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福羲國際拍賣行:汝、官、哥如何辨別

汝、官、哥宋五大名窯之三,盛於宋朝,它們之間是怎麼區分的呢?

香港福羲國際拍賣行:汝、官、哥如何辨別

(1)官窯瓷器:宋朝的由官窯是由官府直接營造的窯廠,其產品專供宮廷使用,故以宮廷生活用瓷與陳設瓷為主。官窯瓷器雖然在宋代瓷器中只佔極少數,但是由於其所處地位和具備的的優越條件,使它在當時燒造了一批高檔的精品瓷器。其不計工本,以最好的材料,最好的窯制,工藝最精良的工匠燒製。官窯產品不具有商品性質(在特殊情況下,也有宮廷選擇之後出售、外銷、賞賜等),僅供宮廷使用,嚴禁民間使用。官窯雖然只為滿足最高統治者的糜費,但都促使中國製瓷業之精益求精。明洪武以後直到清代“官窯”,與早年“官窯”性質有一些區別。“官窯”的起源一般認為可追溯到唐、五代,如唐代“秘色瓷”之“秘”,如五代吳越錢氏宮廷壟斷越窯精品生產,使之成為自己的官窯。據文獻記載,北宋時,朝廷在汴京設置官窯,史稱北宋官窯。近年來,有的學者認為其產品就是“汝窯”亦不無道理。南宋時,建立修內司和效壇下官窯。北宋官窯和南宋修內司官窯遺址至今尚未確認,一說近年發現的杭州老虎洞窯可能就是修內司窯。因為官窯產品民窯不得仿燒,所以有的專家認為官窯不會形成窯系,而且它的燒製技術密不外傳,燒造過一批瓷器後,瓷窯要被譭棄。生產狀況亦是嚴格守密,所以文獻筆記中罕有詳細記載。其實,官窯技術中明顯受越窯“秘色瓷”,耀窯五代產品,鈞窯、汝窯、龍泉窯工藝的影響,只是提純,擔高罷了。

香港福羲國際拍賣行:汝、官、哥如何辨別

官窯瓷器早期釉色為粉青色依色譜的顏色分,是非常淺的藍綠色,但也有以灰色、綠色、黃綠色為主,晚期採用厚釉工藝,追求釉色的玉質感,在素燒過的坯胎上反覆施釉,裹足支燒,在器底部留下細小支釘痕。有的周身佈滿冰裂紋,口足呈紫色。宋代官窯的貫耳瓶,直口,細長頸,鼓腹下足。一般認為,杭州烏龜山窯址即為郊壇下官窯,又有人認為杭州老虎洞窯為修內司官窯。所謂“傳世官窯器”的特點,胎質細膩堅緻,器壁薄,胎色黑或紫褐;釉色有天青、粉青、月白、油灰、綠、米黃色,釉層肥腴瑩潤,玉質感很強,釉面有各種開片;器型主要有盤、碗、瓶、洗、壺、爐、尊和一些文房用具之類

香港福羲國際拍賣行:汝、官、哥如何辨別

官瓷自宋元以龍泉產品的高檔化,就搞得十分複雜化,有的已難以定奪。從明代的仿品看,一般胎色較白,即便是仿紫褐色胎也是在白色瓷胎外面深色使然。清代大量仿燒,雍正朝工藝之高,甚到連乾隆皇帝都不辨真偽。近現代有一種深色胎,但質地粗糙,是機器製作而非手工製品。仿品的釉層都不似原件那樣肥厚滋潤,變得較薄,有的還趨於透明,釉面的開片極不自然。官窯瓷器固有的支釘痕往往不見,仿品做成無包釉支燒者,支燒痕圓正而不自然。造型上往往出怪民品種,基本上失去了宋代特有的秀美,而顯得粗笨。官窯的地點主要在景德鎮,近年也擴大到河南、陝西、浙江等地。

(2)汝瓷:位於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又稱青龍寺),燒造時間約是北宋神宗到徽宗(公元1068-1125年)時期,是宋代的五大名窯之一。

