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57歲老翁一心「修行」望長生不老,山頂鑿洞獨居11年


他遠離塵世,本為躲避煩瑣家事,但在執拗意念下愈行愈遠;他痴迷於武俠和玄學,夢想長生不老,可堅持練功十餘載,“理想”仍是泡影。

湘潭縣鵝公龍嶺一處高聳的山頭,是屬於徐文義一個人的世界。從2004年至今,他一直在這裡生活。在當地村民的帶領下,從烏石鎮雙廟村出發,沿崎嶇山路走了半個小時,便登上山頂一處開闊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環形水塘,前方上坡是條水泥小路,兩邊種滿松柏,拾級而上就來到一座窯洞前。

窯洞兩側的兩間石頭砌成的房屋,分別是廚房和雞窩。窯洞口用水泥封頂,鐵門把守。洞的“脊背”是山頂的陡坡,爬上去,不遠處山峰連綿。居高臨下,可見30公里外的湘潭市區,以及周邊如棋子般散落的村莊。


這座山頭,以及隱藏在山峰下的窯洞,就是徐文義的家。年近六旬的徐文義身材不高,蓄著泛白的鬍鬚,看起來很清瘦,穿著起皺的T恤、粘著泥巴的褲子。對於記者的採訪,他有些戒備,但還是同意記者參觀窯洞。

窯洞長約24米,頂部呈弧狀,寬和高都三四米。最外面的一間擺著床鋪和幾個櫃子,愈往裡走光線愈暗,得打手電筒才能前行,洞壁雖然刷了混凝土,但仍滲出許多水滴。“我平常都是接天水。”徐文義揭開洞口的一口缸,裡面蓄滿了水。這裡沒有電,晚上只能點蠟燭。這裡沒有鬧市的喧囂,只有風聲和鳥語。

窯洞的環境是徐文義引以為傲的。他在洞口用水泥砌上“西巖洞”三字,“坐西望東的意思”。“我從來沒有孤獨的感覺,我可以看書。”徐文義看的書,大部分是關於玄學的。打坐是徐文義每天必須完成的功課,每次的時間大約是半小時。他會先在香爐裡燒香,然後從洞裡沿木梯爬上洞頂,這裡相對平坦,適合盤坐。


對於自己“修行”的目的,接受採訪時,徐文義有些閃爍其詞,“就是養氣”。但在追問之下,他坦承,希望自己能長生不老,就算是死了,“也要上天堂”。“他就是想成仙。”雙廟村村支書歐陽其明告訴記者,他來山頂勸說徐文義無效,只能叮囑他“小心山火”。徐文義的侄子透露,偶爾有村民嘲笑徐文義“何時成仙”,他總是回答“快了”。

徐文義2004年開始在山頂挖洞,後來便在此住了下來。“躲避現實,來到世外桃源。”徐文義笑道。他坦承,當初來山頂住窯洞,與家庭矛盾有關,但不願提及。村支書歐陽其明透露,徐文義和妻子都是爭強好勝之人,兩人曾經承包了村裡十多畝地,靠勤勞致富建起了兩層“洋房”。後來因性格不合,經常發生爭吵。

住進山洞的頭幾年,徐文義很少下山,很少幫家裡幹農活。五年前,他和妻子離婚。妻子帶著小兒子改嫁,大兒子到外地做了上門女婿。為了生計,到了農忙季節,徐文義也下山幹農活。“全家人都反對他,他不聽。”徐文義的一位侄子說。


在採訪中,徐文義表露出自己的矛盾心態。一方面,他打算堅持,“自己的苦不會白吃”;另一方面,他為自己十年練功無所收穫而苦惱,“沒有成就感。”

這兩年,徐文義停止挖洞。以前,他經常凌晨零點或兩點起來打坐,現在,他常常睡到早上六七點,“人變懶了。”“人一天天變老,有時候吃不消。”他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