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出一絕妙上聯,內容生活話諧音又雙關,神童當場對出神對子

原文標題:《秀才出一絕妙上聯,內容生活話諧音又雙關,神童當場對出神對子》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華夏文化源遠流長,勤勞的中國人民在幾千年的歷史實踐中,發展了多樣的文化藝術形式,有互動性較強的蹴鞠競賽,有行酒令的詩詞比拼,有騎馬彎弓的狩獵儀式,還有即興的對對聯大賽。今天,我們就來具體說說對對聯的故事。

秀才出一絕妙上聯,內容生活話諧音又雙關,神童當場對出神對子

看過星爺那部電影唐伯虎的朋友,應該印象很深刻,劇中星爺飾演的小書童對陣寧王爺帶來的“對穿腸”。“對穿腸”以對對子著稱,號稱是打遍天下無敵手,結果在華府遭遇小書童的狂虐。儘管情節搞笑,卻也給我們大家貢獻了不少經典對子,讓我們大開眼界。

秀才出一絕妙上聯,內容生活話諧音又雙關,神童當場對出神對子

其實,對聯起源於五代十國,原先不叫這個名字,學名是楹聯,俗稱對對子。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也非常講究格式化。首先,上下聯之間必須完美對稱,最重要的地方就是要保持上聯和下聯的內容意境一致。

秀才出一絕妙上聯,內容生活話諧音又雙關,神童當場對出神對子

在中國歷史上出過很多對聯大師,如北宋詞人蘇軾和佛印僧人,明代才子唐伯虎和解縉,以及清朝有紀曉嵐和和珅。這些大師滿腹才華,在歷史上留下了許多有趣的故事。大家應該對蘇軾和佛印對對子的故事很熟悉,有一次蘇軾與佛印比對聯功夫,正巧有一隻狗在河邊啃骨頭,就出了上聯,叫做“狗啃河上骨”;結果佛印也不甘示弱,就拿起蘇軾題過詞的扇子丟進河裡,指著說這就是我的下聯。不知道各位朋友有沒有猜出來什麼意思呢?

秀才出一絕妙上聯,內容生活話諧音又雙關,神童當場對出神對子

今天,我們要講的故事是圍繞一個明朝的小神童展開。這個小神童叫做李開先,山東濟南人士。李開先的家庭條件非常不錯,他的父母也非常重視他的教育問題,打小就給他請了不少名師到家裡教導。李開先並沒有讓人失望,從很小的時候起,他就展現出不俗的才華。八歲時,他已經能夠進行詩歌創作,當地人稱讚他為“神童”。

秀才出一絕妙上聯,內容生活話諧音又雙關,神童當場對出神對子

在李開先的祖父六十歲生日那年,李府上上下下掛滿了紅燈籠,張燈結綵,好不熱鬧,家裡賓朋滿座。在這些人當中,有在朝當官的貴人,有腰纏萬貫的商人,也有不少才華橫溢的文人。府上這麼熱鬧,李開先父母就帶著他在大門口迎接賓客。在客人之中,有一位才高八斗的秀才。此人也是熟讀孔孟經典,年紀輕輕就考上了州縣的秀才,在當地也是一個小有名氣的才子。他看到李開先靈動又不失活力,又聽說了這個小朋友有“神童”稱號,就想考一考他書讀的如何,於是就走到李開先的跟前,說我們對一個對子怎麼樣?

秀才出一絕妙上聯,內容生活話諧音又雙關,神童當場對出神對子

李開先剛開始的時候有些靦腆,又有些害怕對不出來,畢竟自己面對的是鄉里早已成名而且考取功名的秀才。這個秀才也是好玩,說別害怕,咱們就是對對子,跟斗蛐蛐是一個樣子的。今天也是你爺爺60大壽,我們對對子也是添喜氣。於是秀才就先開口,給了一個上聯“牆邊柳,枕邊妻,無葉不青,無夜不親”。

秀才出一絕妙上聯,內容生活話諧音又雙關,神童當場對出神對子

這個對聯有些難度,但是李開先一聽就有些害羞,原來他已經解開上聯的內容。大自然中沒有葉子不是綠色,老公也沒有夜晚不親近老婆,而且“葉”和“夜”讀音一致,“清”又接近“親”,他一個小孩子還沒成親,一想明白所以就臉紅了。這個時候,他看到旁邊的一個鳥籠,籠子裡的一隻小鳥跳來跳去,一會喳喳叫一會啄著米,於是他給出下聯“籠中鳥,倉中谷,有架必跳,有價比糶”。這秀才一合計,這下聯接的太秒了,果真不愧神童的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