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寒門再難出貴子,這個在工地拌砂漿的小伙子收到了北大通知書

誰說寒門再難出貴子,這個在工地拌砂漿的小夥子收到了北大通知書

崔慶濤接到郵政快遞員電話的時候,正和父母在箐口塘水庫旁邊的一處建築工地上拌砂漿。高考結束以後,崔慶濤就跟著父母在家附近的建築工地上到處打工。快遞員問清楚了他所在的位置以後,說30分鐘以後送他的《北京大學錄取通知書》過來。無論怎麼看,這都是一個標準的寒門子弟,前段時間,網絡上盛行一種“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論調,認為寒門學子越來越難以通過自身努力趕上和富裕家庭的學子在起跑線上的差距,這一論調更像是之前的讀書無用論變種,而崔慶濤的事例恰恰證明了這些論調的片面和謬誤。

誰說寒門再難出貴子,這個在工地拌砂漿的小夥子收到了北大通知書

誠然,教育資源在求學的過程確實很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個人努力。崔慶濤家在雲南曲靖會澤縣者海鎮,他的父母前些年都在昆明市嵩明縣打工,直到崔慶濤要讀初中了,父親才回到者海,在家附近的建築工地上打零工。崔慶濤的媽媽許樹蘭一直在昆明務工,並帶著小女兒在嵩明讀小學,前些天學校放暑假了,娘倆才從昆明回家來。今年參加高考的一千萬考生中,絕大多數的考生的起點肯定比崔慶濤要高,資源比崔慶濤要好,但是崔慶濤通過努力不僅彌補了這些差距,而且還形成了超越的優勢,有力的證明了在學習這件事上,自身的努力相對於起跑線、教育資源等外在條件更為重要,也更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北大研究生劉媛媛在《超級演說家》節目中有一期的演說題目是《寒門貴子》,裡面有句話特別有道理“家境不好,並沒有斬斷你所有成功的可能”,中國版的56UP、紀錄片《出路》中那個唯一一個改變了自己命運的主人公徐佳,也是通過讀書、上大學,才從一個失怙的小鎮青年變為大城市的新中產,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主人公媽媽那句“就算是打工,也是要文憑高的,不要低的”。

雖然,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努力讀書取得像崔慶濤一樣的成功,但是至少都可以通過努力像徐佳一樣的改變自己的命運,所以,並不是寒門難再出貴子、讀書無用,而是寒門的學子更需要努力的學習,因為學習是人生最平坦的進階道路,是最公平的競爭渠道、也是最快捷的改變命運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