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豹變,華爲手機進化論

這是一部華為手機的簡史

題記:易經裡說,大人虎變,小人革面,君子豹變。意思是君子之變,漫長而艱辛,可比豹變。與天賦異稟不同,幼豹並不好看,經過長期的蛻變,最終脫胎換骨長成身材頎長的成年之豹,獲得一身美麗的皮毛。

七年豹變,華為手機進化論

君子之變,漫長而艱辛,可比豹變。

上週,IDC等多家諮詢機構發佈了Q2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排名,華為憑藉15.8%的市場份額,首次超越蘋果,成為第二。

2014年初,IDC發佈上年Q4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排名,華為憑藉接近5%的市場份額,以微弱的領先優勢擠進全球前三。

從第三到第二,華為用了四年半。

從2011年底決定走to C模式,到市場份額超越蘋果,華為用了七年半。這七年半把華為手機的發展分為了三段。

把時間軸拉長看,華為終端業務起步於2004年,當時叫做手機業務部,在業務發展初期,現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和郭平先後出任手機業務部部長。當時華為手機業務部以為系統設備配套為己任,業務模式以ODM為主。在那個時期的移動世界大會(MWC,巴塞羅納那通信展)上,華為拿出一面展牆,展示他為世界各個頂級運營商貼牌的一個Modem產品E220。華為3G手機曾經是世界一流運營商沃達豐的獨家戰略伙伴,為了快速鋪開3G業務,發展用戶數,數據卡(也叫無線上網卡)和入門級3G手機曾經是許多運營商的核心業務,華為終端業務就是他們主要的ODM供應商。

2011年底,一場後來被稱之為“三亞會議”的內部研討會改變了華為終端的命運。華為創始人、總裁任正非主持會議,旗幟鮮明地提出了要把最終消費者作為公司客戶。此前,儘管做的是消費電子產品,但是華為終端的客戶,和他主航道的運營商業務一樣,客戶都只是運營商。自此,華為終端業務開始按照to C模式全面改造。

蹣跚學步,不斷摔跤,自打雞血的轉型初期

革命是壯烈的,回顧這段歷程,可以用壯士斷腕來形容,餘承東大刀闊斧的砍掉了大量的低端定製機型,為此還得罪了現有的運營商客戶。傲慢的歐洲客戶認為,華為手機一旦不再依傍他們的大樹,不會存活多久。上海研究所的手機開發團隊被賦予了做高端旗艦機的使命,原來做功能機的開發團隊全線遷往西安研究所,一夜之間,上海到西安的航班上塞滿了華為工程師,他們隨身帶著箱子,裡面裝滿了要交接的工程樣機。

2012年,華為在巴塞羅那展的上亮出了用手機模型拼出的飛馬造型,目的就是讓大家記住華為正在全新改造自己的品牌,推出Ascend的這個形象,華為真正要做最好的手機,而這個手機不是一個靠價格取勝的,而是靠設計和精神來取勝的。飛馬是一個火花,體現騰飛向上的精神,是華為終端業務決心走to C模式的第一次亮劍。

代表華為手機高端品牌的Ascend商標出海了,此係列的第一款旗艦是P1和D1 Quad,一個是當時全球最薄,一個是全球最快(四核處理器),配合高端品牌的亮相,華為請有著英國貴族血統的廣告公司DDB操刀,希望藉此打造一個高端的國際化形象。然而,這家收費很高的廣告公司雖然給Johnnie Walker製作了高大上的形象廣告而聲蠻營銷界,然而他們為華為打造的第一款Ascend P1手機廣告卻被內外部吐槽,譏諷為“神馬”廣告。在華為這個長期以to B業務為主航道的公司裡,to C業務的成長需要時間,華為願意為此付出學費。Ascend系列的D1 Quad也未能成功,P2也成績寥寥。Ascend品牌一直延續到P6,後來才被統一取消。

