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桂謙:應該讓拉芳早點上市

“過去十年印象最深的,是收到過會消息的時刻”,在採訪中一直保持沉穩謙遜的吳桂謙,在談及上市的時候會提升一點語調。從創立拉芳,到帶領拉芳上市,吳桂謙用了十六年的時間。“我一直有些後悔,沒能早點讓拉芳上市。”

在日化行業,從來就不缺乏潮汕商人的身影,吳桂謙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競爭激烈的洗護市場,面對強勢的外資品牌,吳桂謙將拉芳打造為本土最大的洗護企業。此次專訪後不久,拉芳發佈了2018年上半年財報,數據顯示拉芳上半年實現營收4.4億元,同比增長2.78%。

儘管帶領拉芳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吳桂謙在回想行業的“黃金十年”時,也坦承自己錯失了進軍CS渠道和護膚品類的最佳時期。“在那個黃金時期,我沒有參與進去,主要是因為關注得不夠。”因此,在未來的佈局上,吳桂謙在品類和渠道上加大投入,期望補足拉芳的短板。

 

吳桂謙:應該讓拉芳早點上市


  ▲拉芳家化董事長吳桂謙(右二)、青眼創始人蔡朝陽(左二)、青眼合夥人杜敏(右一)、本文作者李衎(左一)

相比地產,更熱衷化妝品

“在過去的十年裡,房地產一直是一個非常有誘惑力的行業”,吳桂謙也曾考慮過企業的轉型,“潮汕很多老闆都去做房地產了,有做得好的,也有做得不好的,但基本都沒虧,因為房價一直在漲”。

直到五六年前,吳桂謙還會跟人聊到房地產的話題,但他最終還是沒有轉型,“一方面考慮到做房地產的經驗不足,另一方面還是更熱衷做自己的化妝品”。吳桂謙之所以考慮轉型,與當時洗護行業競爭加劇有關。

在本世紀初,外資品牌佔據一二線市場。以拉芳為代表的本土品牌則依賴低線市場。隨著外資品牌的渠道開始下沉,本土品牌的市場份額不斷被擠壓。數據顯示,在2014年的國內洗髮水市場,拉芳家化市場佔有率不到2%,而日化巨頭寶潔則有50.4%。面對這種壓力,很多國內的日化企業,甚至是上市企業,都在謀求轉型。

2011年,白貓股份發佈公告,宣佈退出日化領域,轉型成為房地產開發企業。2015年,索芙特宣佈,由於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公司決定未來5年內向智慧城市轉型。

而吳桂謙在決心繼續做洗護產品之後,拉芳家化的業績就在穩步提升,上市也被提上日程。“我在中山大學讀EMBA的時候,很多人勸我上市,但是我當時不理解上市的意義,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有些後悔的。”吳桂謙提到,在06、07年左右上市還不算困難,但那時自己把上市簡單地理解為融資。後來吳桂謙才明白,“上市後企業就有了信息平臺,會有品牌來談合作,有上下游企業的資源”。而到了2010年之後,上市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我們準備上市的時候,做了很多的準備工作。那個時候唯一擔心的是政府是否支持我們這個行業。”就在拉芳接受證監會問詢的一個月前,另一家本土知名品牌剛剛過會失敗。而在拉芳上市之前,已經有14年沒有日化企業成功上市。

“我和財務總監以及兩個券商,在那45分鐘裡不間斷地解答發審委的疑問。最後得到消息,說我們通過了,那一刻是過去十年裡我印象最深的時刻。”當被問及成功上市的經驗時,吳桂謙不斷地強調要穩健。“決定上市之後,就要開始做好規劃。想上市,就要在研發、品牌、產品、企業管理等各個環節,把每一件事都做紮實,不能出錯。創新雖然能夠帶來增長機會,但對上市來說弊大於利。”

差距不在產品上,在品牌塑造上

過去十年是洗護市場競爭白熱化的階段,吳桂謙認為與拉芳同時代的很多企業沒有走出來,有兩方面原因,“一個是很多企業轉型了,另一方面是很多企業做得太辛苦,就分心了”。而這十年裡,拉芳一直在基礎研發上使勁,努力縮小和國際品牌的差距。

 

吳桂謙:應該讓拉芳早點上市


▲拉芳家化2016年推出的洗護品牌陶然

“我們每年都會拿樣品去日本的機構做雙盲測試,實際檢測出來我們的各項指標都不遜於國際大牌”,在吳桂謙看來,在研發、生產、渠道上,拉芳是有基礎的。但,無論是在品牌運營還是文化塑造上,外資品牌的優勢十分明顯。目前消費者還是更加認可國外品牌,“國外品牌的產品只需要做到90分,別人就認為有100分,而我們需要做到120分才可以被接受。我們就是處在這個階段,需要等待消費者去認可”。

而“黃金十年”中消費者最大的轉變,吳桂謙認為是對於品質的要求更高,對於價格更加寬容。消費者不再一味追求簡單功能、低價產品,而是轉向高品質、個性化產品,產品受眾群也開始發生分化。

針對這種變化,以前企業談的都是人才、資金、設備,現在要關注的是對消費者的調研,要去了解消費者的需求。

開拓細分領域,打造產業鏈

在未來十年的發展上,拉芳家化的方向是細分領域和日化產業鏈。在洗護產品的基礎上,拉芳已經開始通過自主研發、代理海外品牌、委託生產的方式,介入到美妝、護膚等細分領域。拉芳8月17日發佈的上半年財報顯示,代理進口產品業務的營收為473.97萬,同比增長502.24%。

除了產品線,渠道補充也是拉芳發展的重點。“我們目前的渠道主要還是在線下,超過了90%。洗護產品的價格普遍不高,而護膚品的價格要高很多,也更適合電商推廣。我們現在線上銷量接近10%,未來希望能夠做到17%到18%。”拉芳發佈的財報顯示,拉芳家化2017年的電商渠道營收為8957萬,佔比9.13%。而今年上半年,以大潤發、物美為代表的KA渠道銷量增幅較大,實現營收1.34億,佔比30.43%。

對於如何提升線上銷量,吳桂謙寄希望於更加個性化、功能化的洗護產品。同時他也強調,“賣場這個場所也是不可或缺的,這個渠道需要時間的積累。如果已經和賣場建立了合作關係,那就要去重視這個渠道的需求。”

 

吳桂謙:應該讓拉芳早點上市


▲吳桂謙暢談拉芳家化的未來

而對於打造日化行業產業鏈,拉芳選擇的方式是建立產業基金。在2016年7月,拉芳易簡基金成立,主要投資領域包括新媒體、跨境電商、垂直電商、泛娛樂等,目前已經投資了MK、淮秀幫、涅生電商等。今年4月,拉芳又出資設立了產業基金,以便於推進線下渠道商、代理商、服務方案提供商等領域的資源整合。“從拉芳的角度看,我們更多地是希望在行業中做出一個生態鏈。未來我們還要走出國門。”

之所以如此重視拓展渠道和品類,源於吳桂謙對過去“黃金十年”錯失機會的遺憾。“過去十幾年,最遺憾的就是錯失了很多機會。改革開放後社會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高了。那些年CS渠道快速壯大,帶動一大批品牌發展起來。在護膚品類快速增長的時候,拉芳也沒有抓住時機。現在想要進入護膚品類、CS渠道的話,就很困難了,即便是外資也沒有完全拿下這塊業務。”

在吳桂謙看來,國內市場依然在快速增長,未來拉芳家化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