繁肆虐,1888-1890年連續三年決口,“沖毀民房、糧食無算”。《水利志》憤怒地寫道:“彌河古來害大而利甚微,實屬本縣一害河”。

新中國成立後,興建農業水利設施成為國家戰略,改變由此開始。

王雙城印象中,1970年代前,彌河還是常年有水的,此後,“夏天彌河的水量越來越少,斷流的次數越來越多”。

他的感知與官方數據一樣,根據壽光市水利局 1999年所著論文《壽光市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與措施》,“80年代以來,市境內所有河流,除小清河系常年排放上游汙水外,只有彌河在汛期有部分徑流”。

王雙城感覺彌河斷流和被攔腰截流或許有關。這期間,1959年,彌河壽光段上游的臨朐縣建成了冶源水庫,1970年代,黑虎山、嵩山等水庫在彌河上游支流陸續建成——這三家水庫同 時洩洪,在此次洪災中備受爭議。(詳見南方週末2018年8月29日報道《壽光 洪災:水庫回應洩洪調度細節》)

1980年代也正是壽光農業尤其是冬暖式蔬菜大棚輝煌的起點,現代農業的崛起與彌河的生命軌跡,正好形成一對反向的曲線。

1989年,壽光市三元朱村黨支 部書記王樂義發明和推廣了冬暖式蔬菜大棚,讓北方人告別了冬天只能吃蘿蔔、白菜的狀況。很快,壽光的田野就成了白色大棚的海洋。

賺到第一桶金的壽光農民繼續鑽研大棚種植技術,甚至有農民只買農藥原液,能按照土地情況自己配比。

高速擴張的大棚也曾引起擔憂和質疑,“要想死得快,就吃壽光菜”一度流傳甚廣。但在壽光的成功效應示範下,赴壽光考察的各地團隊絡繹不絕,大棚蔬菜的“壽光模式”很快推向全國。早幾年間在全國各地的農村,都能看到“壽光蔬菜技術員”的身影。

產業政策也及時跟進,財政補貼、蔬菜物流園、蔬菜博覽會接踵而至,在全國縣城都在發展房地產和工業的時代,農業反倒成了壽光的名片。

“害河”的水變得珍貴了,為了截取有限的彌河水,壽光自己也建設攔彌、引彌工程,流向下游的水更少了。2013年開始的五年乾旱期間,壽光已經到了要向冶源水庫買水、維持市區彌河景觀的地步。“壽光每年舉辦蔬菜博覽會期間就會買多一些,讓彌河景觀帶更好看。”一名壽光市民稱。

◆ ◆

地下水漏斗:村裡的廢井越來越多

曾一度被用於灌溉的彌河,水量逐漸減少,也不再時常決堤。少了灌溉功能,卻有了另一大利好:農民再不用擔心水患,甚至在看不到水、長滿齊腰高草的彌河河道里種植蔬菜。

沒有地表水,農民還可以攫取地下水灌溉。1992年出版的《壽光縣誌》中“地下水利用”一節的第一句話便是:“地下淡水豐富,宜於鑿井取水灌溉。”

在溼熱的大棚裡,用水泵從地下幾十米乃至一百米抽上來的水,或直接漫灌,或流進管道里滴灌、噴灌。

“壽光農民都是灌溉專家。”一位在壽光蔬菜物流園賣土豆的菜農說,拿土豆作比方,秧苗以及即將收穫時需水量大,採用漫灌。中間生長時期用滴灌省水,“壽光農民知道每種作物的特性”。

“壽光蔬菜佔北京市冬季蔬菜供應的20%。”中國壽光蔬菜網一名負責人告訴南方週末記者,這個佈滿花花綠綠廣告的網站號稱“永不落幕的國際蔬菜博覽會”,壽光的蔬菜早已遠銷海外。

壽光大酒店裡巨大的紅色漆金盤龍柱,炫耀著這座縣級市的富有。高樓林立、雙向八車道的主幹道、三座五星級酒店……周邊縣市的居民談起壽光,都是羨慕的神色。

連片的白色大棚、巨大的供應量背後,是對於地下水的連年超採。據 2007 年壽光水資源統計報表,壽光全年用水29562萬立方米,其中農業用水24897萬立方米,佔比84.2%。

李源告訴南方週末記者,農業耗水佔大頭的產業耗水結構在如今的壽光乃至濰坊,也沒有太大變化。不過,彌河上下游農民對於斷流和地下水漏斗的感知並不相同。

在上游的壽光南部,呂家一村的村書記表示“村裡不缺水”,這一段的彌河分季節斷流,地下水位常年在地下40米左右,其他一些壽光南部村民也稱不缺水。

而在下游的壽光北部,王雙城所在的王北樓村,斷流情況更加嚴峻。 5米、30米、50米,地下水位也一降再降,村裡的廢井越來越多。王雙城還記得,在1970年代前彌河常年有水的時候,用鏟子隨便在地上刨,就能刨出水來。“現在要打100米的深井才能用上水了,還很難把水泵上來。”