在這個掙扎期,餘承東不斷的放出豪言壯語,要做No. 1,要做最好的手機。不僅是外界,連華為內部都充滿了冷嘲熱諷。餘承東說只有第一才會被記住。求其上,取其中;求其中,取其下。餘承東的三段論其實是這個宏偉目標的註解,華為手機業務的的確確需要一個燈塔為夜行的團隊指明方向。

P6的成功把華為送入全球三甲

2013年6月18日,華為P6在倫敦盛大發布, P6的厚度只有6.18mm,因此選了這個日子。儘管後來618成為電商造的第二個購物節,但對於華為來說,這個日子絕對是不可忽略的一抹重彩。P6的外觀設計和綜合性能是其成功的關鍵,0.618是黃金分割點,6.18mm也成了華為手機一個經典故事。華為手機工業設計的負責人曾經寫過一個彙報PPT,用林青霞的照片做了一個對比,20歲的與30歲的林青霞變化不大,30歲與40歲也變化不大,40歲與50歲仍然變化不大,但是把20歲和50歲的照片放在一起時則相去甚遠。受制於器件堆疊,一個很好的外觀設計一開始在原型機階段很驚豔,但是實現的過程中一次次妥協走樣,最後就泯然眾人矣,這是每個外觀設計師的痛。在P6上,為了追求6.18mm的零妥協,結構設計的負責人簽了軍令狀,背水一戰。

這6.18mm的黃金身材,是華為手機在工業設計、結構設計上多年心血的厚積薄發。後來,P6成為華為高端智能機真正商業成功的第一款,外觀設計和結構設計的負責人都一戰成名,分別獲得了很大的團隊獎金包。

正是有了前續產品的不斷試錯,給華為積累了結實的經驗。P6的產品總監回憶說,做P6的時候壓力太大了,平衡產品工藝性能和交付時間的矛盾,解決尖端工藝對製造的極大挑戰,他跑遍了大大小小的幾十家供應商。他坦言道:“產品一旦出錯,就可能給公司造成巨大損失。我一開始就是抱著必死的決心來做這款產品的,我就豁出去了,大不了你把我辭退,就算你把我殺了,我也只有一個腦袋。但是隻要我在,我就要吧這個產品做到極致,讓它成為super star。”

2014年初,IDC發佈的報告讓華為終端振奮了,華為手機終於進入了全球前三,餘承東離他的目標近了一步,P6是一個關鍵轉折,士氣低落的手機研發團隊終於得到鼓舞。

華為的D系列從D2開始陣亡,Mate系列的一代二代也成績平平,等到P6、P7成功之後,Mate7在2014年的柏林IFA展上盛大發布,因為銷量預期的保守,一度嚴重缺貨。核心元器件的生產週期普遍在三個月以上,而這種不得已的“飢渴營銷”更讓Mate7成為一機難求,加價1000元仍然搶手。這個時期湧現了很多段子,萬科董事長鬱亮說,他向餘總申請了200臺Mate7送人,還要簽訂一份廉潔協議,確保不會用於轉售。華為員工經常被同學、朋友問到,Mate7能不能搞到,能不能打折。對不起,別說打折,我原價也買不到,和你一樣,加價是有的。Mate7是華為高端智能機的第一個能溢價的產品,此後成為高端商務機的標杆。

多少次的摔跤才能學會走路,為了這一天,華為餘承東和其團隊曾經飽受煎熬。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它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

Mate系列領航華為高端旗艦,成為現象級產品。P系列卻更能夠見證華為手機的跨越式發展,P9是華為手機改變命運的另一款,搭載了徠卡雙攝的P9掀起了手機攝影的浪潮,華為P系列手機成為攝影手機裡的標杆。搭載徠卡三攝的P20又是一個爆款,憑藉出色的AI拍照效果和炫酷的極光色外觀,贏得高端女性用戶的青睞,改變了以往以男性用戶為主的品牌印記。P20在上市短短四個月裡,全球發貨突破900萬臺。

