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我們當前需要的,是什麼樣的交易所?

有媒體統計,當前的整個加密貨幣市場中,交易所的數量已經超過了11000家……
思考:我们当前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交易所?

先來暢想一下,在未來,交易所應該是一個理想的去中心化形態——用戶自持管理資產、平臺數據透明、資產深度好、用戶體驗好,平臺不會受到各國政策影響,沒有平臺方作惡現象……這樣的交易所,才夠區塊鏈!

而回顧以往,交易所作為這個“淘金”市場中“賣水”者,卻又同時被用戶稱為站在加密貨幣生物鏈頂端的一方。在用戶的概念中,平臺大都是既當裁判又做運動員,做著操控價格、監守自盜、數據作假等勾當,口中說著社區化,回頭卻先把自己投資的項目悄無聲息的上線交易了……而尷尬的是,有的交易所即使自身清白,也無法自證(中心化交易所的原罪:交易成本高、不安全與不透明)。這樣的交易所,一點也不夠區塊鏈化。

創新的本質

思考:我们当前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交易所?

Vitalik Buterin接受TechCrunch採訪時表示“我個人認為,中心化交易所都應該儘早下地獄(burn in hell)。”緊跟著在面對媒體的採訪中,幣安的CZ、OKEX的徐明星等諸位中心化交易所的BOSS也都明確提出了“去中心化交易所是未來”,但他們都補充了一句“中心化交易所是現在”。這句話我來試著解讀一下就是——DEX這麼區塊鏈的東西當然是未來,我們也會做的,但未來是很遙遠的事,現在還是來我們交易所吧。

誠然,理想的去中心化交易所需要更好的技術,目前技術還未能達到理想的DEX需要的水平,但是,這樣我們就只能選擇中心化交易所了嗎?其實從歷史的發展規律來看我們就可以知道,行業巨頭的衰敗,往往不是他的內部出現了什麼問題,而是隨著一個持有全新理念的之前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快速崛起而衰敗,這就是跨界打擊。網上流傳著這麼一個故事:世界上曾經有一家世界500強的企業,名叫“柯達”,在1991年的時候,他的技術領先世界同行10年,但是2012年1月破產了,被做數碼的“索尼”幹掉了。當“索尼”還沉浸在數碼領先的喜悅中時,突然發現,原來全世界賣相機賣的最好的不是他,而是做手機的“諾基亞”,因為每部手機都是一部照相機,近幾年“索尼”業績大幅虧損。然後原來做電腦的“蘋果”出來了,把手機世界老大的“諾基亞”給幹掉了,而且沒有還手之力,2013年9月,“諾基亞”被微軟收購了。

上面最後說到了諾基亞,其實我個人對諾基亞還是比較有情懷的,從小直板用到側滑全觸屏,最後又跟到Windows phone,但後來發現我的軟件數量和功能與其他人已經顯得格格不入,在趨勢面前,只有順應趨勢的產品才可能獲得成功,不然的話就算有堅定的粉絲,也只能目送其往日輝煌的隕落。

區塊鏈行業的人,骨子裡就有一種創新的精神。那麼,為什麼大家都公開承認DEX是未來的趨勢,其創新的步子卻遲遲邁不出去呢?因為對於交易所行業處於領先地位的大佬們來說,轉型的難度很大,因為創新可能會觸碰到現實中他們的利益,損害其盈利模式,當現有的架構運轉流暢,盈利穩定的時候,傳統的管理經驗便成為了大企業依賴的路徑,也正是這些成功的經驗,當面對顛覆式的創新的時候,會感覺其極其的不靠譜。而剛剛進入圈子不久的人,在接觸的圈內大佬多了之後,聽說交易所賺錢,便不自覺地模仿行業領先者們的“成功經驗”,然後市場上越來越多抄襲的產品出來,說是一萬個交易所,實質上殊路同歸,這些交易所的本質沒有什麼不同,甚至絕大多數都是買的某些公司批量生產出來的——當人人都想去“賣水”的時候,一開始賺錢的人開始去造水了。沒有創新的能力,靠複製是不可能做到生物鏈的頂端的。

交易所的創新之路

思考:我们当前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交易所?

加密貨幣交易市場最初的形態就是中心化交易所,這是我們用傳統思維想來最簡單快捷的方式,隨著加密貨幣市場的發展,交易所已經越來越成熟,中心化的問題也越來越凸顯出來,各個交易所為了吸引用戶,也嘗試了多種方法,做了很多的創新,這兒我們來簡單梳理一下交易所的創新之路。

1. 期貨交易 隨著比特幣交易所市場的火爆,在財富狂熱和監管政策的雙重作用下2013年比特幣價格一天漲跌幅就可以達到40-50%,在這種情況下,單純的買幣持有等待增值存在巨大的風險,已經不能滿足用戶的交易需求,於是,在趨勢之下,第一家比特幣期貨交易平臺——796交易所出現了。對比特幣期貨的引入吸引了更多人的加入,在7*24小時漲跌都能賺錢的“大賭場”中,入場資金明顯增多,市場關注度大大增加。

