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證券「炸雷」不斷 前腳分析師上演桃色門 後腳違約遭證監局處罰

新时代证券“炸雷”不断 前脚分析师上演桃色门 后脚违约遭证监局处罚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兆寰 北京報道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這句俗語用在專業的金融機構上似乎頗具諷刺意味。

8月中旬,中國證監會北京監管局向新時代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發《關於對新時代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採取責令改正並增加合規檢查次數措施的決定》。

《決定》指出,在申購債券過程中,新時代證券未能審慎評估債券申購風險,動用多個自營證券賬戶進行頂格申購,獲配金額遠超公司繳款能力,導致繳款違約。該行為反映出該公司內控存在缺陷,對業務風險識別、評估、應對和報告不夠及時充分,未能建立符合自身發展需要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違反了相關規定,責令改正並增加合規檢查次數,請在決定書作出之日起1個月內完成整改並提交整改報告。

“沒錢還敢這麼玩,金融機構真是太不專業,太匪夷所思。”一位北京資深投資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直言:“一個普通的投資者都有風險意識,如果中籤又棄購的後果很可能是未來就不能夠參與打新了,更何況一個專業機構。”

值得注意是,該監管事件幾乎與新時代證券8月份的分析師“桃色門”事件同時發生。儘管後來新時代證券第一時間回應稱,將會進一步調查,但是,作風與風控問題接連出現在同一家專業機構,令投資者譁然。

另外,在2018年最新的證券公司評級中,新時代證券被評為C級,相較於2017年的CC級別有所下滑。

進入9月中旬,一個月期限即將結束,新時代證券又會給出怎樣的整改意見和說法值得關注。

繳款違約

頂格申購似乎在證券市場並不稀奇。一般投資者在新股申購時為了中籤率高都會這麼做。

“債券申購也經常會頂格,但新時代證券可能沒想到會中標。其實,在行業內類似做法並不少見,但是繳款違約的不多,是小概率事件”一位合資券商投行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如是說,“申購後一般剩下的都是主承銷商餘額包銷。”

該人士直言:如果違約一般不會真去舉報或者訴訟,主承銷商會保留這個權利。“估計這次主承銷商實在找不到錢補上了。不過,相比起債券的兌付違約,繳款違約根本就不是大事。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最新修訂的《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第十三條規定,網下和網上投資者申購新股、可轉換公司債券、可交換公司債券獲得配售後,應當按時足額繳付認購資金。網上投資者連續12個月內累計出現3次中籤後未足額繳款的情形時,6個月內不得參與新股、可轉換公司債券、可交換公司債券申購。也就是說,如果中籤轉債又棄購,累計達到3次會被相應交易所拉黑名單,半年不能參與打新。

第三十八條則指出,對於發行人、證券公司、證券服務機構、投資者及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有失誠信、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本辦法規定的,證監會可以視情節輕重採取責令改正、監管談話、出具警示函、責令公開說明、認定為不適當人選等監管措施,或者採取市場禁入措施,並記入誠信檔案;依法應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罰;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此次根據《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第七十條的規定,北京證監局對新時代證券作出如下監督管理措施決定:未來一年期間內,每6個月對公司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開展一次合規檢查,並在每次檢查後10個工作日內,向證監局報送合規檢查報告。

多次遭監管處罰

事實上,新時代出現內控問題,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在業內人士看來,由於積極擴張籌備上市,新時代證券在2017年因多項業務擴張激進,多次遭遇監管。

2017年2月7日,新時代證券因內控不完善,被北京證監局採取監管措施。新時代證券管理的某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融資回購到期時,資金未及時轉入相關賬戶,導致發生2次客戶資金賬戶透支,透支金額分別為768.11萬元、3873.49萬元,佔用了公司其他客戶的資金。2017年以來,新時代證券共發生5次客戶資金賬戶透支事件。該情況反映出新時代證券對既有的工作流程執行不到位,複核機制不健全,內部控制不完善。

2017年6月,因保薦書虛假記載,新時代證券被嚴重處罰。證監會指出,新時代證券作為登雲股份IPO的保薦機構,在執業過程中未勤勉盡責,未發現登雲股份申請文件存在虛假記載、重大遺漏;未發現相關公司與登雲股份的關聯關係及關聯交易;未發現登雲股份存在未有效執行資金內控制度、對外違規借款等不規範運行情形;出具的《發行保薦書》等文件存在虛假記載,違反了《證券法》第11條的規定。

因此,證監會決定責令新時代證券改正,給予警告,沒收業務收入1676.96萬元,並處以1676.96萬元罰款,合計被罰超過3300萬元。

此外,2017年11月,天津證監局發佈對新時代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稱,天津泰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17 泰達債”募集說明書對截至 2015 年底對外擔保情況披露不完整。新時代證券作為為本次發行提供專業服務的牽頭主承銷商,在盡職調查過程中,未能結合發行人提供的擔保信息資料及年度間存在的明顯差異情況對其他中介機構出具的專業意見進行審慎核查,未認真履行主承銷商應盡的勤勉義務。決定予以警示,並責成採取切實有效的執業質量控制措施,杜絕違規再次發生。

“頻頻發生問題,且沒有根本性改觀,肯定是內部管理出了問題。”一位中型券商投行人員張女士如是說,風控出問題,嚴重影響業務進行,如果暫停相關業務對公司的影響是致命的。

評級再次下調

在2018年最新的證券公司評級中,新時代證券被評為C級,相較於2017年的CC級別有所下滑。

新時代證券暴露的風控問題是否會導致未來的評級繼續下滑?風控面臨缺陷,如何在投資過程中保證投資者的利益不被侵犯?

《華夏時報》記者就此及其整改報告完成情況多次致電新時代證券,併發送採訪函,均未得到相關回復。

銀河證券分析師武平平指出,分類監管推動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強者恆強。評級結果關係著券商業務開展資質,影響證券公司作為公司債主承銷商資質,限定證券公司利用自有資金參與股票質押式回購的規模,決定了券商開展場外期權業務的資格。

在分類監管的原則指導下,評級穩定、領先的大型綜合券商具有顯著優勢,與分類評級靠後的中小券商差距拉大,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強者恆強態勢延續。

有意思的是,就在8月13日晚間,在新時代證券舉辦的民辦教育政策專家解讀會上,證券分析師馬浩博被其妻子當眾舉報,稱其除了在外面包養小三、嫖娼被抓外,更是亂寫“黑”報告,亂拉票等等。

該事件在業內引起廣泛關注,新時代證券也第一時間回應稱,對相關情況做進一步調查,將尊重事實,對於不良風氣堅決抵制,絕不姑息。目前,該事件已經過去近一個月,新時代證券未能給出回應。

據公開資料顯示,馬浩博於2016年在東吳證券任分析師時曾因撰寫的研究報告存在嚴重問題,缺乏專業審慎被江蘇證監局進行過監管談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