上週,華為消費者業務上半年的表現太過亮眼。此時,外界對餘承東的嘲諷已經改變了畫風,說他是最能吹牛變現的手機大佬。

市場份額超越蘋果,這只是新的開始

餘承東認為,快速增長的背後源自華為對創新一如既往的堅持。華為每年將銷售收入收入的15%投入研發,過去十年累計研發投入近4000億人民幣。面向未來,華為將加大基礎研究投入,每年150-200億美元的研發費用中, 20-30%將用於基礎研究。用餘承東的話說,茶壺裡有一壺水才能導出一杯水,茶壺裡只有一杯水,只能倒出幾滴。

華為這課大樹龐大的根系為消費者業務提供充足養分,同時又讓這個業務從一開始就獨立發展,不遮擋它的陽光。餘承東在半年業績發佈會上表達他對母公司的感謝。

從第三到第二,只是一個排名的改變,然而又豈止是一個排名的改變?

超越蘋果的口號餘承東說了好多年,一度在華為內部受到批評,甚至發文說誰再提超越蘋果就要被罰款。華為母公司認為,消費者業務應該少些口號,多些腳踏實地。如今,超越蘋果的夢想已照進現實,對此,餘承東並沒有太多驚喜。蘋果一款產品能賣上億臺,蘋果的市值和利潤永遠是手機圈的神話,它依然是值得尊敬的對手。

外界只看到了餘承東的吹牛,卻不知他實際上一直是旗艦機的最大產品經理,他的辦公室經常有設計師、產品規劃人員、產品經理出沒,每一個功能或外觀的細節,他都要仔細把關,提出自己的意見,逼著團隊去不妥協的實現。在產品的體驗上,他從不放權,都是一竿子插到底,小到一個主題壁紙和圖標,這樣的細節他也不放過。

打磨產品當然很重要,不過現在,餘承東把部分精力解放出來,鞭策團隊打造自己的秘密武器庫,不斷攻克一個個“很嚇人的技術”。比如,華為EMUI在安卓底層代碼基礎上做了大量優化,承諾18個月不卡頓,解決了安卓手機用久之後卡頓、變慢的頑疾。今年6月,華為發佈了全新的GPU Turbo黑科技,這是一個革命性圖形處理加速技術,相當於給手機裝上了渦輪增壓發動機,在提高性能的同時,節省功耗,讓圖形處理效率提升高達60%,功耗降低高達30%,讓用戶充分享受極度流暢和長續航“魚和熊掌兼得”的遊戲體驗。在AI芯片等前沿領域,華為也在不斷探索。

在餘承東看來,為了創新而創新,不如不創新。在一些花哨的噱頭上沒必要投入,不如沉澱下來,做些更有長遠意義的事情,切實解決用戶體驗的痛點。餘承東強調,華為消費者業務的起點和終點都來自於消費者。

除了手機,其實上半年華為的平板、穿戴、路由器等產品也表現亮眼。華為圍繞全場景智能體驗戰略,以消費者為中心,打造全連接的無縫的智能生活體驗,其中包括智能家居和智能硬件、雲服務等。餘承東說:“我們今天是圍繞消費者全場景智能體驗的航母戰鬥群,有巡洋艦、驅逐艦和護衛艦,我們做產品組合也是為了在未來的戰略中獲得更好的位置,目標是成為全球智能終端行業的領導者和王者。”

在內部會議上,餘承東反覆強調所有團隊和各級主管要有卓越追求和王者之氣,不管做什麼領域,都要對標業界標杆,超越所有競爭對手,甚至超越滿分。如果只訂立一個低目標,我們會比目標做得更差。因為每個人都打折,每個部門和每個鏈條都打折的話,幾個零點幾乘起來我們就會非常差,三個零點八乘起來一半都沒有了。但是,如果每個人都做到一點幾,哪怕是1.05,n個1.05乘起來數字就會很大。

轉型初期,餘承東的三段論是:求其上,取其中;求其中,取其下。如今,已經做到求其上,得其上。未來,還要求其更上,超越滿分。

在發佈會上,記者追問餘承東何時能超越三星成為第一。餘回應,我們不追求第一,追求做到最好。做到最好自然就會成為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