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唱好一首歌,每個喜歡唱歌的人都必須要看看

如何把一首歌曲唱好,唱好一首歌需要怎麼樣的唱歌技巧和發聲方法,是許多聲樂愛好者經常想到和提到的問題,而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多種多樣的,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由於每個人的藝術修養、美學觀點、個性氣質、歌唱習慣的不同,所採取的方法和步驟也必然存在著差別。儘管如此,這當中也還是存在著某些共性與規律性的東西。現把聲樂學習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提出來,並加以討論,供學習聲樂者參考。

教你如何唱好一首歌,每個喜歡唱歌的人都必須要看看

如何唱好一首歌?

一、選擇適合自己演唱的歌曲

選擇適合自己演唱的歌曲,這是唱好一首歌的前提條件。首先,要選擇自己喜歡的歌曲。喜歡它就對它有興趣。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就會對所選歌曲進行深入的理解和正確的把握,就可能更多地將自己的思想情感投入其中。這樣,演唱起來就可能產生更多的激情,投入到演唱的藝術創造之中。其次,要選擇適合自己音高、音域等聲音條件的歌曲。選擇歌曲時,不要選擇對自己的聲音條件來說即使做了很大努力也很難唱好或根本唱不好的歌曲。否則,往往會花很大的精力去克服不大可能克服的困難,最終仍不能把歌曲演唱好。另外,演唱歌曲的選擇,最好還應考慮接受對象,要儘量適合聽眾的要求和願望。歌唱的藝術效果不是單純來自歌唱者,同時也來自歌唱者和聽眾之間的交流與共鳴。再好的演唱,如果脫離了聽眾這個基礎,也不可能產生出良好的演唱效果。

二、有步驟地進行學習和練習

有步驟地進行學習與練習是把一首歌唱好的必要過程。歌曲選定之後,就進入到具體的學習與練習階段。

格瑞恩在他著名的《歌唱中的歌曲處理》一書中,對怎樣安排歌曲的學習與練習,提出了七個步驟:(1)分清歌曲的類型,即瞭解它說的是什麼。(2)找出歌曲的基本節奏並加以掌握。(3)初步把歌唱會。(4)把歌曲背下來。(5)在未曾對歌詞的各種細節進行安排之前,先把旋律的歌唱加以潤色。(6)處理好歌詞的分句。(7)把伴奏結合進來。韓德森和帕墨爾在他們的聲樂著作裡,對歌曲的學習與練習,也提出了一個方案:(1)在開始歌唱以前,先聽一聽歌曲的旋律,聽的時候小聲讀著歌詞。(2)先不帶歌詞把旋律背下來。(3)決定用什麼調唱這首歌對你最合適,以及曲調在音樂上應有什麼變化。(4)聯繫到歌詞的含意,高聲朗讀歌詞。(5)把歌曲的分句和換氣地方劃出來。(6)解決在讀字方面的一切困惑之處。(7)確定歌曲的速度。(8)研究歌曲的力度。(9)探索旋律的高潮和特殊的節奏問題。(10)擬定歌曲的處理方案並進行實踐。(11)明確歌曲演唱的基本情調,以及它的各種變化與發展的層次。(12)研究在表現這首歌曲時,如何結合自己的特點和風格。這些步驟都可以作為我們學習及演唱歌曲的借鑑。

我國戲曲演唱理論,也提出了演唱的學習與練習要經過“會、通、精、化”四個過程。要求唱歌的人對所唱的東西,首先要學“會”,其次再學“通”,然後由通而“精”,再由“精”而“化”。“化”是流程的最後階段,是演唱者的再創造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歌唱者充分運用自己的聲音條件,把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思想情感灌注到演唱之中,靈活自如地進行藝術創造,從而把演唱逐步推向完美的境界。

因此,我們要想把一首歌唱好,一定要在這首歌曲的學習與練習過程中,分步驟、按程序科學地進行練習,根據自己的聲音條件和實際,結合上述種種分步驟的具體方法,制定出適合自己練習的具體步驟,一步一步紮實練習,循序漸進,逐步提高。這樣,我們就能為演唱好這首歌曲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你如何唱好一首歌,每個喜歡唱歌的人都必須要看看

(喜歡唱歌的朋友可以點擊文章下面的“瞭解更多”進行系統的學習或使用手機百渡一下“說話式唱法”進行系統的學習,讓老師幫你做一個專業的發聲測試,先找到你的問題幫你調整一下)

三、力求做到準確與適度

準確是指音高、音勢、節奏的準確把握;適度是指速度、力度以及各種表情變化的適度把握。準確與適度也是唱好一首歌的重要因素和必要前提。

作曲者把歌曲譜寫完成以後,就把它交給了演唱者。演唱者原則上當然應該嚴格按照曲譜的音符和記號,準確無誤地歌唱。準確把握作者的創造,是準確表現其作品的前提。這問題看起來似乎簡單,實際上卻不可低估,因為就是訓練有素的專業歌唱者有時做得也並不太好。準確的問題應該在學習一開始就給予足夠的重視,這樣才能養成力求準確的習慣。因此,在歌唱的學習與練習過程中,自始至終都必須高度重視“準確”二字。

