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願你們擁有這樣的「美」!

我時常看到朝氣蓬勃的大學生穿著露出大腳趾的拖鞋

去上一身西服的教授的課,那拖鞋從地板劃過的聲音,像是鴨蹼吧嗒吧嗒打在地上的聲音。

我也時常見到花季少女為了所謂的顏值而不惜代價在臉上動刀子的新聞,高挺的鼻樑、充滿玻尿酸的肌膚,爭先恐後地在說著:“快看我!我很美!”

年輕人,願你們擁有這樣的“美”!

可我覺得,那樣的你,一點也不好看。一味迎合大眾,花巨大功夫做表面功夫的人,就像小丑一樣,經不起推敲。而缺乏審美情趣的人,更讓人難以相處。

有一次,朋友和我外出,她讓我給她拍一張照,我選好角度,“咔”給她拍了一張,她拿到照片以後,一臉頹喪的對我說:“醜死了,我怎麼那麼黑。”

加了濾鏡、磨了皮以後,她才將照片發到了朋友圈。

可沒有加濾鏡的她,皮膚光滑、五官精緻,而她口中的“黑”,是歐洲人喜歡的小麥色。

照片上的她,皮膚雪白卻少了一份自然,多了一份欺騙。

可明明,照片後面的她是最美的啊!

大S在5月1日發表微博稱:

年輕人,願你們擁有這樣的“美”!

比起筷子腿和扁平的小腹,我更喜歡因為取悅自己而自我管理的美。這種美不矯揉造作、不譁眾取寵,體現的是一個人心智的成熟和對他人的尊重。

美國第一夫人傑奎琳,沒有絕世的容顏,卻以獨特而不失禮儀的審美、優雅親和的舉止大受民眾的喜愛。

出訪印度時,她身著符合當地特色鮮豔而不失保守的服裝;出訪加拿大時,她身著與加拿大侍衛顏色相同的紅色。

年輕人,願你們擁有這樣的“美”!

一個人的高貴,不是靠墊一墊鼻子、修一下下巴就能成全的,它是自我的品質和修養所散發出的讓人心曠神怡的光芒。

除了大眾對儀表儀態的追求,還有對藝術的審美。

2015年的中學試題,火了網絡,這道講究傳統文化的題目,許多網頁紛紛表示不會做,一定程度上也揭示了大眾審美觀的迷失。

年輕人,願你們擁有這樣的“美”!

當中國人自己拋棄了自己的傳統文化,誰來拯救下一代和璀璨的古國文明?

木心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救不了。”

吳冠中說:“文盲不多,美盲很多。”

當別人說:“落霞與孤鶩齊飛”時,你只會說:“臥槽!有鳥!臥槽!好美!”

當別人吟誦:“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時,你卻在蒼老的城牆上刻下:“xxx到此一遊。”

當中國在模仿外國人的埃菲爾鐵塔、凱旋門、悉尼歌劇院時,你可知,清朝時期,也有大批的外國人欣賞著中國古典建築。

一次,約翰訪問清朝皇帝回國後,完成了《荷蘭東印度公司使節出訪大清帝國記聞》。在書中,他對中國的園林讚不絕口。

外國園林講究對稱,而中國園林講究“移步換景”、“步隨景移”。甚至他們認為,

中國園林是園林的典範。

甚至他們還在外國模範起了中國的亭子。

年輕人,願你們擁有這樣的“美”!

可現在,西方正一步步感受中國古代建築的古樸靜謐時,國人自己卻慢慢毀掉獨屬東方的美好。

蔡元培認為:“美育的目的在於陶養人的感情,認識美醜,培養高尚的興趣、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在美育中,會引導學生淨化心靈,養成高尚純潔的人格,追求一切美好的事物

。”

世上沒有任何一種主流的美,當每個人都在追求著一樣的“模樣,相貌一樣、外觀一樣,也就失去了情感。

對美的追求, 更是對美的表達,你看待事物的方式,正現著你是什麼樣子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