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隱》:姜文最新電影據此改編,一個原汁原味的老北京

《俠隱》:姜文最新電影據此改編,一個原汁原味的老北京

《俠隱》:姜文最新電影據此改編,一個原汁原味的老北京

小說《俠隱》被稱作“老北京的哀悼之作”。小說對老北京的描寫細節精確,味道醇厚,所虛構的武俠故事真實可信,阿城讚道具有“貼骨到肉的質感”。張北海筆下的北京,是一個“有錢人的天堂,老百姓的清平世界”,傳統和現代,市井和江湖,融為一爐,它透過今日開放社會的眼光去回望傳統,發現其中的美好,並創造一個理想的城市。真正的老北京已經消失,而張北海卻用文字使它復活,使它栩栩如生。

《俠隱》故事背景發生在民國時期的北京,當時日本尚未入侵,北平魚龍混雜。青年俠士李天然,為尋找五年前師門血案的元兇,深入古都的衚衕巷陌。隨著他調查的深入,京城各路人馬的鬥智鬥狠浮出水面,日本特務、親日分子、豪門舊戶、黑幫老大、交際花、外國記者等輪番上陣。而老百姓的日子依舊悠悠然地過著。廟會、堂會依循舊例;東城、西城一如往日。人情冷暖、舊京風華撲面而來。然而盧溝橋一聲槍響,北平淹沒在戰爭煙塵中。

·

《俠隱》以久違了的紮實的筆觸與沉穩的心跡、乾淨的文字和嚴謹老道的敘事方式,特別是意在筆先,認真做足了功課,稔熟於心地融入了大量的老北京地理和民俗民風,真的是地道,寫得那樣韻味醇厚,精描細刻,逸筆氤氳,宛若一幀墨漬淋漓的水墨畫。方才讓一冊小說寫得如此蘊藉,讓一座京城舒展得如此豐厚,耐得住咀嚼和回味。

《俠隱》:姜文最新電影據此改編,一個原汁原味的老北京

李天然是矛盾的,他一直信奉的是用武林規矩來辦事,和官家涇渭分明,甚至很長一段時間在藍青峰、馬凱醫生的曉之以民族大義的現實下都沒有“妥協”,在當時國內政權羸弱、面臨戰爭的時代背景下可以理解,加上師傅一家四口慘遭滅門,然而求助於政府卻坐視不理,曾經的人生經歷也加深了他的認識。

書名為俠隱,除了有書中李天然的俠骨風範暗中以大俠的身份鋤奸除惡的意思外,我認為還有深層次的隱喻是:在風雨飄搖的亂世中,江湖規矩那套已經行不通,俠肝義膽換來的也許是別人背地裡使陰招,何況在民族凜然大義下,你不是一個遊俠,而是國家中的一個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李天然不能再不計後果的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為了民族大義,不得不向“和官家合作”妥協。

《俠隱》:姜文最新電影據此改編,一個原汁原味的老北京

書的結尾結束的很倉促,但留給讀者充分的想象空間。基於前面說的,我覺得結局可以這樣續寫:北平城破,李天然褪去江湖規矩的行事方式,新婚第二天安頓好剛過門的巧紅,憑藉一身本領毅然從軍抗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