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生华,摄影人,他记录了陕西澄城县40年改革开放的影像资料


贾生华,摄影人,他记录了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40年改革开放的影像资料。

贾生华,男,1940年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附中,澄城县文化馆干部,澄城县摄影学会荣誉主席,原渭南市政协委员,原渭南摄影家协会、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学会会员,陕西摄影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新闻摄影学会会员,陕西艺术摄影学会会员,陕西民俗摄影学会会员。

贾生华的摄影作品《一窝走》、《兑现》、《晒》、《吹鼓手》,等近百幅摄影作品在中、省、地报刊杂志及各类影展影赛中发表、展出,其中数十幅作品获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贾生华拍摄、编辑、出版 《乡情-影像澄城五十年》、《澄城》、《山水神韵》等画册。其传略和作品被录入《中国摄影家大辞典》、《中国摄影师名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书中。

在谈到生华同志的摄影特点时,大家都赞赏他立足家乡,镜头向下,真实地、生动地、也比较系统地记录了澄城县50年的社会风情、历史变迁、人物事件等。两本影集,各有重点。如果说,《乡情》主要是以人物为主,那么《变迁》则以事件为主;当然这个区分不是绝对的,人物中有事件,事件更离不开人物。只有把这两本影集放在一起,才能全面认识生华同志的摄影成就,也才更能完整地看到这批记录澄城50年的影像的重要价值。

在生华同志的镜头下,石堡川水库的一泓碧水与长长的干渠、田间的道道斗渠,东雷抽黄工程通水典礼的盛大场面与三级抽水站的动人画面,都成了凝固的永恒瞬间。


澄城历史悠久,有不少文物古迹,其中县城的城隍庙乐楼与精进寺塔最有代表性,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影集中有不少这两座建筑物的照片,既有宏伟壮观的全景展现,又有精微细致的局部特写,特别是蓝天薄云下搭满脚手架的精进寺塔,沐浴着金色的霞光,精美壮丽,记录了澄城人民保护这一文化遗产的壮举。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澄城虽地处西北,同样沐浴改革春风,四十年奋斗,风云沧桑,发展变化很大,有许多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件。

生华同志在摄影上取得如此丰厚的成果,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他对澄城这片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生活工作于斯的土地充满着深厚感情,对澄城的父老乡亲怀着深沉的热爱与敬意,对自己所从事的摄影工作的意义有着深入的认识,因此50年如一日地保持着创作的激情,充满人文情怀,让镜头始终追随时代的步伐,紧跟社会的发展,着眼于人民大众的生活与创造。


正因为他固守在这1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熟悉与了解家乡的人文历史,所以他对一些拍摄对象或专题,就能注意长期地、连续地观察与记录,留下了不同时期的影像资料,有的长达四五十年,可以比较,对照研究,很有意义。特别是一些拍摄对象发生了巨大变化,或者面目全非,有的甚至已经了无踪影,这些影像更弥足珍贵了。

我还要强调的是,生华同志的摄影作品不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他虽然身处澄城一地,但艺术视野非常开阔,并重视与摄影同行的交流,注重摄影理念与技术的追求,许多作品特别是反映“澄城老哥”的人物照、表现风俗民情的艺术照,在构图、角度、光影等方面都很有讲究,颇得同行的赞许。

末了,又凑小诗四首,祝贺生华同志的新书问世,也聊表我的敬意:

两卷风华漫卧游,往尘多少且回眸。 家山无恙故人好,才调贾生当一流。

光影生涯五十年,翩翩绿鬓已皤然。 回头犹是无穷意,一片乡情记变迁。

百张图景感韶华,燕子今时寻故家。 不变惟留梦中影,牛羊日夕话桑麻。

楼寺倩姿千百娇,古徵黄土有琼瑶。 事如鸿雪堪追忆,夏雨秋波三眼桥。

这里,再加一点说明。本人因查出心脏病,5月24日开始住院,定于6月5日即明天做相关手术。在这检查及准备的十来天中,我认真拜读了生华同志的两本影集,并在手术的前一日完成了这篇小序。他的影像,使我回到了渭北的川岇沟原,揭开了许多前尘往事,回味起难以忘怀的旧时风华,也感慨于世事的巨大变迁,不知不觉度过了这段令人紧张的等待时光。这是家乡给予游子的慰藉,也是图像的力量。感谢生华!

