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飲食怎樣才能由「吃飽型」逐步轉向「精準健康飲食型」?

一、 大眾飲食的現狀

大眾飲食怎樣才能由“吃飽型”逐步轉向“精準健康飲食型”?

近年來,我國的社會經濟已經得到了很大發展,到處都出現一派繁榮的景象,人們的食物供應也已十分富足。但無論是我們每家每戶,還是酒店、飲食店、快餐店等等餐飲企業在向我們的家人或顧客提供食物就餐的時候,都是以“一碗”“一碟”、“一盤”、甚至是“一盆”為容量單位向家人或顧客供應食物的,而家人或顧客在就餐的時候也不管自己的身體是否需要這樣多的食物,一吃起來就是以“吃飽”為標準的!甚至常常用“把碗裡沒吃完的都吃乾淨,別浪費食物”這樣的話語來教導家人要努力吃掉本意不想吃或吃不了的食物。為節約糧食,酒店甚至應約出臺:不吃完點好餐的飯菜要罰款的措施勉勵顧客多吃一些點好的飯菜;當家庭和酒店看到家人或顧客酒足飯飽,滿意而去的時候,他們才會露出稱心的微笑。然而,這樣的吃法,對於家人或顧客的身體是不是真的需要這麼多食物?那就不知道了。

二、 大眾飲食的存在的問題

大眾飲食怎樣才能由“吃飽型”逐步轉向“精準健康飲食型”?

人們這種“酒足飯飽”的飲食觀念,現在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飲食過剩。我們每個人,由於自身的身體素質不同,每天,甚至是每餐對食物的需求量是不完全相同的,我們每天進食的多少根據身體素質的不同可以折算為一定的熱量單位—卡路里。一個正常成年人平均每天對熱量單位——卡路里的需求量大約是2000大卡,如果我們把它換算成實物單位大約就是:每天食用65克左右的一塊肉, 食用6-11片面包,還要食用300-500克的蔬菜和150-350克新鮮水果。如果我們食用的食物量超出這個標準,那就會造成食物過剩。而且現實當中我們看到的更多情況是:人們食用食物時不是總量大大超標,就是食用多了這種食物,或是食用少了那種食物。這已成為很普遍的現象,但95%以上的人卻並不知道還有這回事 。

由於沒有考慮到每個人每天、每餐實際需要多少的營養和熱量,也沒有考慮到人們需要忌口的食物,人們僅一味地滿足口欲,結果,由此過量飲食或不適當的飲食給人們自己帶來了嚴重的問題——身體超重,血壓、血糖、血脂三高,糖尿病等各種慢性病蔓延、亞健康隨之而來。

根據我國最新發布的2010—2013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報告》顯示,由於我國居民一直沿襲不良的飲食習慣,導致目前我國身患體重偏重(肥胖)、血壓、血糖、血脂三高,糖尿病等各種慢性病和亞健康的人群已超過總人口的30%,而且這種狀況目前還在不斷地從高年齡向低年齡階段蔓延,甚至已達到了十分驚人的程度。

如此一來,吃還吃出了很大的問題來了!

三、 “精準健康飲食”的概念

大眾飲食怎樣才能由“吃飽型”逐步轉向“精準健康飲食型”?

所謂“精準健康飲食”,就是指根據每個人在各個生活階段或時期對營養和熱量的精準需求量來安排食物就餐的飲食方式。就是說,今後人們的飲食,不再是按照“是否吃飽了”的標準來安排就餐,而是按照你的身體在這段時期實際需要多少營養、需要哪些類型的營養來安排飲食就餐。這既可以滿足身體對各種營養物質的實際需要,還可以避免將不需要的食物也大量進食,造成食物浪費,從而有效降低資源的無效損耗。

四、 大眾飲食由“吃飽型”轉向“精準健康飲食型”的可能性

大眾飲食怎樣才能由“吃飽型”逐步轉向“精準健康飲食型”?

那麼,面對我們這樣一個人口巨大的國度,要想做到每個人都改變到精準飲食方式,有沒有這種可能?我們的回答是完全具有這種可能的。

首先,我們需要進行健康飲食的宣傳教育,逐步改變人們的就餐老觀念:

要改變人們千百年來形成的一種習慣,首先我們各級政府機構、社團組織和健康醫療保健服務機構要把健康飲食當作是保障人民身體健康的一項重要舉施來重視,開展深入廣泛的宣傳教育活動,從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做起,向人們倡導健康飲食的新理念、新觀點、新做法,逐步將人們傳統、老舊的飲食觀念轉變過來。現在,已經有一部分人群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他們已經自覺自願地開始踐行健康飲食新做法,以減少因營養過剩給自身帶來的危害。我們應該因勢利導逐步推進健康飲食的新觀念,將健康飲食逐步在各階層人群中推展開來。

其次,我國高達95%的醫保覆蓋率的,可以助力精準健康飲食的實現:

到2017年底止,我國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參保人數達到12.7億人,覆蓋人數佔總人口的95%,全民醫保的制度框架已經建立,並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醫保網。有效整合這部分參保人員的健康資料,依託各地社區、村鎮醫療保健機構分類、分批次給出健康飲食方案,指導民眾開展“精準健康飲食”並非不可能實現。

次,依靠互聯網的廣覆蓋率作用,可以助力精準健康飲食的實現:

精準健康飲食,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它關係到全國人民的身體健康。各級政府部門可以牽頭建立廣覆蓋率的精準健康飲食互聯網諮詢服務機構,為廣大民眾提供健康飲食服務。政府也可以鼓勵有實力的民間力量,建立民間多層次、多渠道的專業健康飲食互聯網服務機構,為各種層次的民眾提供不同專業的健康飲食服務。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廣域覆蓋性和醫療資源互聯網服務能力,讓民眾隨處上上網,就能查到適合自己的健康飲食方案,依靠健康飲食方案指導自己精準健康飲食,從而助力全民精準健康飲食的實現。

第四,分區域、分層次、分類型推進精準健康飲食:

開展精準健康飲食,也可能不能做到一哄而上,一下子就全覆蓋做起來。那麼我們可以分區域,分層次甚至是分類型、分批次來開展這項工作,也可由民間專業機構根據民眾的不同需求分層次先行做起來,然後逐步推開,最後由政府部門總攬做全覆蓋性質的工作。

總而言之,“精準健康飲食”是具備推行的可能性的。

五、 推展“精準健康飲食”勢在必行

大眾飲食怎樣才能由“吃飽型”逐步轉向“精準健康飲食型”?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我國的小康社會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人們對健康觀念的改變和對健康生活的需求日愈迫切,“精準健康飲食”的推展就勢在必行了。

精準健康飲食,可以改善人們的飲食結構,促進人們的身體健康;可以有效節約使用社會資源,促進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與供應。這是一件利國利民利己的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