他坦言,雖然洪災讓他家今年減產不少,但更擔心的是地下水位下降問題。“以前地下水淺的時候,莊稼容易活。現在水深了,就得經常澆水。”

王雙城的鄰居搓著手說,井深了,水泵所需電費也漲了。在土地含水量越來越差的情況下,一畝地要花50元電費才能澆透。但他算了筆賬,承擔不起一套節水滴灌設備的開銷。於是他只能硬著頭皮,付著高昂電費繼續漫灌,期待並不穩定的收成。

◆ ◆

瀕臨渤海,鹹水入侵

井打得越深,土地越差、收成越慘淡,這樣的魔咒在更下游、更北面的常家莊村生效。

相對富水的壽光南部,因為收成更好、土地連片的承包戶更多等因素,經常能見到滴灌設施。但缺水的北部,卻普遍沿用漫灌。常家莊一名曹姓村民告訴南方週末記者,“滴灌哪是散戶老百姓承擔得起的呀?”

“大棚蔬菜比糧食難養活,需要更經常地澆灌。但是光種糧食根本賺不到錢。”常家莊村民李學柱無奈地說道,這裡的井一打就要打三四百米深,“打得淺了,上來的都是鹹 滷水。這幾年淡水越來越深,好多井都報廢了,因為一打上鹹水就完了。需要不斷打新的、更深的井。”

鹹是壽光的另一種“特產”。相較於肥沃的壽南,壽光北境瀕臨渤海,多鹽鹼地,不利農業,但享有漁、鹽之饒,至今仍是中國重要的原鹽產地。

在壽光北部濱海鹽鹼地與南部井灌區間,有一條鹹淡水分界線,常家莊村坐落於這條分界線以北。此處的淺層地下水由於鹽分高,難以用來灌溉,只能長期抽取深層承壓地下水。

早在2008年,山東農業大學的一篇碩士畢業論文提到,壽光北部鹽鹼地的鹹淡水分界面,已經由原先的70-90米下降到130米處,在常家莊村,更是下移到170米深。時間一長,深層淡水位就會下降,導致淺層的鹹水界面下移;此外一些深井修葺不嚴實、井管破壞,會導致深層淡水被淺層鹹水直接汙染。

該論文分析,除了地下鹹水垂直下移,由於南部地下水超採形成漏斗,北部的鹹水還自北向南入侵。據2007年壽光市進行的鹹水 入侵動態觀測分析,平均入侵速度為每年90米,63個村莊被鹹水侵染。整個壽光的淺層鹹水區佔全市總面積的比例擴大到58.8%,淡水區面積相應縮減到41.2%。

南方週末記者聯繫多位學者諮詢最近的數據,並未得到結果。

◆ ◆

“資源型缺水”+ “水質型缺水”

壽光北部鹽鹼地不利於發展農業,但可以另一種方式騰飛——“壽北開發,工業立市”,曾集聚晨鳴、聯盟、聚寶等一批本土明星企業。“建設中國農業‘硅谷’,打造紙業‘航母’”是壽光的經濟發展戰略。

寿光:洪灾背后的旱地之痛

2018年8月31日,壽光蔬菜物流園,商戶正在整理成熟的南瓜。 南方週末記者❘楊凱奇❘攝

早在大棚蔬菜發家前的1970年代,工業就已經在壽光起步。這個縣級市誕生了全國唯一一家A、B、H三 種股票上市公司——晨鳴集團,晨鳴起源於1958年的壽光造紙廠,以其為代表,造紙產業為壽光經濟貢獻良多。

晨鳴集團在官網的綠色環保欄寫著“山東省節水型企業”“一水多用”等介紹,進一步顯示了工業對水的渴求。

八大高耗水行業中,壽光六大支柱產業佔據四類——造紙、機械、 食品、紡織。由此,不僅北部鹽鹼地下鹹水在反噬壽光的淡水資源,鹽鹼地上的工業也在爭搶淡水。

十多年前,多篇論文提出,“資源型缺水”的薄家底上,工農業發展 進一步引發“水質型缺水”,全市大小17條河流很早就成為排汙納汙河道,同時還影響到了地下水。

據2009年壽光市疾控中心對壽光農村生活用水水質的一項調查,從309個村落取得的水樣中,只有5份合格。其中硝酸鹽不合格水樣多見於紀臺鎮、孫集鎮等工業發達地區,可能 與工業汙水有關。此外,農業汙水、農村生活汙水、牲畜糞便、垃圾等汙染物未經處理隨意排放,可能導致農村生活飲用水微生物指標嚴重超標。

