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渣輝,下回我只爲張家輝買單

張家輝,對我而言是個自帶濾鏡的演員。

因為我很喜歡這個演員,所以,儘管這次的《低壓槽:慾望之城》在豆瓣上僅有5分,我依然掏了票錢。

這種自帶濾鏡的演員,對我來說有個特點是:

當他的作品分數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我的關注點則會變成—有沒有說的那麼爛啊?

渣渣輝,下回我只為張家輝買單

低壓槽,一種天氣現象,指的是從低壓區中延伸出來的狹長區域。

這部有張家輝自導自演兼編劇的電影,用此片名,按他的話來說是:

每次低壓槽來臨,天氣就會變壞,躲不開。用低壓槽作為隱喻,正如同人躲不過要和邪惡對決。

渣渣輝,下回我只為張家輝買單

張家輝扮演的於秋,是這座被名為“孤城”的城市中的一名臥底。

性格反叛,做事不守常規。

他會對上級說出:其實,我還挺喜歡當罪犯的感覺。

可上級卻也評價他:雖然他行事如此,但他卻從來沒有背叛過我。

渣渣輝,下回我只為張家輝買單

這樣一個臥底的角色,其實像極了那個年代港片中的孤膽臥底。

在《低壓槽》中,其實就是張家輝這個人物的個人秀。

這也是香港警匪片常用的一個角色設定:

當常規的規則無法制裁犯罪的時候,總會有一個人物鋌而走險地用非常方式來執行犯罪制裁。

同時,你還可以看出,張家輝設定的這個城市,那種犯罪已經到了吞噬人性的地步了。

要退休的警方高層直截了當地告訴他:

你即使抓了這個城市裡的所有罪犯,也改變不了現狀。

跟過的老大告訴他:

曾經我為了正義投身警察,但是後來,他卻被這座城市逐漸侵蝕,轉行出來混。

還有黑警,也曾經篤信正義,最後卻折服在金錢,以及現實生活之下。

渣渣輝,下回我只為張家輝買單

其實從這方面來說,至少我覺得:

張家輝是很有想法的。

他想講述一座極端犯罪城市下,人性的淪喪;

也想講述一名與這座城市格格不入的臥底,行走在灰色地帶;

甚至,整個故事的設定,到最終揭曉謎底,原來發生的一切是一個幕後設定好的局;

更不用說在影像上,那種灰暗色調下的墮落之景。

一開場有一段,張家輝在夜晚走在街上,街道兩旁,有站街女,還有黑幫仇殺。

但是,當街上有個人被殺了後,其他人只是被嚇了一跳,一會兒,街道又恢復之前的常態。

原來,這樣的事情,在這座城市裡面已經習以為常了。

當然,這樣的設定,說不讓人聯想到《罪惡之城》,是不可能的。

渣渣輝,下回我只為張家輝買單

張家輝這次為了本片,也是足夠賣力了。

宣傳的時候,不斷地拿那“渣渣輝”做梗:

叫過我渣渣輝的人,這次不要忘本啊。

全中國都在笑我啦。

其實他們想聽我說正宗的“渣渣輝”,而不是標準的張家輝。

渣渣輝,下回我只為張家輝買單

而到了電影中,張家輝甚至還拿自己的作品作梗。

例如,《黑社會》中,吃勺子的段落,就被複述了一遍。

甚至可能是為了與時俱進,還讓苗僑偉扮演的昀哥說出:

這個時代,當兵還是當賊好?有得選的話,當然是當富二代了。

片中的動作戲,其實不少,而且看得出張家輝想拍得很風格化的。

甚至,長時間的追車戲,極限運動,汽車穿越兩棟大樓的戲,也出現在當中。

至少從動作戲上,我還是覺得可以的。

(當然,您要對特效的期待降一個維度)