2. 平臺幣平臺幣的鼻祖要追溯到2013年的比特時代了,當時平臺推出TMC並免費贈予用戶,將平臺手續費的50%給予TMC持有者分紅,這種代表交易平臺的權益證明讓用戶可以真正的隨著一個項目的發展而獲利,平臺幣的概念也在2017年變得極為火爆,截至發文時,基本每個交易平臺都有發行自己的平臺幣,讓用戶利潤隨平臺發展一起增長。

3. 交易挖礦交易挖礦最早也要追溯到比特時代,時代的TMC就是通過交易贈送獲得的,在17年被Drangonex平臺進行了玩法升級,然後又被Fcoin平臺推向高潮。交易挖礦的理念很好,就是為了感恩你選擇來平臺交易,給你送上平臺的權益證明,這樣你會隨著平臺的發展受益。但後來被玩成了一種刷交易量認購代幣的模式,對於這樣的玩法是否有長遠性,本文不置可否。

4. 去中心化交易所(DEX)

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概念其實從2015年比特股就提出來了,現在已經有很多實現去中心化交易的模式(詳見去中心化資產交易:一種新的金融市場模式),每次中心化平臺被盜後DEX的概念就會火爆一段時間,但因為技術不成熟,每次短時間的火爆後便又進入基本無人問津的狀態。

創新,就是為了創造價值。交易所的創新可以根據創造短期價值和創造長期價值來分為兩種。

創造短期價值的就是現在讓你耳目一新的各種各樣的玩法,主要通過用戶補貼、資源整合等方法短期內吸引用戶,目標是獲客;創造長期價值的是對行業有推動作用的創新,對原有模式的弊端有著實質上的改善,主要通過對用戶資產安全、平臺數據透明等根本模式的改進,目標是用戶留存。只有短期價值的項目,用戶得到需要的利益就會離開,平臺將會面臨崩盤的風險;只有長期價值的項目,沒有有效獲取用戶的手段,卻又讓行業領先者們見識到其長期價值的有效性,給足他們時間去竊取創新成果進行抄襲,在同樣的長期價值下,新平臺的各方面是難與資深平臺相抗衡的。只有將短期價值與長期價值有效的結合起來,讓用戶通過短期價值進來然後被長期價值吸引,再創造新的短期價值通過長期留存用戶的傳播帶來更多的用戶,從而實現正反饋循環後快速向目標前進。

現狀的解決

中心化交易所人人喊打,但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技術遠不成熟、場外交易不安全不便捷,用戶沒有其它地方可以去進行安全便捷的交易。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開始考慮:用戶需要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根本需求是什麼,現有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存在的問題又是什麼?

首先,用戶資產的安全問題再強調也不為過。需要DEX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安全,平臺有被黑客攻擊風險和平臺監守自盜的可能性,況且,只有自己掌握私鑰才能真正擁有這個資產,在我的理解中,信仰區塊鏈的人應該相信自己大於相信第三方的,關注了區塊鏈這麼久,你自己的資產都沒能去中心,還談去其他的什麼中心呢?其次,是平臺數據的透明,平臺作惡。開篇已經說了,現在的中心化交易所都站在“頂端”,各種作惡手段頻出,這一點也不區塊鏈。既然DEX的不成熟在於其用戶體驗差、撮合系統效率低等這些中心化交易所已經成熟的技術方面,那我們可不可以將兩者結合呢?

思考:我们当前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交易所?

帶著這個理念,我們開始了中心化交易所與去中心化交易所優勢結合的探索。一個全幣種交易所需要支持多種協議的token,而跨鏈發展了幾年卻還只停留在概念上,所以目前想把資產直接放在鏈上實現全幣種交換是不成立的,但是硬件錢包作為一種更安全的儲存方式,它已經被證明可以支持多種協議的token,那我們可以考慮把硬件錢包和交易所進行深度結合,讓每個用戶都用硬件錢包更安全的保管資產,通過與交易所的結合,可以實現資產在錢包與交易所之間便捷的轉移和交易。

如何杜絕平臺作惡呢?用戶不會相信資本市場中的商人,但區塊鏈本身就是用來保證數據安全和不可篡改的。現有的DEX中區塊鏈的撮合效率低下、用戶體驗差,可以用成熟的中心化撮合方案來解決;中心化交易所的數據不透明,那可就直接把交易清算的數據放到鏈上,來保證效率的同時讓交易數據透明可見,用區塊鏈記錄每一筆交易,便大大減少了平臺作惡的可能性。

也許,這並不是最好的交易所解決方案,無法達到我們心中所向往的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程度,但在去中心化交易所解決方案完善之前,這是最簡單可行的解決我們用戶一些真正需求的交易所方案。創新總是一步一步來的,先用成熟的方案解決最要緊的問題,再從發展中慢慢探索著去實現理想中的模型,才是一個合理的成長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