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姜薯,叫「姜」不是「姜」 叫「薯」不是「薯」!

姜薯盛產於潮汕的潮陽和揭陽地區,其中,最出名的是潮陽區西臚鎮內八鄉巖前村、棉湖四鄉的大港村和揭西大溪鎮的姜薯。前者已被國家質量總局2016年認定為地理標誌保護區縣。這些主產區,大多位於榕江中上游,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水質優良,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更年累月的水浪衝刷和泥沙淤積,大自然饋贈的肥沃沙質土壤,滿足了姜薯生長對土壤、氣候的苛刻要求,造就了種植姜薯的悠久歷史與古樸的生產技術。

潮汕姜薯,叫“姜”不是“姜” 叫“薯”不是“薯”!


姜薯是薯蕷科薯蕷屬的成員之一,薯蕷的小名叫山藥,其家族家大業大,在中國的薯蕷屬植物就大約多達80種。在各地栽培過程中,因地理環境和氣候的原因,山藥還產生不同形狀的變種,諸如潮汕姜薯、佛掌薯、棒山藥和長山藥。

潮汕姜薯,叫“姜”不是“姜” 叫“薯”不是“薯”!


潮汕姜薯形如其名,一個個長得跟生薑似的,口感又如番薯,故名姜薯。不管外形如何變換,都有山藥的基本特徵:“溫補而不驟,微香而不燥”,常食用對肺、脾、腎虧虛所致的咳嗽痰多、身體虛弱、食慾不振、久洩久痢、小便過多及糖尿病、動脈硬化都有療效。當然,也有其自己的個性: “皮薄光滑,薯大肉白,粉泥沾連”,是山藥中的上品。

潮汕姜薯,叫“姜”不是“姜” 叫“薯”不是“薯”!


潮汕姜薯,叫“姜”不是“姜” 叫“薯”不是“薯”!


山藥古時齊魯稱山芋,吳越稱土薯,秦楚稱玉延,隋代以前稱薯蕷。說來有趣,與薯蕷同音的豫、曙兩字恰是唐、宋王朝兩位皇帝的名字。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這樣解釋:唐朝時,因避唐代宗李豫的名諱,把薯蕷改稱薯藥;宋朝時,又避宋英宗趙曙的名諱,把薯藥改稱山藥。由於李時珍是一代名醫,所以這種說法一直被廣泛引用,幾成金科玉律。其實,薯蕷和山藥的叫法在歷史上是長期並存的,只是具體到某一個時期這兩種名稱使用的頻率不同罷了。在潮汕也有類似的記載,如清雍正《惠來縣誌》在物產類“蔬之屬”中提到“為芋為姜蕷為蘇木為甜蕷為葛蕷”。嘉慶《澄海縣誌》則載:“甘藷,葉如芋,實如拳,有大如瓶盎者,皮紫而肉白,又有皮肉俱紫者,名蘇木藷,比諸藷為佳。”

潮汕姜薯,叫“姜”不是“姜” 叫“薯”不是“薯”!


我國食用山藥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早在秦漢之前,就已經把山藥視為像番薯一樣的主食,並把它譽為補虛佳品。晉人羅含著的《湘中記》說到這麼個故事:晉代永和初年,有一漢子到衡山上採藥。迷路糧盡,只好躺在一山崖下休息。忽見一老翁,鶴髮童顏,飄然而至,在石壁上作書。漢子急忙上前求以食物,並請教出山之路。老翁給了他一些外形似芋,甘甜如薯的東西,並指點回家之路。六天之後,果然返回家中,腹中還不覺飢餓,才知山藥功用之奇特。這個故事有點神化,也就成為後來詩人詠山藥常用的“衡山之典”。

潮汕姜薯,叫“姜”不是“姜” 叫“薯”不是“薯”!


《山海經》中說:“景山北望少澤,其草多蕷藷。“《神農本草經》把山藥列為上品:“山藥色、香、味三絕。”《本草綱目》載:“四月生苗延蔓,紫莖綠葉,葉有三尖,似白牽牛葉而更光潤。五六月開花成穗,淡紅色。結莢成簇,莢凡三稜合成,堅而無仁。其子別結於一旁,狀似雷丸,大小不一,皮色土黃而肉白,煮食甘滑,與其根同。薯蕷入藥,野生者為勝,若供饌,則家種為良。”

潮汕姜薯,叫“姜”不是“姜” 叫“薯”不是“薯”!


好的野生山藥大多出產在高寒乾旱的山區,山藥姓“山”,無須耕作,自由自在地生長,會越長越茂盛。但目前的山藥田中土壤都被弄得又鬆軟又肥沃,長出來的山藥越來越粗、越來越直、產量也越高。而潮汕姜薯仍然保持著較為原始的種植方式,不求產量,更注重質量。附帶說一下,挖姜薯是個一個技術活,必須在姜薯旁先開挖一道深溝,再取出完整的姜薯。有人把這種採收方法戲稱為“自掘墳墓”。

潮汕姜薯,叫“姜”不是“姜” 叫“薯”不是“薯”!


