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屆金馬獎落幕,黑馬頻出,除了最佳女主角惠英紅稍稍有名之外,最佳男主角配角畢是名不見經傳的人物。
▲男主角塗們(圖左),演過的最出名的戲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也是在圈子裡奮鬥了幾十年的老戲骨。
所有明星都在這屆堪稱平民的金馬獎上黯然無光。
而事先大熱七項入圍的張艾嘉的新片《相愛相親》顆粒無收,金馬這一屆也是頗不講情面,畢竟做執行主席的正是張艾嘉本人。
▲張艾嘉寫信又打電話,李安想2個月終於接下金馬主席。
我本身是張艾嘉的粉絲,她戲好,人更好,有一種見過大世面的淡定與智慧,更是縱橫兩岸三地數十年的資深電影人,近年更進軍內地,扶植後輩,成為許多文藝片的文藝擔當。
“年輕時,她像一朵花;現在的她像一棵樹,讓很多人在她的樹蔭下乘涼。”
這是香港導演林奕華眼中、筆下的張艾嘉。
但是論到她導的電影,特別是近年,總覺得她欠一口氣。
▲豆瓣她最受好評的五部作品……也真是蠻尷尬的……
▲從上世紀開始,張艾嘉一直在努力做導演,2015,張艾嘉帶著話題人物梁洛施拍的《念念》上映時,曾驕傲地說:“我拍了40年文藝片,我還在這裡。”而這部由金城武、梁詠琪、莫文蔚主演的《心動》估計是最被80後廣知的一部,據說這是張艾嘉本人的自傳故事,而張艾嘉也憑此片獲得了1999年金像獎最佳編劇獎。
▲《20 30 40》是張艾嘉在2004年自編自導自演的一部體現現代都市女性內心世界的電影,張艾嘉憑藉該片奪得了第7屆亞洲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獎。
▲還有不可不提的《少女小漁》(話說張艾嘉還真是喜歡用劉若英做女主角啊),這部電影還是李安寫的劇本,1995年《少女小漁》獲得第40屆亞太電影節最佳影片獎和最佳編劇獎。
女作家亦舒一慣看不上張艾嘉,說她拼了老命要裝知識分子。這話還真是刻薄,但張艾嘉的電影確實偏軟偏甜這也是事實,這大概與她的生活經歷有關,就像有人說林青霞寫文章是“一生如意,未經磨難,少了三分滄桑!”
張艾嘉也算一生如意的人,出身世家,又是美女,成名早,一早已生活在聚光燈下,受關照多於受冷落,生活裡最大的災難是當了幾年單親媽媽,這樣的女性,對於世界的理解少幾分切膚的辛酸,也是可以理解。
當然最重要的是,這一屆還有一個強勁的對手,是神秘女導演文晏的電影《嘉年華》。
▲文晏真是一個神秘的導演,得金馬的時候她省略了自己的姓“曲”,網上連她的出生年份都沒有,也沒有2007年之前的生活際遇,製片方也表示她是北京人,在美國留過學、學藝術史,後來自修了電影,其它不便透露。而知乎上有一則回答則說她是1998年就在紐約開始與著名導演艾倫•米勒(Allan Miller)合作,從事紀錄片創作,參與的紀錄片包括《尋找塞尚》、《帕爾曼在上海》等,後來回國就專做國內藝術電影/獨立電影,算是知名的國內獨立製片人,與尹麗川、徐靜蕾都合作過。而最出名的作品則是與刁亦男導演合作的影片《白日焰火》,這部片子得過柏林金熊獎,她和刁亦男當時攜手接受過很多采訪,網傳她是刁的太太,但被製片方嚴重否認,稱這是“嚇人的謠言”,所以如果你知道得比我多,歡迎留言……
說真的,如果我是金馬評委,看過《嘉年華》之後,《相愛相親》又怎麼入得了眼。如果《嘉年華》是一鍋騰著煙嗆著嗓子讓你涕淚交加的麻辣鍋,《相愛相親》則是淡如清水的淡雞湯……
我的朋友張欣,是資深的編劇和作家,她常常教育我們一個戲最重要的是要有張力,這種張力就是你的人物要面臨非常艱難的考驗,俗稱的to be or not to be(去生還是去死), that a question。
《相愛相親》有的是外張力,大家都在不停的吵架,還有打架,但內張力是零,所以故事推不動,中間看得人直打瞌睡(僅是我的個人體驗)。
《相愛相親》講的是一個什麼故事呢?
