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聲帶假聲,假聲找頭聲」,聲音高位置不再是困擾

有了正確的呼吸後,便可以開口唱歌了。要使歌聲圓潤、悅耳,必須利用共鳴。我們唱歌主要利用的共鳴腔體有胸腔、咽喉、鼻腔及頭腔,聲音要好聽,必須在唱高、中、低音時都有部分胸腔以上的共鳴,也就是“聲音的高位置”。

“輕聲帶假聲,假聲找頭聲”,聲音高位置不再是困擾

你能哼到哪裡就能唱到哪裡。有專家說,“哼唱練習有助於發展聲音靠前的位置”。初學歌唱的人想獲得高位置頭聲,最好是哼鳴練習。因為哼鳴練習容易體會到聲音的位置感和聲音的高位置,也容易控制和調節氣息、聲帶和共鳴三者的比例關係,得到正確的發聲,更容易體會到聲音的共鳴感,獲得整體共鳴。

“哼”的感覺是:頭部的鼻竇、蝶竇、額竇都從裡面撐開,鼻根或眉心有一種向裡“繃”的感覺,哼唱時要均勻、柔和地從鼻腔向外嘆氣。

具體方法如下

(一)口自然閉上,牙齒微微鬆開,氣往鼻子後面的前硬顎猛衝,同時用本嗓發出這個“哼”字。

(二)方法同上,只是氣從鼻腔往額頭方向衝,這一步比較難,要花較長時間,眉心處可能才會有振動。以下各步練習,方法如一。

(三)氣衝的位置往口腔裡移一下。

(四)氣衝的位置在口腔中間硬口蓋部位。

(五)氣往口腔後斜上方衝。

(六)氣往後咽壁部位衝。

其次,用弱聲唱法尋找高位置。弱聲唱法的最大好處在於:容易使歌唱者在自然狀態下調整共鳴器官和聲帶的適度張力,從而獲得“集中”、“平直”而“有焦點”的聲音,形成歌唱的高位置。弱聲練習的具體方法是:先做做母音的練習,如用u母音找到聲道通暢聲音圓潤豎起的頭腔共鳴感覺,再以調整舌位的辦法在u母音的基礎上使聲音靠前發出(yu)母音,堅持採用中弱、弱或很弱的力度進行,但聲音不能虛,一定要有良好的氣息支持。當u母音得到鞏固後,就可以加入其他母音的轉換練習,但同樣保持住聲音的高位置和弱唱的原則。在練習時,在氣息的支持下,用輕聲唱出,即用“輕聲帶假聲,用假聲找頭聲”的訓尋找高位置的頭聲。

具體如下:

1.用假聲“轟”字沖鼻腔。

2.用假聲“轟”字衝口腔各部位。

3.用假聲沖鼻腔和口腔各部位,每次把“轟”字拖三拍。

最後,我們還可以嘗試採用假設的方法,歌唱時要想象“嘴巴長在眼睛上”,“用眼睛歌唱”,“打開耳朵歌唱”等,把聲音“透出來”、“向前送”。只有運用恰當合理的手段進行聲樂訓練,才能逐步獲得科學的高位置發聲方法,使聲音宏亮、圓潤、集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