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實意的問一句,你買房了麼?

衣食住行,如果要在這裡邊選一個最有爭議的話題,肯定是那肯定是房產。

有孩子的人在一起,大都會談論教育問題;沒孩子的人在一起,大多會談論情感婚姻,生活質量;老年人在一起,會談論子女孝順與否。

但無論你是什麼年齡,什麼經歷,肯定逃不出“房價”這一永恆的話題。

誠如那句老話“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更好的收入、更多的就業環境是如今年輕人選擇在外漂泊最真摯的動力。也正是因為漂泊在外,回首過往發現與房價的距離只有靠“暴富”能夠解決。

房地產的泡沫會不會消退?如今買房會不會成為“接盤一哥”?讓我們從熟悉的建築鋼材市場來談一談。


專家說:供需關係,是房價高的主因

有專家表示,如今的房地產行業泡沫遠沒有想象中的大,房價之所以“一山更比一山高”,主要原因是由於“供需錯配”。簡單來說就是,需求大的城市地產供給少,反而像中西部地區城市供給高,可人口仍流向大城市及東部地區。想買房子的買不起,想賣房子的賣不掉。


真心實意的問一句,你買房了麼?


沒錯,就像前段時間的鋼材市場一樣。


從理論上和數據上來分析,確實是這樣的。咱們熟悉的鋼貿行業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例子。

對於鋼貿行業從業人員來說,供需關係是一個老生常態的問題。從近兩年的供給側改革,再到今年的持續限產,想要解決鋼貿行業的頑疾,必須從供給側入手。只有讓供需關係達到一個合理的平衡,才會使行業繁榮。


鋼材現貨的供需邏輯

自今年三月以來,鋼材進入去庫存通道,現貨價格自然也水漲船高。年後的供需錯配如今想來還是覺得“虧了一個億”。

拿卷板來說,現在市場需求十分不穩定,一方面原因是下游製造業產量下降,另一方面山西、北京等地的環保減排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下游生產情況。隨著各地藍天保衛戰的深入、全面展開,一些環保不達標、汙染嚴重的製造企業將陸續關停或退出,對鋼材需求產生直接影響。

真心實意的問一句,你買房了麼?

然而供給端也有著類似的情況,八月粗鋼產量仍然在上升,儘管部分地區環保限產,一些鋼企限產、減產,但鋼廠的產量並沒有下降。不過,時下各地的環保整治力度在加大,各地紛紛出臺環保措施,其中鋼鐵行業成為控制排放的主要領域,這也成為市場供給收窄的主要原因。


從這兩方面來看,供需關係雙方面的問題促成的如今冷軋、熱軋現貨價格尷尬的局面。說了這麼多就是想闡述一個道理,只是簡單的把房價居高的“鍋”甩給供需關係,合適嗎?

真心實意的問一句,你買房了麼?


當然是不合適的!房地產價格,牽一髮而動全身。

鋼材供給主要是由於在上游鋼廠和大鋼貿商這兩類“既得利益者”,無論行情如何改變,他們都會從中漁利。但房價不一樣,除了開發商自身的資金問題外,還有地方政府負債問題,土地供給問題,貸款稅率問題等等,我們熟知的鋼材,只不過是這之中原料問題的一個縮影。


房產,一個時代的縮影

根據易居房研究院8月30日發佈的《百城住宅房價報告》和《百城住宅庫存報告》顯示,在監測的100個城市中,7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12809元/平方米,環比增長1.2%,同比增長8.6%。截至2018年7月底,百城商品住宅庫存總量42369萬平方米,環比減少0.6%,同比減少8.0%。當前全國100城庫存規模相當於2011年11月的水平,房價漲幅連續12個月收窄,一線城市又進入“補庫存”階段。

真心實意的問一句,你買房了麼?

以北京為例,平原面積有620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200平方公里、園地面積1350平方公里,而城市建成區面積只有1420平方公里。實際上以“點”為核心的北京居住用地之間,仍有大量土地尚未開發。而想要解決高房價問題只有根據人口流入的趨勢增加土地供應。建設用地指標應與外來常住人口數量和住房庫存掛鉤。

簡單來說,如果想降房價,就需要加大土地供給,可供給上升後,又會造成人口流動再次造成需求升高。

如果單說,到底要不要買房,我想答案或許是“合適的”。如果說房產泡沫會不會消退?短時間內如果不解決這個複雜的“供需關係”,連這個泡沫的大小都無法談起,還怎麼能擠得出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