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澤州境內最久遠、建築規模最大的石窟,想去看看嗎?


“雲臥山隔幾重,半天吹落碧芙蓉”,清太守朱樟這樣描述碧落寺周邊優美的環境,碧落寺位於晉城市西北約7.5公里處的澤州縣巴公鎮,南連氏村東。

碧落寺背靠碧落山,面對萬松嶺,坐北朝南,依山而築,是古澤州境內創建時間最早、建築規模最大、聲望最為顯赫的寺院之一。碧落寺石窟就位於寺院內,據記載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六年(482年),完成於唐大和六年(832年),之後五代、宋、金、元、明、清歷代都有重修。

作為古澤州境內創建時間最早、建築規模最大、聲望最為顯赫的寺院之一。碧落寺的整體佈局和構建非常獨特,它不同於傳統寺院的中軸對稱形制,而是依山就勢分建南北兩院。從圖可見的嶄新樓閣經後世多次修繕完善。


窟內的的巖壁光滑平整,窟內的小小造像,歷代以來,遭遇的偷盜不勝枚舉。

一佛二弟子造像,頭部已遺失,肢體損失也相對嚴重,但依然可以看見雕鑿技藝的精巧,其佛像的雕刻比例也堪稱完美協調。

此佛像身體高大魁梧,足見當時的人的氣質,佛教文化雖作為宗教文化處於形而上的地位,但是藝術源於生活,即使作為宗教也不例外,它是當時人們的精神寄託。

圖為造像的局部細節,衣飾貼身,薄紗飄逸,衣褶紋飾隨肢體的運動而起伏開合,顯現出絲質服裝的柔軟光潔的特性,又透露出覆蓋於衣服下的人的肌體之美。

造像雖頭部已殘缺,但仍透體盡現雍容典雅的氣質。加上那美觀大方的火焰紋背光,更烘托出了大佛的崇高與神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