渣渣輝,下回我只為張家輝買單

儘管這麼賣力,可《低壓槽》依然是一部帶有不少缺憾的電影。

(此時又是張家輝濾鏡,讓我使用這樣的描述)。

在一些場景的調度中,不免有著PPT的感覺。

就如在最後,徐靜蕾從警局被放走後,下一幕,張家輝又主動找到登上熱氣球的徐靜蕾了。

儘管,我們知道這當中肯定有什麼事情,但這個過渡直接被砍掉,從而,使得劇情造成了突兀感。

渣渣輝,下回我只為張家輝買單

臺詞方面,卻也落下不少短柄。

咱就不說徐靜蕾那句”我等你等到花兒都謝了”讓我想起鬥地主遊戲。

當張家輝對徐靜蕾說出,他殺了自己的孩子之後,接上一句“就像你,一定要死”的對白轉接,也依然讓我覺得銜接得有些莫名其妙了。

渣渣輝,下回我只為張家輝買單

其實,在人物的塑造上,張家輝倒是沒有把反派塑造成蠢笨型,每個人物,張家輝都是賦予了性格的。

只是,這個程度離豐滿,依然遠。

第一個老大,苗僑偉扮演的昀哥,張家輝用他來帶出這個城市黑暗的一角。

可是,我無法理解:

昀哥把一眾小弟叫到跟前,卻一開口就跟小弟們講人生感悟。

渣渣輝,下回我只為張家輝買單

相比起來,我真不是吹,但是除了張家輝扮演的於秋外,我覺得最為豐滿的角色,就是何炅扮演的於秋上級:佔。

這是一個站在張家輝背後運籌帷幄,必要時做出穩妥的後勤支持及保護,甚至在關鍵時刻依然保持節氣的好上級。

當然,這依然是因為張家輝,讓我對何老師的出現帶有濾鏡作用。

看之前,我甚至有種幻想:

張家輝能否像當年杜琪峰改造他的喜劇角色一樣,改造何老師的表演呢?

好不好另說,至少在我看來,佔那佝僂的姿態,說話的緩慢,不苟言笑的特質,至少,以“何老師扮演警長”的概念來看,已超出我的想象了。

渣渣輝,下回我只為張家輝買單

如果真要對比,不好意思,我覺得徐靜蕾演的比何老師還差。

她是全片最大的BOSS。

她控制的,不僅是黑幫,而是整座城市。

政,商,金融,全部是她所製造的一系列鏈條,而這些產業,則是庇娼保毒這類勾當。

照理說,這個BOSS是一個城府極深的大佬。

可是,對不起,儘管我很喜歡徐靜蕾的顏和氣質,但我無法對這個角色產生BOSS的感覺。

尤其是在警局的一場戲,徐靜蕾攤牌的戲碼。

這場戲給我的感覺,並不是一個幕後黑手囂張的攤牌。

而是一個幼稚的小女生,在沾沾自喜地誇耀自己有多厲害。

這個誇耀的臺詞,就差沒有一個PPT放在牆面上展示了。

渣渣輝,下回我只為張家輝買單

但是,從《低壓槽》中,我們依然能看到張家輝的想法及野心。

我覺得,他是很想把這樣一部警匪片,拍成一個大格局的。

尤其是在結尾處,那個結局反而讓我還有些喜歡。

如果您打算看這片子,可以跳過這一部分。

如果您不打算看這片子,就看看我的劇透吧,分界線如下:


於秋在片中遇到的一切,其實都是幕後BOSS徐靜蕾一手製造的。

只因,徐靜蕾得了絕症,命不久矣。

她想要找一個接班人。

這個人選,就是張家輝扮演的於秋。

最終,於秋接了徐靜蕾的班,成為了新一代話事人,從此,他再也不是警察。

新人事,新作風,他要以這個身份,來完成自己的未竟之事。

《低壓槽》就在這樣一個看似黑化的路子上,落下帷幕。

分界線結束。


渣渣輝,下回我只為張家輝買單

不多說了,反正啊,《低壓槽》的排片不高,只有2%。

票房2天,不到2000萬,估計,後勁也不會很強了。

這回,我沒法對您喊話:要看的趕緊看。

因為,在有著張家輝濾鏡下,我對本片的打分也不會超過6.5分。

我感覺,《低壓槽》是一個真誠的導演,拍了一部不怎麼理想的電影。

就像,內功不到家的人,打出了乾坤大挪移。

招式,功架都是有的,只是,威力卻大打折扣,內功還需多練。

但是,如果渣渣輝照著這樣的真誠和想法拍下去,下次,我依然還上電影院捧場。

當年,你不也是從一個其貌不揚,天分不高的三線咖,靠摸爬滾打一路爬上影帝寶座的嘛。

對於渣渣輝做導演這事,我想到片中於秋的一句臺詞:

我要證明給全世界看,我不是瘋子!

就憑這點,渣渣輝,咱們下次電影院再約,但到時,我只為張家輝買單。

渣渣輝,下回我只為張家輝買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