香港福羲國際拍賣行:汝、官、哥如何辨別

汝窯器物胎較薄,但細膩、堅緻,色如香灰,迎光可見微微紅色,坯修得相當精細、規整。釉以天青色為主,還有天藍、粉青、豆青、蔥綠等色,釉面勻淨較薄,開片可分牛毛紋、柳葉紋、魚籽紋、蟹爪紋等。器型有盤、碟、洗、瓶、尊、碗、盞託、水仙盆等,盤、碟、洗、碗多為圈足外卷,多采用滿釉裹足支燒,足底心有三至五個細小的支燒痕。盤和洗的數量最多,盤有花口、敞口、圓口、斂口等。汝窯盤敞口,斜壁,圈足,淡青色釉,釉面有細碎開片,)。瓶有棒槌瓶、長頸瓶、長頸撇口瓶。尊有三足尊、出戟尊,還有六瓣花口的盞託和橢圓形的水仙盆。汝窯器以素面為主,個別有紋飾的有銘文“奉華”、“蔡”兩種。 汝窯的仿偽品自宋元起各朝皆有,特點是:胎多為注漿模製,胎壁較厚,胎色偏白,迎光看並無真品能見的微紅色。釉色清澈透明,有賊光,無真品那樣的肥厚釉和釉面的珍珠狀開片,而呈現直線網狀開片,造型不夠大方,有過大或過小器皿。汝器中常有五代耀窯素面器、鈞窯器等混入,需要嚴加鑑定。另外,汝窯與官窯器有的也難以區分。汝窯仿製地區曾集中於景德鎮,近年河南、陝西、江蘇、浙江等地都有仿燒。

香港福羲國際拍賣行:汝、官、哥如何辨別

(3)哥瓷:哥瓷也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其特色是釉面佈滿碎片紋,又稱“百圾碎”。

香港福羲國際拍賣行:汝、官、哥如何辨別

“哥窯”器以其高貴的器類,新民的造型,變廢為奇的創制,從宋代起即引起人們激賞,由此還衍生出一些神話傳說。然而,哥窯燒製的確切時代、地點、哥窯的性質,它與官窯的關係等等,都成為古瓷研究中誘人的謎團。至於龍泉地區哥窯瓷器的特徵是:灰白色胎,胎質粗糙,胎壁較薄;施淺灰色青釉,釉層較厚,釉較透明而有玻璃光澤;釉面的開片大小相錯,深淺有致,形成所謂“文武片”;又因為窯內作用加人工染色,形成“金絲鐵線”,及品類繁多的名目,一般都具有“紫口鐵足”。用匣缽裝燒,內置墊餅或墊圈,墊燒工具的質地很細膩。傳世哥窯器中,還有鐵骨胎、深灰胎、土黃色胎,胎壁較厚;釉色有炒米黃色,淺炒米黃色,不透明 ,其光澤如人面上微汗沁出。

香港福羲國際拍賣行:汝、官、哥如何辨別

本文由福羲國際劉生hkfx623撰寫

2018年,是福羲國際成立的第七個年頭,佈局未來,面對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不斷進步的藝術品拍賣業,福羲國際始終堅持誠信、專業的經營理念,並且不斷尋求正規化、企業化的發展方向,力圖把福羲國際拍賣行打造成國際藝術品交易的一流平臺。

香港福羲國際拍賣行:汝、官、哥如何辨別

這一年,香港福羲國際拍賣公司不僅保持了傳統板塊中的優勢地位,同時在拍賣門類方面也勇於創新和嘗試。得力於廣大藏家和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實現了穩中求勝,眾多活躍的資深藏家直接參與競拍,保證了成交率,同時也出現了不小的驚喜。不少主題與特色專場競爭激烈,成交遠超預期,新買家積極參與極大地提升了市場的信心,促成了更多的中檔價位作品的成交。特別是瓷器、古代書畫作為福羲的優勢項目,許多重要稀缺的作品大都是領域中最資深的藏家直接參與。同時我們也發現了大量新鮮血液注入,不斷為市場帶來了新的發展和活力。

拍賣是否成功關鍵還是看拍品的品質,如果依靠拍賣形式的創新,忽視提升拍品的品質,恐怕不會有質的改變與成交的希望。如果你有古玩精品想拍賣或者參加拍賣推薦會請即與福羲國際(深圳)拍賣公司劉生聯絡,洽談市場趨勢與託售事宜。

香港福羲國際拍賣行:汝、官、哥如何辨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