講的是一個遷墳的故事,講的是中年女性的一地雞毛的狼狽生活,但與其說這是中年女人的狼狽生活,不如說這是天之驕女人到中年的“作天作地”……老公對她百依百順,女兒單純內向,連箭在弦上的老公出軌風波都是她臆想出來的,她是家裡的女皇,一心要把父親的墳從他鄉下的原配那裡遷出來,與新喪的母親合葬。
此戲最大的衝突,無非是要讓痴心守候一輩子的老原配放棄對墳的守護,而且結尾則是大團圓,你好我好大家好。結尾的時候,忠心的老公要她陪著他開車周圍世界,慚愧的妻子在崔健的《花房姑娘》歌聲裡泣不成聲,全片在溫情脈脈、恩恩愛愛中結束了,簡直看得我直想炸,這是什麼鬼……
▲劇組還特意把結尾這段剪輯出來搞了個《相愛相親》終極預告,自稱是 “年度最好哭電影”讓人想家……看到這個標題,我忍不住笑了。
而《嘉年華》則尖銳的多,兩個少女,一個被侵害一個旁觀這種侵害。
小文是離異家庭的女孩,父親掙不到什麼錢,母親熱衷於外出跳舞,沒人關心沒有看護,一心向往大人的生活,在一次唱完歌之後被不懷好意的蠻童癖乾爹帶到小酒店開房性侵了;
而小米則是這個小酒店的臨時工,她不知道自己哪一天出生,十三歲就離開北方的家,三年換了十五個地方的流浪女孩,她強悍而努力,一心想掙錢一心想在這個暖和的地方留下來……
所有的女性都活得不容易,都焦慮:
小文的母親是帶著一個女兒要活下去的貧窮的單親媽媽;美麗的前臺姐姐一邊做著前臺一邊兼職賣淫,還要利用身體去結交地痞流氓用以保護自己;精明厲害的小酒店老闆可以拎著水管任意羞辱這些女孩;
而少女們的生活更是舉步維難,她們不但要被劉會長這樣的禽獸性侵,還要面臨來自媽媽的辱罵,老師的鄙視,健哥這樣的小流氓的墜落引誘,警察隊長這樣的權力人物的恐嚇威逼……
而她們唯一的武器就是她們年輕的身體,小文模仿著母親的生活方式,以為穿漂亮的衣服會唱歌喝酒就能得到快樂;而小米模仿底層社會男人的生活方式,“只認錢”……
故事就是這麼一個故事,但可貴的是它不是一味的潑狗血,而是真實地寫了幾個活生生的女人,她們看上都是自願的:小文開房是自願的,姐姐賣淫是自願的,小米敲詐是自願的,但是問題在於,除了這些方法,她們無法在她的生活中找到更多可以模仿的生存途徑……
是社會的合力造成了女性的困局……所以導演文晏在採訪中不斷地提到她最想關注的其實是人的境遇,她引用了法國電影《遊戲規則》中的一句話:
“這個世界糟糕的地方就在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
雖然都在說女人的處境,《相愛相親》裡有一句話,“做女人難”。
而《嘉年華》裡也有一句類似的話,“下輩子再也不做女人”。
但一個點到為止,一個歸於沉默,顯示了女性文藝電影的兩種路線:一種是溫吞的迎合的與世無爭的沉浸在自己個人小情緒裡的,一種是狠辣的叛逆的帛離在外的刺痛神經的。兩者相遇,當然後者勝。
▲《嘉年華》是一部非常女性主義的電影,雖然也廣泛地具有大陸文藝電影各種缺點,但考慮到現實情況,還是推薦大家去看,它至少為沉默的女性發出了聲音,也在認真地審視女性在這個社會的處境,那美麗的高跟鞋、雪白的大長腿、飛揚的裙襬就代表了女性最大的存在價值了麼?
好的藝術作品就是要狠要辣,要直見性命——同樣是拍流水樣生活,李安的《飲食男女》多狠,平靜的生活裡殺機,陽光下的一閃念,全是人間滄桑。
▲《飲食男女》裡最殘忍也是最大的一個尾聲就是歸亞蕾演的湘潭俏老太太一直以為爸暗戀的是她,誰知他愛的竟然是她女兒,這也還真是尖銳,再老再好的男人愛的是你的女兒可不是你,這是女人才懂的悲涼。
做女人是真難,生活裡真難,但也究竟有一些弱者法則可以利用,比如《相愛相親》裡女老師仍然可以抱著老公哭,《嘉年華》裡的小文可以投靠爸爸、小米可以利用健哥……
但在電影圈裡的女人則沒有這等說法了,片子拍出來的,好還是不好,行家們一望而知,誰管你是不是美女明星做導演。
▲《色·戒》點晴一句就是“不吃辣怎麼胡得出辣子”,沒有幾點狠招,在作品最大的電影圈還真是難以服人。
《嘉年華》有許多毛病,但它最好的是切中的現實,光是這份勇氣,就值得我們讚賞。
而《相愛相親》用了賈科長的全副班底,卻沉浸在小資女性的個人情緒裡,真是平平。有無數人(多為中國男性)誇這部戲,我不知道這戲好在哪裡,後來我明白了大概在很多人的眼裡,一個美女,還能拍出片子來,就已然非常了不起了。
這種看法看上去對女性友好,但在我看來,還是一種骨子裡的輕視——並不是說張艾嘉不好,張艾嘉是很好的電影人,也不是說文晏沒有缺點,只能說她也真是奮鬥路上。但做為一個認真看電影的觀眾,真心講一句:
女人是真難做,難做在於,你不僅要生活裡勇敢地突破各種傳統層面上對女人的圍追堵劫,還要認清種種看似優待其實輕視的性別陷阱,無懼無畏,以一個真正勇士的姿態與男性一起在競技場上一比高下。這種智慧與勇氣,對生長於傳統社會中的女性還真是一種考驗。
▲《嘉年華》的最後一幕,是原本想要出賣初夜的小米騎著小綿羊逃出了小漁村,一路狂飈,眼神堅定,極具某種象徵意義,就像文晏說的:“其實全世界的好導演都有一個特色,就是在生活的禁錮之中追尋心靈的絕對自由。”
是啊,導演就是導演,片子上見真章,不用分男女;生活裡也一樣,所有男人想要的,女人也可以要,最基本的就是我們都有自由安全地行走於世界的權力,不用被針扎,不用被性侵,不用渡讓出身體,才能獲得生存的權利。
閱讀更多 藍小姐和黃小姐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