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時間表怎麼排?這三點錯了,毀的不僅是成績!

孩子時間表怎麼排?這三點錯了,毀的不僅是成績!

最近有兩所學霸中學的作息時間表刷爆了朋友圈。每年高考,“衡水”“毛坦廠”的高升學率及高分人數,都會讓他們穩坐升學神壇的寶座。

看了他們的學生作息表之後,只想做說一句——

世界上沒有平白無故的成功!

孩子時間表怎麼排?這三點錯了,毀的不僅是成績!

學習、休息、運動、閱讀都被做了細緻的時間規劃,具體到分鐘的時間安排真的太高效了!

不妨看看自己身邊,有多少個人能科學地管理自己的時間並堅持按照時間表來執行?除去天賦因素,或許自我規劃管理能力才是將人開差距的原因!

孩子時間表怎麼排?這三點錯了,毀的不僅是成績!

葉子媽有話說:

你家孩子的時間表錯在哪?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沒有效率的努力就是自我感動,所以家長們要怎麼安排孩子時間是一個技術活!

搬用別人的作息表未必對自己有用,我們先來看看幾種比較常見的時間管理失誤——

01

高估孩子執行力

人會潛意識地美化顯示,一些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一定可以按時完成任務,其實未必

比如“作業不難一個小時就可以做完”,最後可能需要耗時兩小時才能完成。那麼時間表就形同虛設了。

02

時間規劃太過詳細

沒人可以預知所有的時間點,所以如果

非常詳細的時間表遇上了突發狀況,計劃就全被打亂了,剩下的便很難執行下去,孩子的積極性也會被打擊。

03

補償心理導致惡性循環

有的家長為了提高效率,會把孩子時間表安排得非常滿

但是這樣容易造成人體疲倦,孩子感到疲倦後潛意識會認為自己為完成任務付出了很多,所以理應獲得一些“休息”作為補償

計劃外的休息往往會把時間表打亂,讓時間表漸漸無效化。

孩子時間表怎麼排?這三點錯了,毀的不僅是成績!

下面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制定適合孩子的時間表?

01優先等級

忽略孩子個性和能力去制定的時間表完全沒有意義,劃分優先等級才能保證一切高效實行

孩子時間表怎麼排?這三點錯了,毀的不僅是成績!

比如孩子語文成績比較好,在安排孩子時間的時候,就可以減少這部分的耗時,多把時間放在短板科目上。

但是不少家長對優先等級的判斷會被周圍的人影響,比如大家都給孩子報了某某的數學補習班,我是不是應該給孩子報呢?

但越是這種時候,越要冷靜思考,明確哪些事對孩子發展來說是急迫的,接下來需要細化目標,把原本籠統的大目標細分成具體的小任務

比如:如果想要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需要有哪些步驟?需要花多少時間來達成?如何評估任務完成得是好是壞?

家長把目標分解得越細緻,越能更準確地預測所需時間、更準確地進行規劃,也會讓孩子在執行的時候更加有成就感。

02及時獎勵

有研究表明,人們對於一項是否厭惡一項任務,

與完成任務之後得到的獎賞或懲罰有關

孩子時間表怎麼排?這三點錯了,毀的不僅是成績!

我們這裡說的獎勵包括了對孩子的口頭表揚、休息玩耍以及物質獎勵

獎勵也應該被規劃進時間表裡,明確地告訴孩子,如果按時完成了一天的任務,可以獲得怎樣的獎勵,以此增強孩子的積極性

注意,在獎勵這一部分,家長務必信守承諾。一次食言就會削弱時間表的約束力。

03結果具象

在鼓勵孩子遵守時間表時,可以儘量詳細地描述目標達成後的效果,讓孩子對此有個大致輪廓。

孩子時間表怎麼排?這三點錯了,毀的不僅是成績!

關於結果的想象可以建立自己與未來的自己的聯結,增強未來的現實感

研究發現,以“天”作為時間計算單位會比以“月”或“年”要更讓人們感到時間上的接近,也更願意儘早做出努力。

這可能也是高考倒計時總是使用“100天”而不是“3個月”的原因。

所以可以嘗試這麼說——

“現在你在班上的排名是15名(現實自我),我們這30天(具體時間)按時間表完成任務之後,你的成績可能會提升到前十,到時候老師會表揚你,媽媽也會帶你去旅遊慶祝哦(未來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