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共建「一帶一路」 實現共同富裕

沈夏珠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

9月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國家會議中心出席中非領導人與工商界代表高層對話會暨第六屆中非企業家大會開幕式並發表題為《共同邁向富裕之路》的主旨演講。他在演講中闡明瞭加強中非合作的歷史必然性、現實必要性、實踐有效性,強調非洲是共建“一帶一路”的歷史和自然延伸,是重要參與方。中非共建“一帶一路”,是造福中非人民的共同繁榮之路;是言必行、行必果的務實合作之路;是敞開胸懷擁抱世界的開放包容之路;是推動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的自由通暢之路。

習近平主席的演講,立足當前世界政治經濟形勢,順應人類文明的發展規律,符合中非人民的共同期許,展現了歷史眼光、全球視野、大國責任和人類情懷,贏得了中非各國人民的高度認同和讚譽。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展中國家是中國的天然盟友,而非洲是世界上擁有發展中國家最多的大陸,因此,鞏固和發展中非傳統友誼、推動構建中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使命所在。但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歷史唯物主義原理告訴我們,如果不能深化和拓展中非經濟合作,讓中非人民在經濟合作中擁有實際的獲得感,中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就失去了必要的經濟社會基礎。因此,中非外交工作開出的鮮豔花朵,要結出中非經濟合作的豐碩果實,中非命運共同體才能行穩致遠。

作為中非經濟合作重要參與主體的企業家,在中非經濟合作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正是鑑於中非企業家的是構建中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參與者,習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講中對他們提出四點希望:一是立足中非、著眼長遠,深耕細作,同中非人民共同成長、共創輝煌。二是緊緊把握創新的歷史機遇,相互借鑑,創新合作方式,利用好現代技術成果,發展朝陽產業,在推進傳統工業化升級的同時推進智能化發展。三是扛起應擔的社會責任,尊重當地文化風俗,重視培養企業聲譽,更加註重員工培訓和改善當地居民生活條件,更加重視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利用,為長遠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四是在經濟合作中做中非友好的連接紐帶,生意做到哪裡就在哪裡播下友好的種子,項目建在哪裡就在哪裡樹起友誼的豐碑。

早在3年前,習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上提出了旨在推動中非共同發展的“十大合作計劃”,截至目前,“十大合作計劃”經貿舉措全面落實完畢,有的甚至超額完成。據中國海關統計,2017年1—12月,我國與非洲進出口總額1700億美元,同比增長14.1%,超出我國同期外貿總體增幅2.7個百分點。中國已經連續九年成為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在中非貿易蓬勃發展的同時,中國積極擴大對非投資,截止到2017年底,中國對非各類投資存量超過了1000億美元。這些投資項目幾乎遍佈非洲每一個國家,其中一些重點投資項目取得積極進展,對於推動非洲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基礎設施建設、能力建設、減貧惠民等方面取得長足進展。

中非經濟合作成就的取得,必然凝聚了中非企業家的智慧與汗水。中非企業家是構建中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參與者,可以說,沒有政治與經濟、政府與企業的良性互動,就不可能有中非合作的現實成就和光明未來。因此,中非企業家要積極參與構建中非命運共同體,必須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通過深化經濟合作,努力構建中非合作共贏的利益共同體,讓中非人民共同走上生活更加美好的幸福之路,從而為構建中非命運共同體夯實經濟社會基礎。習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講中向中非企業家提出的四點希望,恰正為中非企業家參與構建中非命運共同體指明瞭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