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教胡馬度陰山」中的陰山到底有多大,爲什麼這麼看重它?

“不教胡馬度陰山”中的陰山到底有多大,為什麼這麼看重它?

小學時就學過這首王昌齡的《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首詩相當有民族氣節,希望邊陲百姓能夠過上安定平靜的生活,其中還透露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陰山。只要匈奴人不度過陰山,中原百姓就能夠獲得安定和富足的生活呢?

要說對外抵抗匈奴的屏障應該是長城才對,為什麼不是“不教胡馬過長城”,而是度陰山呢?對匈奴人來說陰山又意味著什麼呢?

說到陰山,我們最先要知道的事,陰山絕不是一座小小的山,而是一道連綿的山脈,總長有1200多公里,現在位於內蒙古的中部,東邊直達河北省西北部。這樣一來就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山脈北面就是匈奴的領地,而刪的南面就是我們世世代代生活的地域。每次匈奴入侵都要先跨越過陰山,對我們來說,陰山就只是天然國界線,而對匈奴人來說,陰山倒更像一種上天的恩賜。

既然是一座山脈,那麼就具有山的特性,陰山對匈奴人來說是一座富饒的寶庫。作為遊牧民族,匈奴屢屢要入侵中原不外乎為了糧食,放牧實在是太看天吃飯了。每當糧食短缺的時候,匈奴人不得不大舉入侵來搶劫。此外他們還有一個可以獲得糧食的地方,就是陰山。

陰山由於山脈其中就有不少的野生動物,而作為蒙古高原的這邊土地小動物比較少,類似沙鼠這種動物又很難捕捉,但是這種問題在陰山都能解決,陰山上不但有各種野生動物,狐狸和野兔這種容易捕捉又好吃的動物成了匈奴人不可缺少的食物。

“不教胡馬度陰山”中的陰山到底有多大,為什麼這麼看重它?

除此之外,陰山上還有一種非常重要的資源是人類生存都必不可少的,那就是水,陰山的南面有著豐富的水資源,即使匈奴人不需要打獵,可總是要喝水的,水資源成了陰山作為戰略要地尤為重要的一部分。

此外陰山上還有一種重要的資源,那就是木頭。在現代生活中我們或許感受不帶木材的重要性,但是在古代鐵器不算髮達的時候,木頭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蒙古高原的森林並不多沒那麼就導致了匈奴人們的生活嚴重缺乏木頭。

“不教胡馬度陰山”中的陰山到底有多大,為什麼這麼看重它?

那就意味著不能做板車、不能做弓箭,甚至連蒙古包的支架都沒有材料製作,所以對匈奴人來說木材也是尤為重要的,陰山恰好提供給了他們這些資源。

陰山上的一切似乎是天賜的,對匈奴人來說這是一種恩惠,他們也離不開陰山,世世代代匈奴入侵中原的根本目的還是在於掠奪物資而不是掌握權力,如果沒有陰山作為屏障這種情況或許會更加嚴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