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自白:提醒步入中年的,不是啤酒加枸杞,而是想買商業保險了

蹦迪帶護膝,啤酒加枸杞,嘴上喊著“我還是個寶寶”的90後,在戲謔中被中年。

聯合國定義24歲以上就是中年;世界衛生組織界定44歲以上才是中年;中國共青團認為28歲以上為中年,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指出40歲以上是中年……

誰來定義幾歲是中年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是第一批90後,我覺得我老了。

Part1

轉眼驚覺不再是少年模樣

不知道從何時起,你能明顯感覺青春正在從身上流逝,可能臨走時還反手給了你一巴掌。

90後自白:提醒步入中年的,不是啤酒加枸杞,而是想買商業保險了

以前,熬夜看美劇,唱K到天明,通宵打遊戲,第二天照樣活蹦亂跳;

現在,工作忙碌還得熬夜,第二天即使有濃茶、咖啡提神,但覺得魂都不是自己的。

以前,像長了個貓舌頭,就不喜歡喝熱水,大冬天迎著風舔棒冰,酸爽得不行;

現在,天還沒轉涼就想著要穿棉毛褲;走在路上看到別人露腳踝,恨不得幫他把褲腿翻下去。

以前,事兒說一遍就記住了,為了對付考試,大部頭的教材能背好幾本;

現在,要是沒記在本上、手機裡,轉身就忘了;街上遇到老熟人,明明名字就在嘴邊,卻怎麼也想不起來。

Part2

歲月除了扇紅了我的臉,還惹紅了我的眼。

印象中,爸爸意氣風發,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唬得小時候我這個“十萬個為什麼”一愣一愣的;

現在,他感嘆起大早去醫院掛不到號,護士提醒他可以提前在手機上掛,他在電話中嘆氣,“我不會啊。”

印象中,媽媽明眸皓齒,現在流行的落肩毛衣、機車夾克、波西米亞長裙……她當年早就嘗試過了;

現在,拉著她去逛街,她總說現在這個年紀還是穿得樸素一點好;

如果說,誰也躲不過自然法則,衰老不可避免會到來,但我們都希望能更從容一些面對。

在生理上,90後的我似乎還有大把的時光去充分準備迎接老這件事;但讓我明確感到正在步入中年的是,

開始為不可預知的未來感到深深的擔憂

90後自白:提醒步入中年的,不是啤酒加枸杞,而是想買商業保險了

看過的人越多,經歷的事越雜,“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衝動和無所畏懼慢慢散去。並不是說不再對生活有所渴求,正好相反的是,因為對未來有太多美好的憧憬,現在正在奮力搏一把。

但我著實為不可預期的意外、疾病所擔憂,擔憂這些“搗蛋鬼”會在我春風得意時闖進我的生活,毀掉我過去所努力的一切,並可能葬送我更美好的未來!

Part3

他們說的癌症其實離我並不遠

當我爸在電話裡告訴我大伯生病住院時,我有點恍惚。大伯?怎麼可能!平時連感冒都很少得的他,被查出癌症,晚期。

得知這個消息後,我爸一個人在醫院的樓梯間裡大哭了一場。除了心疼自己的大哥外,還非常不解。從小吃一個鍋裡的飯菜長大,幾十年間一起工作,生活軌跡幾乎重合,怎麼就突然得癌症了呢!?

起初親戚們瞞著大伯,只說腹部積水,需要住院檢查。他一直唸叨著,不吃藥不掛鹽水,乾巴巴等著做檢查,一天床位費就幾百,曠工一天又是好幾百,一個檢查三五千,鄉下的農保在杭州起不了用。

他不知道的是,為了在這家業界知名的醫院中預約一個床位,讓院士擔任主治醫生,這些花費根本不值一提。

去年過年的時候,大伯已經知道自己生病的真相,本就寡言的他在飯桌上幾乎沒說什麼話。小姑姑挑起話頭,聽說村裡有類大病保險的特別補助,不知道能不能申請。大伯這才提起十二分的興趣,忙問該怎麼辦理。這個年,過得一點滋味都沒有。

90後自白:提醒步入中年的,不是啤酒加枸杞,而是想買商業保險了

上個週末回老家,吃晚飯時我爸問,還記不記得小表哥結婚時,坐同一桌的一個表哥的朋友?

全桌人都會記得他吧,30出頭,說話聲音洪亮,就像他新買的跑車引擎那樣如雷貫耳。一場酒宴下來,起碼有半場人知道他兒子三週歲生日辦了盛大的酒席;不久前買了景區別墅,打算做高級民宿。

“記得啊,暴發戶的樣子,他怎麼了?”“前幾天燒掉(火化)了。”

我第一次感受到家鄉方言竟然能這麼直白。

急性胰腺炎,從發病到去世,不足一個月,誰能想得到呢?從表哥那兒得知,更讓人想不到的是,眾人只看到了他人前的風光,卻不知道背後的心酸

早年他父親下海做木頭生意,在當地家境確實可以,但商海沉浮,木頭生意早就歇業。他在父親的資助下折騰了不少項目,但都沒起色。

近年來,當地鄉村旅遊項目揚名海內外,他勸父親買下別墅打造民宿,裝修隊剛剛進駐,運營規劃才有初步方案,而這一切隨著突如其來的變故終止了。

事實上,豪華跑車是貸款買的,別墅除了銀行貸款還借了不少錢,更別說搶救時的鉅額醫療費。“他的妻子和3歲的兒子該怎麼辦?”“能幫一把是一把,以後的事,就難說了。”表哥無奈地說。

Part4

踏實是遇到意外變故還能留一手

還在上學時跟朋友舉例什麼叫踏實,就好像銀行裡有一筆小款子,取出來派不上大用,但放在那裡總覺得是一種安慰;現在,說實話,一筆小款子一點也不踏實;能確保在急需用錢時馬上有一大筆救命錢,才是最踏實的安慰

在外打拼的年輕人最能感受到,不常回家看看的你,每次回家都能察覺到爸媽眼角的皺紋和雙鬢的白髮,一次比一次扎眼。事情發生在別人身上是故事,要是發生在自己身上就是事故了

我忍不住想,如果意外發生在我身上,爸媽該怎麼辦;要是意外發生在他們身上,我該怎麼辦。如果是一場重疾呢?哪來的錢!

平時花錢並沒有故意大手大腳,但遇到喜歡的東西也想盡量滿足自己;大城市的生活成本本來就不低,刨去衣食住行的花費後所剩無幾;為了能站住腳跟,幾乎掏空自己和爸媽積蓄買了房……這一切都在向你尖叫,你容不得半點閃失

90後自白:提醒步入中年的,不是啤酒加枸杞,而是想買商業保險了

我感到自己的心理狀態在發生變化,那種屬於“青年”的無所畏懼,只考慮享受當下歡愉的心態結束了。

既然不能躲避風險,那我選擇轉嫁風險。我做了個鄭重的決定,主動購買了人生中第一份商業保險,一份重疾險。

買保險,這在兩年前的我看來幾乎是天方夜譚,但現在神話故事落地成手裡頭的一份保單。

就好像心裡一塊巨石落地,雖然我知道這並不會讓我從此踏實不再有半點不安,但至少,面對未知的未來,這份保險能讓我“留一手”

我想我老了,我不再只為我自己考慮,這沒什麼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