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總承包新政:上海、深圳試點工程總承包企業編制施工圖文件

工程總承包新政:上海、深圳試點工程總承包企業編制施工圖文件

試點由工程總承包企業編制施工圖設計文件,是我國在工程總承包推行上的更進一步:通過探索由工程總承包企業承擔施工圖設計和施工任務,來逐漸替代以聯合體方式承攬總承包項目的模式。

此前,聯合體承包是我國工程總承包的主要模式。

工程總承包新政:上海、深圳試點工程總承包企業編制施工圖文件

這一模式源起於十五年前。2003年2月,建設部印發《關於培育和發展工程總承包和工程項目管理企業的指導意見》,指出工程勘察、設計、施工企業可以組成聯合體對工程項目進行聯合總承包,修改了此前“設計單位不能轄有施工隊伍,也不應與施工單位聯合投標總承包工程項目(《關於擴大設計單位進行工程總承包試點及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1987)”的規定。

聯合體承包的提出,為企業開展工程總承包項目提供了更加寬鬆的環境。然而,實際操作中,在設計企業與施工企業聯合總承包運作的工程裡,成功案例不少,失敗案例卻更多:不僅常常出現“一加一小於二”的情況,“假工程總承包”現象也屢禁不止。

工程總承包新政:上海、深圳試點工程總承包企業編制施工圖文件

有鑑於此,此次試點轉向了引導具有施工資質的工程總承包企業發展設計能力、具有設計資質的工程總承包企業發展施工能力

正如2018年6月住建部建築市場監管司司長張毅在《發展工程總承包重點做好4項工作》一文中所述:積極探索由工程總承包企業承擔施工圖設計和施工任務,促進設計、施工深度融合,更好發揮工程總承包這種組織實施方式的優勢。

自2003年《關於培育和發展工程總承包和工程項目管理企業的指導意見》的提出實現了從鼓勵建立工程承包公司向培育工程總承包轉變以來,工程總承包在我國已推行了十五個年頭。而今,在市場需求和政策助力的推動下,工程總承包又邁出了一大步。

工程總承包新政:上海、深圳試點工程總承包企業編制施工圖文件


1 市場需求

根據《關於培育和發展工程總承包和工程項目管理企業的指導意見》,工程總承包是指從事工程總承包的企業受業主委託,按照合同約定對工程項目的勘察、設計、採購、施工、試運行(竣工驗收)等實行全過程或若干階段的承包。

目前,工程總承包是國際上大型工程項目廣為採用的主流模式,其主要方式有:設計採購施工總承包(EPC)、交鑰匙工程總承包(LSTK)、設計建造工程總承包(DB)、設計採購總承包(EP)、採購施工總承包(PC)。

此次住建部在上海與深圳試點的工程總承包企業編制施工圖設計文件工作,顯然確立了DB模式這一發展目標。

工程總承包新政:上海、深圳試點工程總承包企業編制施工圖文件

DB模式是設計-施工(Design Build)模式的簡稱,是指業主將設計和建造的任務發包給同一項目總承包商,由承包商負責組織項目的設計和施工。該模式多適用於結構簡單、功能定義清晰、設計專業較少的中小型工程建設項目。

對於業主而言,採用DB模式,便僅需與一個工程總承包商簽訂合同。在承包商單一且合同關係簡單的情況下,業主只需負責整體的、目標的管理和控制,節約了設計與施工之間關係協調的時間和費用。

對於承包商而言,由於業主著重關注項目是否符合需求,介入項目的程度較淺,因此承包商活動機會較多、施展空間較大,這有利於調動其積極性,發揮其主觀能動性。

對於項目而言,由總承包商負責設計和施工階段,有利於控制項目進度和施工成本,最終價格和工期要求具有更大的確定性;此外還有利於明確工程質量事故責任,減少責任盲區。

總而言之,提質增效的市場需求,向工程總承包提出了發展DB模式的呼喚。

工程總承包新政:上海、深圳試點工程總承包企業編制施工圖文件


2 政策助力

促進設計與施工的深度融合,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大力引導的發展方向。

2003年2月,建設部印發《關於培育和發展工程總承包和工程項目管理企業的指導意見》,提出了設計-施工總承包的基本概念:工程總承包企業按照合同約定,承擔工程項目設計和施工,並對承包工程的質量、安全、工期、造價全面負責。

2011年12月,發改委聯合八部委印發《簡明標準施工招標文件和標準設計施工總承包招標文件》,規範了設計-施工總承包模式的招標文件編制:設計施工一體化的總承包項目,其招標文件應當根據《標準設計施工總承包招標文件》編制。

2014年7月,住建部印發《關於推進建築業發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見》,鼓勵有實力的工程設計和施工企業開展工程總承包業務。

2016年5月,住建部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工程總承包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表示建設單位在選擇建設項目組織實施方式時,本著質量可靠、效率優先的原則,優先採用工程總承包模式(其中包括設計-施工總承包模式)。

工程總承包新政:上海、深圳試點工程總承包企業編制施工圖文件

在市場需求與政策助力的推動下,設計-施工工程總承包逐漸發展。

工程總承包新政:上海、深圳試點工程總承包企業編制施工圖文件


3 面臨問題

經過多年發展,部分設計單位與施工企業取得了工程總承包項目的成功,但我國在大力推廣工程總承包模式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方面,工程總承包項目涉及環節多、工程量大,需要大量資金支持。然而,

我國建築企業普遍面臨著融資渠道窄、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加之很多建築企業資產負債率高,很難從銀行方面獲得較高的授信額度。

另一方面,工程總承包商要承擔的風險較大,對於業主而言所要面對的風險也較大:自招標到合同履行,乃至施工中的農民工工資支付、竣工後的質量保修,都面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

工程總承包新政:上海、深圳試點工程總承包企業編制施工圖文件

(圖源:圖行天下)

認識國際上工程總承包市場的發展規律,對於解決我國工程總承包發展困境有著重要的借鑑意義。

以美國為例。早在上世紀80年代,美國的工程總承包就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90 年代以後,DB 模式開始在美國受到重視。到了2015年,DB模式已經成為美國非住宅市場的主流建造模式。

工程總承包新政:上海、深圳試點工程總承包企業編制施工圖文件

美國工程總承包市場的快速發展,離不開良好的外部條件。除了工業發展的要求、法律法規的支持與行業協會的推動外,還有美國成熟的工程保險體系與工程擔保體系:在保險與擔保體系中,“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深入人心——企業非常注重信譽的培養,良好的資信有助於獲得金融機構的支持;在保險與擔保體系中,建設全週期的風險都被控制在了最低程度。

對比美國發展工程總承包的成功經驗,不難發現:建設工程保險體系和工程擔保體系是提高工程總承包企業的融資能力和風險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

工程總承包新政:上海、深圳試點工程總承包企業編制施工圖文件

目前,我國也加速了發展工程擔保制度的進程。正如住建部於《關於加快推進實施工程擔保制度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所強調的那樣:工程擔保是防範和化解工程風險的重要措施,是市場信用體系的主要支撐

當然,除了為工程總承包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外,企業也應積極提高綜合實力,這才是促進我國國際工程總承包事業健康快速發展的關鍵。

▎本文系工保網原創作品,作者龔保兒。部分內容綜合自互聯網,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處理。若需轉載或引用請後臺回覆“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