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債務危機頻發,非洲能夠應付來自中國的債務嗎?

非洲國家對中國的貸款表現出良好的胃口,但一些專家現在擔心,非洲大陸正在大量舉債,可能很快就會窒息。

全球債務危機頻發,非洲能夠應付來自中國的債務嗎?

恩德比-坎帕拉高速公路在開放近三個月後,有點像烏干達的旅遊景點了。

這趟耗時兩小時的旅程穿越了非洲一些交通狀況最糟糕的地區,進入了東非國家的首都。

全球債務危機頻發,非洲能夠應付來自中國的債務嗎?

這條四車道高速公路長51千米,由一家中國企業花費4.76億美元建造,貸款來自中國進出口銀行。

實際上,這只是烏干達接受的30億美元中國貸款的一部分,這反映了某種趨勢。總部位於坎帕拉的經濟學家拉馬桑•古比將這種趨勢稱為“向非洲提供無條件資本的無與倫比的意願”。

Makerere大學商學院講師告訴說,“從中國獲得的這筆債務給中國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業務,特別是建築公司,它們把整個非洲變成了鐵路、公路、電力大壩、體育場、商業建築等的建設工地。

在中國發放貸款之際,許多非洲國家在許多未償貸款被註銷10多年後,再次面臨債務違約的危險。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今年4月警告稱,該地區至少有40%的低收入國家面臨債務危機或高風險。

中國將於2018年底在非洲投資600億美元,乍得、厄立特里亞、莫桑比克、剛果共和國、南蘇丹和津巴布韋在2017年底被認為處於債務危機之中,而贊比亞和埃塞俄比亞則被降級為“債務危機的高風險國家”。

標準銀行Standard Bank中國經濟學家傑里米•史蒂文斯在一份報告中寫道:“僅在2017年,中國在非洲簽約項目的新籤價值就達765億美元。”

“然而,儘管非洲大陸仍存在相當大的基礎設施赤字,但人們擔心,非洲國家的償債能力將很快消失,”他表示。

這種中國模式在非洲大陸有許多重磅支持者,包括非洲開發銀行(ADB)行長阿金烏米•阿德西納,前尼日利亞農業部長。

“很多人對中國感到緊張,但我不是。我認為中國是非洲的朋友。”

中國目前是非洲基礎設施領域最大的雙邊融資國,超過了亞行、歐盟委員會、歐洲投資銀行、國際金融公司、世界銀行和八國集團(G8)的總和。

中國:比非洲更大的贏家

這些資金的影響在整個非洲都是顯而易見的,從閃亮的新機場和道路,到港口和高樓大廈,這些都在創造急需的就業機會。

事實上,麥肯錫和公司的一份分析報告發現,自2012年以來,中國向非洲發放的貸款增加了兩倍,其中僅2015年和2016年就向安哥拉發放了190億美元的貸款。

報告指出,安哥拉和贊比亞是中國在非洲的不對稱夥伴。

全球債務危機頻發,非洲能夠應付來自中國的債務嗎?

報告還說:“就安哥拉而言,政府向中國提供石油,以換取中國的融資和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但與其他非洲國家相比,

中國企業在市場驅動下的私人投資受到了限制。”

加納投資分析師Michael Kottoh說,非洲在與中國的貿易、投資和融資安排方面取得了新的重大進展。

Kottoh表示:“非洲國家達成了幾筆真正雙贏的交易,它們沒有像以往與西方國家做生意那樣的典型苛刻條件。”Kottoh的諮詢公司為國際客戶提供諮詢服務。

但在某種意義上,中國顯然是更大的贏家——僅僅是因為它在多數談判中擁有較高的影響力。

麥肯錫預計,到2025年,中國企業在非洲的收入可能達到4400億美元。

就連阿德西納也同意:“我看到的問題是,在交易談判中,權力的不對稱,你實際上只是因為想修建一條高速公路,就放棄了自己的採礦權。”

“你只和一個國家打交道,你怎麼確定你得到的是最好的交易?”

酸葡萄心理

中國沒有像美國那樣的反海外腐敗法,也沒有其他西方國家的類似法律將海外賄賂作為合同交換定為犯罪行為。

儘管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稱西方對中國在非洲工作的批評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但他承認存在腐敗問題。

他在內羅畢接受採訪時表示:“每一個項目,無論是來自西方還是來自中國,都需要根據回報率進行評估。”但他補充稱,提高透明度取決於非洲各國政府。

他還表示,人們對中國投資對環境的影響更加擔憂,“尤其是考慮到非洲貧窮、薄弱、腐敗的監管機構基礎設施”。

2015年,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中非研究項目敲響了警鐘:“由於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和吸收能力下降”,非洲國家可能無法償還中國的貸款。

“我們發現,中國的貸款目前並不是造成非洲債務危機的主要原因,

”他們在本週在北京舉行的第七屆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前夕發表的一份新簡報中表示。

中國在非洲債務中所佔的份額最大,但這些國家在國際上從許多其他來源借款,因此,債務問題並非由中國獨自承擔。

全球債務危機頻發,非洲能夠應付來自中國的債務嗎?

上次峰會在約翰內斯堡舉行時,中國承諾向非洲提供350億美元的優惠外援貸款和其它信貸額度。

自2014年以來,標準銀行(Standard Bank)所稱的“對華嚴重貿易逆差”仍未得到改善,只有5個非洲國家對中國有貿易順差。

有非洲學者稱希望中國幫助非洲提高工業能力,利用經濟特區和工業園區等途徑吸引和吸引可行的投資,以支撐非洲以出口為重點的製造業。

吉布提上月啟動了中國建設的、號稱非洲最大的自由貿易區的第一階段,這被視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另一塊拼圖,該倡議的目標是60個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