除了音準之外,還有節奏準確和速度恰當的問題。有人說:節奏是音樂的生命,速度是音樂的靈魂。音樂就是運用千變萬化的節奏來表現生活的。因此,如果不按照規定的節奏演唱,就不可避免地會損害到作曲者本來的意圖,從而會導致對其音樂形象的歪曲表現。

長短、強弱是相對的,必須用一定的速度來加以規定,否則就失去它的實際意義。所以在聲樂演唱上,選擇適當的速度是非常重要的,必須處理得很好。我國傳統的聲樂方法,對於準確問題一直是十分重視、十分認真的,這種嚴肅態度很值得我們學習。

當然,作為演唱者,在一定的限度之內,有處理速度、力度及其變化的自由,也就是在演唱中有自己再創造的自由。但我們不能把這種“自由”理解為“隨意”,這個“自由”只能是建立在“準確”之上的自由,它必須從更好地表達作品思想情感出發,並且必須控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

四、注意處理讀字和分句

歌唱教師常常提醒學生要唱準音符,但對於讀字,有的人要求就不那麼嚴格,實質上它與音高、節奏、速度的準確是同樣重要的。歌唱者既要有表現思想感情的優美歌聲,也要有清晰、準確、生動的讀字和表現語言的能力。歌唱時歌詞的字音每每要延續拖長,如果字音讀得不夠準確清楚,再經過轉折起伏,聽的人就更辨別不出所唱的究竟是什麼內容了,達意表情也自然無從說起。

我國民族聲樂傳統理論對漢字的讀字有一定的要求:“歌一字,有字頭、字腹、字尾,以完成一字之音。”字頭即聲母也;字腹即韻母也;字尾韻之結聲也。要唱好一個字,必須把字的頭、腹、尾安排妥當,這樣才能把字音唱得很清楚。但是有的時候雖然每個字都唱清楚了,可聽者仍然聽得不夠清楚,這問題就在於“字字相續,務須交代清楚。”也就是說,要把前一個字的字尾和下一個字的字頭區分清楚,這樣才能做到字正腔圓。

在唱字清楚的基礎上,還應該注意分句和換氣的適當性。一句話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不能想斷就斷,想連就連,把它分割肢解,弄得支零破碎。在一些情況下分句和換氣是一致的。有時為了補充氣息,可以在句中適當的地方換氣,但不能破壞話語的意義。

歌詞唱得清不清楚和發聲方法也有關係。有的人吐字不清,最根本的原因在於發聲方法不對。語言特點對發聲方法也有直接影響。因此唱不同語言的歌曲,有時需要調整發聲方法,以適應語音的不同要求。

教你如何唱好一首歌,每個喜歡唱歌的人都必須要看看

(喜歡唱歌的朋友可以點擊文章下面的“瞭解更多”進行系統的學習或使用手機百渡一下“說話式唱法”進行系統的學習,讓老師幫你做一個專業的發聲測試,先找到你的問題幫你調整一下)

五、用心達意和傳情

歌唱者把他對於一首歌曲的感受,用歌聲藝術地歌唱出來,使聽者能夠清楚、充分地領略,一般稱之為“解釋”或“處理”。這首先是對作品內容全面深入的理解,然後把它通過歌聲傳導給聽者。

對於一首歌曲的解釋,從形式上說就是把節奏、速度、音準、音勢、讀字、句法、高低起伏、快慢鬆緊這一些因素,從整體出發,結合具體內容,逐字、逐句、逐段地加以處理。不過即使把這些工作都完成了,還不能說就因此可感動聽眾,其中還有一個“傳神”的問題。歌唱者要給予歌曲以生命的活力。人們在聽好的歌唱時,是在感受一種有個性、有創造性的音樂傾訴。歌唱者要把從歌曲中感悟到的東西,忠實地用歌唱表現出來,因此在演唱時,他個人的情緒和歌曲的情緒必須是一致的。他內心的東西強烈需要通過歌聲來傾吐,並且知道如何來傾吐。這樣才可能把歌曲的內容與個人的特點很好地結合起來。

有位音樂學者曾經說過,“聲樂表情基本因素是音樂、歌聲、語言。三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把歌曲轉化為有戲劇性的音畫。”歌曲的表現方法,有的是從具體形象表達思想感情;有的是從抒發思想感情中描繪形象;有的是把思想感情和具體形象結合在一起來表達。歌唱者應該從歌曲的實際出發,在頭腦中創造情景,構成形象。它們不是平面的、灰淡的、僵死的;它們是立體的、彩色的、生動的。有了這樣的基礎,唱出來的聲音就不至於平平淡淡、枯燥乏味,而是特色鮮明、生氣勃勃了。

所以,唱好一首歌不容易,能夠把一首歌唱得非常準確並能引起聽眾的共鳴更不容易。總之,演唱者只有具備紮實的藝術功底、良好的藝術修養、科學的學習方法、積極的學習態度及豐富的內心世界,才有可能把歌曲唱好。

喜歡唱歌的朋友可以點擊文章下面的“瞭解更多”進行系統的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