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謙卑待人,見機行事,成功可望

謀晦卷四
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謙卑待人,見機行事,成功可望

【原文】  若夫天時突變,人事猝興,養晦則難奏膚功,斯即謀晦之時也。

【譯文】  如果形勢發生了突然變化,意外的災害也突然降臨,養晦則在時間上來不及,也難以收到功效,這時就是使用謀略促成“晦”這種狀態產生的時候了。

【原文】  晦以謀成,益見功用,隨匪由正道,卻不失於正,以其用心正也。

【譯文】  “晦”用謀略來促成,更能收到大的功效,雖然有失去正道的嫌疑,在大義上又不失為正,這是因為心中的本意是正直的緣故。

【原文】  謀晦當能忍,能忍人所不能忍
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謙卑待人,見機行事,成功可望​。始成人所不能成之晦,而成人所不能成之功。

【譯文】謀晦要忍耐,能忍住別人所不能忍耐住的,才能成就別人所不能成就的“晦”,然後才能立下別人不能建立的功勞。

【原文】  夫事有不可行而又勢在必行,則假借行之勢以明不可行之理,是行而不行矣。

【譯文】  如果事情不能去做卻又不得不去做,便假借做的名頭來說明不可做的道理,這樣就達到做而實際上不做的目的。

【原文】  破敵謀、挫敵鋒,勇武猛鷙成不如晦之為用。

【譯文】  破壞敵人的陰謀、挫折敵人的鋒銳,勇猛的武力、猛烈的陣勢有時還不如“晦”的功效大。

【原文】  至若萬馬奔騰、千軍圍攻,我困孤城,勇既不敵,力不相侔,惟謀惟晦,可以全功。

【譯文】  如果敵人以千軍萬馬圍困我於孤城之中,勇猛比不上敵人,實力又相差懸殊,此時便只有用謀晦的手段來保全自己並建功立業了。

【原文】  晦者忌名也,以名近明,有亢上有悔之虞。

【譯文】  謀晦最忌諱的是過高的名聲,因為美名近於“明”這種狀態,名聲過高會有無形的威權,而使居於上位者不安,這樣就有折損顛仆的危險了。

【原文】  負君子之重名,偶行小人之事,斯亦謀晦之道也。

【譯文】  假如已背上正
人君子的名聲,並且名望很高,偶爾做一件不傷大雅的小人做的事,這也是隱晦的一種手段。

【原文】  己所不欲,拂逆則傷人之情,不若引人入晦,同晦則同欲,無逆意之患矣。

【譯文】  自己所不願意的事,強行反對拒絕會損傷別人的感情,不如引別人進入自己的“晦”的狀態中,位置相同心意也會相同,就沒有這些麻煩了。
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謙卑待人,見機行事,成功可望

【原文】  人慾不厭,拒之則害生,從之則損己,姑且損己從人,繼而盡攘為己有。

【譯文】  人的慾望是沒有止境的,拒絕就會有禍患發生,順從又會損害自己,而先損自己來滿足他人,然後就可以把他人所有都佔為己有。

【原文】  居眾所必爭之地,謀晦以全身,謀晦以建功,此又謀晦之大者也。

【譯文】  身處大家都想要搶奪的位置,通過謀晦的手段來保全自己來建功立業,這才是謀晦的大家。

延伸:

韜光晦跡.

韜光養晦的意思,韜光是隱藏自己的光芒,養晦是處在一個相對不顯眼的位置。它和低調的意思基本相同,這是一種優秀的策略。 韜光養晦還包括謙卑的意思,就是甘願讓對方處在重要的位置,讓自己處在次要的位置。易經謙卦說:謙卑是指人因為虛心所以能進入對方的心,被別人接納。而在溝通時彼此接納是很重要的,因此謙卑作為一種品格也非常重要。如果你不謙卑,就不能夠被別人接納。不被別人接納你就無法與別人溝通,無法與別人溝通你就什麼事也別想做!如果人與人之間能夠相互謙卑、互相尊重,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會很好,大家團結一致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因此,韜光養晦不只是一種生存策略,也是一種美德。一個甘願處於次要位置的人,一個謙卑的人,最後會贏得大家的尊重和愛戴,這樣的人在領導位置上也能好好地服務他人。而一個驕傲的人,一個鋒芒畢露的人,常常因為無法接納他人的意見,從而失去他人的支持,最終常常被降到卑賤的地步。所以說,謙卑對一個人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