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住小觀衆 文博場館應有所爲

新學期開始了,筆者與一位當教師的朋友聊起孩子的暑期作業,她說班裡有幾個學生寫的暑期博物館日記,不過是將上半年班級集體參觀某博物館展覽的經歷重寫了一次。她問學生為什麼不去博物館、美術館實地參觀一次再寫,學生說:“博物館沒什麼意思,不想去。”

這種情況也許只是個例,但也令人不禁想問:博物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場館目前為中小學生開展的參觀服務內容和質量如何?小觀眾的參與度和體驗感怎麼樣?

不可否認,近年來隨著社會、學校、家庭對文博教育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走進了文博場館。2017年10月,教育部發布《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鼓勵中小學生走進博物館,提高研究學習能力。北京市在2014年就要求中小學校每學期分別進一次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和抗日戰爭紀念館;很多地方也通過不同的方式推動小觀眾走進文博場館。然而,到底有多少孩子是自願走進並喜歡上博物館的?答案或許不像參觀人數所反映的那麼樂觀。

經濟學中有個名詞叫“消費者黏性”,指消費者因對某一品牌或產品的忠誠、信任與良性體驗等而形成的依賴感和再消費期望值。公共文化服務同樣需要注重“觀眾黏性”,換句話說,博物館、美術館、展覽館應多渠道豐富觀眾的觀展體驗,使他們產生“下次還要來”的想法。比如,針對小觀眾可提供個性化服務,一些國外博物館的有效探索可以借鑑——法國巴黎盧浮宮為觀眾設計了20多條主題參觀線路,其中包括為十一二歲孩子設計的“學習古埃及圖形和文字”導覽活動;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開發了多條適合五六歲兒童的參觀線路……個性化服務可有效提升低齡觀眾對博物館的興趣和參觀效果。

文博場館是學校課堂的延伸,為了更好地發揮其教育作用,文博場館應該多探索如何“黏”住中小學生,讓他們走近展覽、享受參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