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哈尔滨」哈市香坊区创新管理 乡村环境成“风景”

创新管理 乡村环境成“风景”

香坊区构建城乡环卫管理新机制,全面打造村镇宜居生活新环境

青翠的树木,蜿蜒的河水,在两岸绿树、花草的映衬下,宛如走进旅游景点般清爽、惬意,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今年夏季,香坊区增添一处绿树成荫、花香四溢、河流清澈的“风景”——阿什河流域香坊区段,优美的景色与该地区之前的脏乱面貌形成了极大反差。

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一直饱受群众诟病,也是长期影响农村环境面貌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顽疾,从根本上改善和解决农村环境问题,香坊区按照“四区”建设总体目标、加速城乡环卫一体化步伐、彻底改善农村人居生活环境,科学谋划,破解难题,构建城乡环境卫生管理新机制,率先在全省创建了农村专业清扫保洁队伍和沟河流域环境卫生专业保洁队伍,通过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大农村环卫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在所辖320余万平方米村镇街路和280万平方米堤岸、护坡,开启了一场“乡村环境升级革命”。

成立专项保洁队伍,守护沟河流域环境

2016年末,香坊区开全省之先河,独创性地组建冰城首支沟河流域环境卫生专业保洁队伍。沟河清扫保洁中队承担起全区10条沟河、2条灌渠,280万平方米堤岸、护坡及河面漂浮物的收集清运工作。在为每名沟河保洁员配备救生衣、水衩、安全绳等安全防护装备的同时,又配备了水面作业橡皮艇,保洁员穿戴安全防护装备、手持特殊作业工具,通过“捞、拽、挑、扎、捡”等方式集中进行清理,清理各类垃圾、漂浮物90余吨。如今,沿着香坊沟河沿岸漫步,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步一景、景在村中、村依景衬、村景合一”的亮丽风景线。

车辆反复拉运,垃圾日产日清

为快速将全区村镇倒运的垃圾运输至指定垃圾场进行处理,有效提高垃圾减量化、无害化管理水平,香坊区每天6时至17时,派出20余辆大型自卸车负责垃圾运送消纳。经作业车辆反复拉运,达到日产日清无满溢,车走站净无污物、无积存的标准。

香坊区农村现有4座垃圾压缩站,分别为幸福压缩站、成高子压缩站、朝阳压缩站和新西街压缩站,每日利用小型垃圾运输车将部分农村居民日产的生活垃圾运至垃圾压缩站,压缩处理后运至指定垃圾场处理。这4座压缩站的建成有效改善周边村民的居住环境,确保全区农村环境全面提档升级。

为打造农村原生态亮丽环境,香坊区本着“绿色家园、绿色村庄”的理念,先后在各村屯及沟河沿岸种植丁香树苖1.8万余棵、播撒扫帚梅、牵牛花、孔雀菊等花籽共计1000余斤,种植樟子松284余棵、黄波椤树825棵,为建设美丽乡村再添新绿。

建新型转运站,实现农村环卫全域管理

香坊区将以建设美丽乡村、打造村镇宜居生活环境为重点工作,进一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区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工作,全力打造一个整洁清新、优美亮丽的宜居环境。拟在辖区村屯建造一批符合标准的新型、环保、封闭式垃圾转运站,使全区在常态化作业、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农村环境卫生全域管理,建立完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机制。

完善“村(屯)收集、乡镇集中、区转运、市统一处理”垃圾收运消纳体系。逐步推行村屯生活垃圾按时投放、定点储存、及时倒运、达标处理。规范村屯垃圾收集管理,对农村生活垃圾实行大类粗分、分类治理,引导村民分类投放。逐步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和管理制度,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水平。

以村屯环卫常态化作业管理为重点,全域管控。在村镇清运中心专业化、规范化作业的基础上,完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组建镇、村屯内部环卫作业队伍,鼓励社会作业队伍参与农村清扫保洁作业,形成上下联动、运转有序、步调统一的工作格局。(哈尔滨日报 吴昌林 刘振东 记者 刘姝媛 )

来源;哈尔滨文明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