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去世 获奖感言令人惊讶 放弃书写中国


2018年8月13日消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8月11日在伦敦离世,享年85岁。奈保尔于1932年8月17日出生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查瓜纳斯的一个印度移民家庭,6岁时和家人搬到首都西班牙港。这里成为他第一部小说的背景,即写于1959年的《米格尔街》。由于奈保尔为印度裔,印度总理莫迪立发文悼念,“他的离世对于世界文学来说是巨大的损失”。

1950年奈保尔获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1955年定居英国,并开始文学创作。他与石黑一雄、拉什迪并称“英国文坛移民三雄”,《纽约时报》曾称赞“以天赋和才华而论,奈保尔当居在世作家之首”。早在1959年,随着短篇小说集《米格尔街》的出版,奈保尔获得了最初的声誉,1962年该书获得毛姆文学奖。1971年凭《自由国度》获布克奖。他的小说作品《大河湾》和《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列入二十世纪百大英文小说。

到了2001年奈保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当电话通知奈保尔去领取诺贝尔文学奖,他最初还不愿意接听,因为他在刷牙。 而他获奖后的感言第一句话是“感谢妓女”!并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她们给予我安慰”。话音刚落,整个瑞典乱了。瑞典文学院立马表态,他们是纯粹按文学成就的标准来决定获奖者的。当年诺奖主席也赶紧发表声明:“我们评奖只看他的作品,不管他的人品。我们爱他的作品,但绝不跟他交朋友。”


但在文学之外的,生活中的奈保尔却饱受争议。1955年奈保尔与第一任妻子帕特结婚。不久他就开始寻花问柳,经常出门嫖妓,还给自己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需要很多的生活经验和体验,以获取写作灵感。奈保尔对情人玛格丽特更冷酷,为了奈保尔,玛格丽特抛夫弃子,离婚后苦于生计甚至去给别人当情妇,好不容易熬到了1996年,63岁的帕特因癌症去世。奈保尔却早已移情别恋,与在巴基斯坦相遇的纳迪拉一见钟情,并火速结婚。

奈保尔还有“毒舌”著称,英国的《金融时报》曾经发表评论文章说:“如果有诺贝尔粗鲁奖的话,奈保尔肯定能够获奖。”在文学圈,奈保尔有很多口舌官司,他对自己过于自信,对别人过于尖刻。1986年,尼日利亚作家沃莱·索因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非洲第一位获奖的作家。奈保尔听到这个消息后问:“他有写过什么吗?”并且补充说,诺贝尔评委会跟以往一样,“从一个伟大的高度上向文学撒了泡尿。”

虽然奈保尔生为印度裔,创作的印度三部曲也在全世界成为畅销书,但他对印度持批评态度,也引发了不少印度人的愤怒。因此一些媒体甚至如此描写他:“除了文学写作,奈保尔就是一个魔鬼。” 而奈保尔的最后一部作品《非洲的假面具》发表于2010年,是一部游记作品,描绘了他在非洲乌干达等国家的游历见闻。 2014年8月奈保尔来到中国,但他放弃书写中国的计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