郑欣淼,2018年6月4日于北京阜外医院

以下是贾生华老师所在的澄城县的一些简要介绍。

澄城县,隶属于陕西省渭南市,位于陕西关中盆地东部。介于东经109°46′30″—110°05′50″、北纬34°55′45″— 35°27′05″之间,总面积1121平方千米。

澄城县历史悠久,从北魏始建,县名县治沿用已有1540年。地势北高南低,四条河川将县境划分为“三梁一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年均气温12℃,降水量680毫米,无霜期204天,昼夜温差大。

截至2016年,澄城县下辖1街道、9镇,常住人口39.24万,城镇化率40.8% 。实现生产总值79.0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2.1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5.62亿元;三次产业比为27:28:45。人均生产总值20165元。

《元和郡县志》载:“徵、澄同音,后人误为澄”。民国《澄城附志》载:因澄、徵同音故名,或云因县城西沟有澄泉而得名。误为澄之说,似不可信。徵、澄同音亦无确据。据考,汉徵县故城在今蒲城避难堡,北魏澄城故城即今县址。今址西沟有澄泉。澄城县名,从徙于今址始。县似因“西沟有澄泉”而得名。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建县,以县城西河有澄泉而得名,县治始设今址。 周以前,处于传说中之雍州。 春秋属晋,为北徵、王官及郊地,周顷王二年秦伐晋取北徵。

战国初,属魏。秦、魏争夺,后归秦,隶重泉。 秦置北徵县,属内史。 楚汉相争之际,属塞国,隶重泉。

西汉高祖元年,汉灭塞国后,属河上郡。汉高祖九年,属内史。汉景帝二年,复设北徵县,后易名徵县,属左内史。汉武帝太初元年,属左冯翊。 新莽改三辅为六尉郡,改徵为氾爱,归列尉大夫。 东汉,撤销氾爱,辖地并入合阳。

三国曹魏,属雍州冯翊郡。 西晋归属同曹魏。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设立澄城郡,辖澄城、五泉、三门三县。孝文帝十年,郡内增设宫城、南五泉两县。太和十一年,澄城郡改属华州。

西魏大统六年,南五泉县改名朝邑。废帝三年,澄城郡属同州。 北周明帝二年,撤销五泉、三门两县,辖地并入澄城县。 隋开皇三年,撤销澄城郡。大业三年,澄城县属冯翊郡。

唐武德三年,在长宁河南设长宁县,贞观八年撤销。澄城县之隶属随道、州、郡名之更迭而相应变更。贞观元年属关内道;开元二十一年属京畿道;天宝元年属冯翊郡;乾元元年复属同州。长庆四年将澄城县的抚道乡划归奉先县。 五代后梁开平元年,属河中府。后唐同光元年复属同州。

金皇统二年,属京兆府路。 元,属陕西行中书省,先后属安西路、奉元路。 明洪武九年,属陕西省等处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同州。 清,隶属陕西省潼商道同州府。

中华民国二年,属陕西省关中道。民国十五至十七年因军阀混战,属无所依。民国二十二年由省直辖。民国二十八年,属第八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七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澄城全境,属陕甘宁边区黄龙分区。 1949年归大荔分区。

1950年大荔分区撤销,归渭南分区。 1956年10月改由省辖。 1958年12月,澄城县建制撤销,将韦庄、醍醐、业善、寺前地区划归大荔县,其余并入蒲城县。 1961年9月恢复县制,划入大荔、蒲城的地域复归澄城,属渭南专区。

澄城县地层划区属汾渭地区渭河小区东部。第四系前基岩出露在低中山区及一些河沟内,构成二级黄土原的基底。一级原则深埋在巨厚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以下。在岩性上可分为石灰岩及砂泥岩两大类,厚逾千米。第四系分布广泛,类形复杂,岩性、岩相及厚度差异甚大。

澄城县地质总体为一单斜构造,走向北东东,倾向北西,倾角3—7°。断裂构造甚为发育,以近东西向逆断层和北东向正断层为主,还有北东东及北北西向两组共轭的X型裂隙。各种构造面的走向与力学性质,均受区域应力场的控制,规律性明显。


澄城县属渭北黄土台原一部分,地貌以黄土原为主体。黄龙山横亘北部边界,洛河从西南流经,支沟流贯原体,并成为与东西邻县的天然分界。总体上,地形北高南低,海拔1285—470米,全县地貌可分低中山、山前洪积裙、黄土原及河谷四种类形。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郑欣淼的《光影生华》,再次感谢贾生华老师的摄影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