雖遭官方否定,2013年,“打井灌汙形成地下產業鏈”的傳言還是一度在濰坊傳得沸沸揚揚。

壽光人劉志雄曾在當地一家紙板廠上班,這個廠是壽光農業與造紙雙重輝煌下產生的“怪胎”:利用當地紙廠生產留下的廢紙製造紙板,再在紙板上抹一層滑石粉,做成紙箱,其主要客戶是壽光果農——滑石粉讓紙箱更重,從而可讓一箱水果稱出更高價錢。

特殊的經營方式,讓劉志雄更能感受到經濟景氣與否。“好幾年了,水果價格上不去,果農效益不好。去年廢紙價格漲得也厲害。”雙重夾擊下,紙板廠於去年關張。

從紙板廠出來,他改行開起了的士,他觀察,這兩年壽光坐出租車出行的人明顯少了。“冬暖大棚現在全國都會搞,壽光雖然轉型做綠色蔬果,但後續發展有些乏力。”劉志雄評價道。

◆ ◆

水的全面體檢和治理

壽光可能不得不承認,它的水資源承載不了如此大規模的種植業了。在農業、工業、水利設施對水資源的圍追堵截下,壽光如何破局?

李源坦言,“可能壽光大棚蔬菜發展的最初20年,當地水資源能滿足得了。現在政府深知這裡水資源短缺的現實,但一個產業培育起來以後,再去改變很難。我們只能做一些工作,比如推廣節水農業。”

一場大水災,終於驚醒各方“夢中人”。

寿光:洪灾背后的旱地之痛

倒塌的大棚 南方週末記者❘楊凱奇❘攝

緊急動員救災外,李源提醒南方週末記者,洪災與行洪排澇系統被破壞和不完善有關。“排澇系統問題的表現是河道有被侵佔現象,以及農田排澇溝不完善。”

據《齊魯晚報》報道,災後重建中,各方觀念和行動也在發生著變化,曾經並不在意的排水溝正在各個村裡迅速建起來。

地方政府已經提出,要根據這次洪災,進行水安全方面的研究。“研究或將從水資源保障、水災害防治、水生態改善三個角度開展。”李源說。

這三個方向其實是對壽光之水的全面體檢和治理,水之病痛,已日漸為地方政府察覺。

針對工業加劇水資源困境的問題,壽光市已經出臺了一些應對措施。

節流——2015年,市內高耗水企業進行實時在線監測。同時,建立取用水單位和個人檔案、進行水資源論證,嚴控用水指標。2016年,針對企業偷排行為,開展化工園區“一企一管”改造,目標是實現汙水排放有效監管。對更加深重的地下水漏斗問題,嚴格執行限採禁採規劃。


回灌——上述壽光水利局論文提到,“在彌河來水條件下,儘可能多地引水灌溉和淡水養殖,並儘快完善引彌回灌工程,使汛期彌河水回灌補給地下水。”


開源——壽光很早就引用了黃河水。李源稱,正在積極推進類似引黃濟青、南水北調東線這樣的調水工程,彌補被超採的地下水。據《壽光市水利發 展“十三五”規劃》,壽光將充分利用長江水、黃河水等外調客水,爭取年利用客水1.2億立方米以上,推進供水水源由地下水向地表水轉換。

在蔬菜大省山東,壽光只是一個縮影。山東省蔬菜播種面積、產量等主要指標一直居全國首位,蔬菜出口量、出口額連續15年全國第一。

在五年大旱期間,濰坊各水庫都面臨缺水。作為濰坊市區主水源地的峽山水庫,更一度達到死庫容,被稱為“濰坊最大的草原”。

濰坊市地下水漏斗區域綜合治理項目申請了1.24億美元的亞行貸款,佔山東省地下水漏斗區項目貸款總額的 83%,山東省整個項目實施期限為2016-2021 年,估算總投資約21.02億元人民幣。

山東省地質調查院水環所研究員楊麗芝向南方週末記者坦言,不僅壽光,整個山東乃至華北都缺水,“華北大漏斗”就是地下水普遍超採的結果。但她表示,山東的情況已在好轉。

“近年的環保行動剷除了很多小汙染源,也令大型企業改善汙水處理措施,所以水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不管是地表水還是地下水,水質都明顯有好轉。”楊麗芝說,“現在漏斗慢慢在上升,整體來講,不管是水質還是水量方面都慢慢得到了恢復。”

在壽光,申請的亞行項目將用於巨澱湖溼地生態修復。除了頻頻上鏡的彌河,很少有人想起這個不斷萎縮的湖泊,曾因面積巨大,在春秋戰國時被稱作“少海”。

(南方週末實習生朱思良亦有貢獻)

(本文首發於2018年9月6日南方週末,原創作品,歡迎轉載,轉載請留言。)

↓↓點擊查看過往報道

· End ·

尋找綠色解決方案

寿光:洪灾背后的旱地之痛

千篇一綠

南方週末旗下新媒體

電話:020-83000817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