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管院劉淵團隊研究成果再獲「國家免檢產品」,這次他把焦點放在網際網路+公共服務上

近日,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劉淵作為項目"首席專家"承擔的第二個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信息網絡技術對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影響和對策》獲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免鑑定結項"。這是他的團隊第二次獲此榮譽。2014年9月,團隊所承擔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信息技術進步引發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刻變革的機理與對策研究》獲"免鑑定結項"。

浙大管院劉淵團隊研究成果再獲“國家免檢產品”,這次他把焦點放在互聯網+公共服務上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數據科學與管理工程學系教授、浙江大學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系統研究中心主任劉淵

如今,信息網絡技術帶來的資源配置新問題,讓國家與社會面臨新的挑戰。而劉淵團隊此次獲得"免鑑定結項"的項目——《信息網絡技術對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影響和對策》,緊跟信息網絡技術發展動態,重點圍繞"互聯網+公共服務市場"和"區域經濟市場",從國家層面為應對信息網絡技術引發的新挑戰提出了可行性應對策略。研究成果受到同行專家、採納單位和社會群體的廣泛褒獎,產生了深遠的社會影響。

為國家獻言獻策,社會反響熱烈

為服務國家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課題組首次提出了"互聯網+"行動計劃三要素(技術載體、服務客體、實施主體)的理論內涵,對科學化推進"互聯網+"行動計劃產生了積極作用。其成果《推進"互聯網+"行動計劃的關鍵節點》在《光明日報》刊載,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中國社會科學網等國內權威網站也進行了轉載。

浙大管院劉淵團隊研究成果再獲“國家免檢產品”,這次他把焦點放在互聯網+公共服務上

同時,課題組還提出了"互聯網+公共服務"市場治理體系建設思想,要變管理企業為治理市場,推動形成"政府管平臺,平臺管從業"的共治格局,從治理結構、治理方法和大數據驅動三方面開展體系建設。其研究成果《以網絡約車市場治理為突破口,推動"互聯網+公共服務"更好發展》在《成果要報》和《光明日報》上刊載。

除了媒體與社會各界的關注,劉淵教授曾做的《推動"互聯網+公共服務"更好發展》報告,也得到同行專家熱烈響應。他們一致認為,該成果對推進我國反壟斷研究具有積極意義。

研究成果被廣泛採納,影響社會

針對雲計算的推廣應用,劉淵課題組提出了要重視技術應用的戰略性與過程性,從"技術-服務-經濟"三個層面理清績效導向目標,提升技術效率,加快數字經濟發展。

其研究成果《"十萬企業上雲"的實施路徑與關鍵節點》得到了浙江省省委書記車俊等領導的重要批示,並被政府採納,印發文件執行。而浙江"企業上雲"的實踐經驗,最終被工信部全國推廣應用。

浙大管院劉淵團隊研究成果再獲“國家免檢產品”,這次他把焦點放在互聯網+公共服務上

劉淵團隊的學術研究與育人"日常"

劉淵認為,做學術就要"頂天立地",否則毫無意義。他說,"頂天"是指國際學術前沿,而"立地"則是指中國實際存在的問題。做學術要在現實中找問題,解決實際需求,而不是為了理論或者某項學術成就而空談學術。

多年來,他和他所帶領的浙江大學信息技術與社會經濟系統研究中心(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 Social System,ITESS)始終堅持研究內容來自於現實社會,研究成果迴歸於解決社會問題。

比如針對數字經濟與信息網絡技術領域的現實問題,ITESS研究團隊與美國耶魯大學、華盛頓大學等世界一流大學開展了一系列合作研究。他們以社會科學研究為核心,多學科交叉融合,探索學科國際前沿的管理信息系統研究問題,構建了一套宏觀信息系統(Macro-IS)研究理論體系。其研究成果在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Information & Management等國際頂尖雜誌刊發,團隊成員也多次在國內外頂級會議上做報告。

浙大管院劉淵團隊研究成果再獲“國家免檢產品”,這次他把焦點放在互聯網+公共服務上

再如,團隊依託於社科重大項目《信息技術進步引發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刻變革的機理與對策研究》和《信息網絡技術對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影響和對策》所展開的深入跟蹤研究,多項成果獲中央領導和國家部委等批示,並採納實施,改變了人類生活。

浙大管院劉淵團隊研究成果再獲“國家免檢產品”,這次他把焦點放在互聯網+公共服務上

在平臺智庫的建設上,ITESS以"政、產、學"協同合作為發展模式,進行前沿學術研究和提供社會服務平臺,現已與浙江省委政研室和阿里巴巴集團成立"浙江省電子商務研究平臺等,解決了當前信息技術引發的重大社會問題。

國際化應用型人才培養

ITESS團隊遵循從現實中挖掘重大管理問題的原則進行研究設計和人才培養。在研究過程中,劉淵會創造大量的機會讓團隊成員與不同學科背景、文化背景和工作背景的專業人員充分交流與合作,培養他們科學嚴謹的研究態度,學習國際前沿的研究方法。

浙大管院劉淵團隊研究成果再獲“國家免檢產品”,這次他把焦點放在互聯網+公共服務上

劉淵還鼓勵團隊成員進行實地調研,收集一手資料。自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研究中心成員楊洋、李旋與杭州市幾家出租車公司達成合作協議,以跟車訪談方式對出租車司機進行了為期5個月,平均時長9小時的跟車訪談,對出租車行業背景、出租車司機對打的APP的認知與使用展開了深入實地調研。

正是在這樣的培育與引領下,團隊成員提升了發現問題、研究設計、成果轉化等學術方面的能力,培養了溝通、合作、項目管理等技巧,為高質量的研究成果打下了夯實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