潮汕姜薯的根實香甜可口,軟糯綿長,有“神仙之食”的讚譽。明人王冕的一首《山藥》中說:“山藥依闌出,分披受夏涼。葉連黃獨瘦,蔓引綠蘿長。結實終堪食,開花近得香。烹庖入盤饌,不饋大官羊。”便道出了姜薯的姿態,花雖不豔,葉雖可憐,但卻包含著實實在在的內容。明劉崧曾作《詠山藥》詩:“誰種山中玉?修圓故自勻。野人尋得慣,帶雨晚來新。味益丹田暖,香凝石髓香。商芝亦何事,空負白頭人。” 確切描述了潮汕姜薯色味勝而香清,故也有“山中之玉”的美名。

潮汕姜薯,叫“姜”不是“姜” 叫“薯”不是“薯”!


“高梧策策傳寒意,疊鼓鼕鼕迫睡期;秋夜漸長飢作祟,一杯山藥進瓊糜。”詩人陸游手烹甜羹,一種平和,一種生趣盎然紙上。陸游進一步解釋:“以菘菜、山藥、芋、萊菔雜為之,不施醯醬,山庖珍烹也。”千百年來,這款“陸游甜羹”注入了文化印跡而得以流傳。“陸游另一些《甜羹》詩:“山廚薪桂軟炊粳,旋洗香蔬手自烹。從此八珍俱避舍,天蘇陀味屬甜羹。”,“老住湖邊一把芽,時沽村酒具山餚。年來傳得甜羹法,更為吳酸作解嘲。”生活並不因奢侈而幸福,所謂“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長。”真是至理名言。潮汕民間傳統小食“姜薯湯”的食法,傳承著陸游“甜羹”之遺風,也祖祖輩輩繼承著儒風雅韻:將姜薯削成薄片,放到沸水中略煮片刻而成,湯中的薯片微微卷曲,吃起來清香爽滑,在冬天的早晚來“一杯姜薯進瓊糜”,何等的“淡薄之中滋味長”啊!

潮汕姜薯,叫“姜”不是“姜” 叫“薯”不是“薯”!


大概是在這遺風之下,形成了潮人吃薑薯的食俗與文化:除夕圍爐,要有甜姜薯。大年初一,親朋登門拜年,為表示主人對來客的敬重,便用姜薯湯來招待。按照民間習俗,這碗姜薯湯是非吃不可的;過去,新娘過門第二天早晨,也要吃一碗家婆或小姑特意為她製作的甜薯湯。姜薯湯,在潮汕人的心目中,象徵著甜蜜、美滿,也象徵著吉祥和幸福,也是潮汕遊子鄉愁的解藥。

潮汕姜薯,叫“姜”不是“姜” 叫“薯”不是“薯”!


《清稗類鈔》記載:“山藥饅頭者,以山藥十兩去皮,粳米粉二合,白糖十兩,同入擂盆研和。以水溼手,捏成饅頭之坯,內包以豆沙或棗泥之餡,乃以水溼清潔之布,平鋪蒸籠,置饅頭於上而蒸之。至饅頭無粘氣時,則已熟透,即可食。”傳至潮人手中,則衍生出用姜薯作皮的粿品,如“姜薯壽桃”“姜薯粿”“姜薯鯉魚”“姜薯五果”等特色鄉土小吃;還衍生成姜薯泥餡料。古人云:“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會寰區之異味,悉在庖廚。”姜薯為蔬,可燴可燜,可煮可蒸,可煎可蘸,可湯可炒,可葷可素,可甜可鹹,的確是“白受彩,甘受和”。

潮汕姜薯,叫“姜”不是“姜” 叫“薯”不是“薯”!


把山藥和蜜糖聯繫在一起的倒是宋陳達叟,他在《本心齋疏食譜》中說:“玉延。山藥也,炊熟,片切,漬以生蜜。”糖拌山藥也是慈禧飯桌上的常客。常規做法是,山藥洗淨上籠屜蒸半小時,熟後去皮,蘸白糖吃。慈禧1881年四月初八日晚膳就有“白糖山藥一品”,若為潮人所做定是“糕燒姜薯”。

潮汕姜薯,叫“姜”不是“姜” 叫“薯”不是“薯”!


宋人林洪《山家清供》記載:山藥與慄各片截,以羊汁加料煮,名“金玉羹”,栗子黃似金,金玉共盤,盤調素雅,平常之中卻又透出一種高貴的氣質。在潮人看來,“糕燒姜薯銀杏”更顯調和與高貴,故常作喜宴壽桌之“尾甜”,有著超然之至味,寓意之深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