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老師,家長和孩子一起做一件事

親愛的你,見信如晤。

又到開學季,

“見信如晤”第四季如期和大家見面啦!

前三季的“見信如晤”中,我們共讀了15位老師的來信。來信中,平時“不苟言笑”的老師,化身成為你的親密朋友,與你暢聊著人生、學習、閱讀、理想等各種話題。

教育,是老師,家長和孩子一起做一件事

做好教育夢想的合夥人

——寫給學生與家長的一封信

親愛的同學們,家長們:

你們好!

夢想,這是一個多麼令人嚮往的詞語。大到國家的“中國夢”,小到個人的小夢想。而在我看來,老師、家長、學生就是三位一體的教育夢想合夥人。

夢想合夥人之一:

做一個執著於教育的智慧老師

同學們,當你們來到學校時,你們就已經是教育的“半成品”了。你們的教育,因在家庭,根在父母;果在人生,花在學校。而老師,作為同學們青少年時期最重要的陪伴者,如何讓學生綻放自己呢?

擁有一顆平常心

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是天才,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事實。正如我們要培養千百個武亦姝這樣的精英,也要培養千千萬萬個普通的幸福人。一個人如何在平凡的生活與工作中找到快樂、幸福與平靜,才是最重要的能力。只有老師發現孩子的唯一性和獨特性,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長。

生出一顆同理心

“每一個學生,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獨一無二性,真正的教育,根本不是發掘人的第一,而是發現人的唯一”。正如“世間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每個學生的夢想都是唯一的。老師是學生前行路上的同路人,我們不能小看、忽視甚至嘲笑學生的夢想。只有老師們對學生在學習中的挫折與痛苦予以充分的理解和同情,師生關係才會融洽,孩子們也才會更容易“親其師,信其道”,從而在學習中變得快樂而從容。

永駐一顆等待心

記得臺灣大學周志文教授寫過一篇關於女兒成長曆程的文章叫做《躲藏起來的孩子》,周教授的女兒從小就無論做什麼都比別人慢一拍,但是父母和老師們從未放棄她,後來發現她有藝術天分,於是開始培養她彈鋼琴,直到後來讀大學、出國攻讀碩士、博士。所以,我們對待學生們,也不妨淡定些,永駐一顆等待心吧!

教育,是老師,家長和孩子一起做一件事

夢想合夥人之二:

做一個信任老師、欣賞孩子的理智家長

信任老師就是為孩子的成功鋪路

“好家長勝過好老師”,這句話的潛臺詞說的是家長之於孩子的教育責任遠遠勝過老師對學生的教育責任。但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所以家長在自己孩子面前的身份永遠是家長,而不是充當補充知識的老師,更不是教育合力的負作用力。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目的地是一致的,但教育的航線卻不同。信任老師是合格的“船長”,有疑問及時與老師直接溝通,是對老師最好的尊重和理解。

欣賞自己的孩子需要理智面對

在父母的眼中,自己的孩子自帶光環,他成長過程中的細小進步都為他歡欣鼓舞。

然而,過度的關注有時是一種負擔,孩子的成長是因為還有更高的山、還有更遠的路,不僅僅是為了讓父母看到、鼓掌。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執著地栽培自己”。優秀的父母不是天生的,都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受到啟發與孩子共同成長慢慢變優秀的。我認為,自私自利、斤斤計較的家長和老師培養不出胸懷寬闊的孩子,捨不得放手的家長和老師培養不出自立勇敢的孩子。

教育,是老師,家長和孩子一起做一件事

夢想合夥人之三:

做一個有夢想的學生

正如《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所言:“有一個偉大的真理,那就是,不管你是誰,也不論你做些什麼,當您真心夢想著什麼的時候,你最終一定可以成功。”

正視自我

我見過這樣一篇材料作文:跑道上有人在跑五千米,有人在百米衝刺,也有人在散步。那跑五千米的人,看見那跑百米的人全身緊張、滿面通紅,心裡會“顫抖”嗎?不會的,因為他知道自己是跑五千米的。那清晨散步遛狗的人,看見那跑五千米的人氣喘吁吁地追過來了,他會因此而恐懼,覺得自己被“淘汰”了嗎?不會的,因為他知道自己是來散步的。

我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有的是紅豆杉種子,有的是榕樹種子,有的是向日葵種子……正是這樣,同學們所需要的期待是,讓紅豆杉種子發芽成為最挺拔高大的紅豆杉,讓榕樹種子發芽長成最茂盛的大榕樹,讓灌木種子發芽成為最漂亮的景觀灌木叢,而不是我們老師和家長需要做的,絕不是硬生生地將他們都要培養成紅豆杉!

要有正能量和“大我”

學習為了什麼?我常常告訴學生:你絕不是為了一次月考或者段考而學習,你是為了學到更多你所渴望的知識而學習;你不是為了名利而學習,你是為了遇見更優秀的自己而學習;你不是為了爸爸媽媽光宗耀祖而學習,你是為了成為你自己最渴望成為的那個人而學習;你不是為了朝九晚五而學習,你是為了改變世界而學習!

人一定要有上進心,但絕不要急功近利!

我希望我的學生,不是隻會傻傻地刷題的“偽學霸”,而是一個能正確認識自己、壯大自己、幫助他人、富有社會責任感和國家復興使命感的新時代青年。

高遠的目標,需要的是家長和老師的統一戰線:決不能把學習的目的降到功利的層面,決不能讓世俗成為孩子拼搏的終點。

作為教育夢想合夥人,我們“路漫漫其修遠兮”,夢想很遠,邁出的每一步都會離夢想更近,腳步不停,就有實現夢想的一天。

班主任 楊傑瓊

2018.8.24

作者:楊傑瓊,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學校高一G1801班班主任

校 對丨曉 白

編 輯丨留沙 娜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