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科學大獎」評審:應重視個人原創性貢獻,給年輕人機會

備受矚目的2018未來科學大獎頒給七位傑出科學家。五位權威評審解讀有關獲獎人數、獎金分配、鼓勵方向、青年偶像等相關問題。

9月8日下午,有著中國民間諾貝爾獎之稱的“2018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共有7位科學家獲得三個科學領域的大獎。

李家洋、袁隆平、張啟發獲得生命科學獎,獲獎理由為,他們系統性研究水稻特定性狀的分子機制和採用新技術選育高產優質水稻新品種中的開創性貢獻。大獎獎金共1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88萬元),他們每人將獲得三分之一獎金。

馬大為、馮小明、周其林獲得物質科學獎,獲獎理由為,他們發明新催化劑和新反應方面的創造性貢獻,為合成有機分子,特別是藥物分子提供了新途徑。大獎獎金共1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88萬元),馬大為獲得50%獎金,馮小明和周其林平分另外50%獎金。

林本堅折桂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獲獎理由為,他研發與開創的開拓浸潤式微影系統方法,持續擴展納米集成電路製造,將摩爾定律延伸多代。他將獲得大獎獎金1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88萬元)。

“未來科學大獎”評審:應重視個人原創性貢獻,給年輕人機會

今年也是未來科學大獎設立三屆以來獲獎人數最多的一屆,“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均為團體獲獎,而“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則是首次將獎項授予了計算機領域。

相比去年,今年增加了六位科學委員會委員共同參與評審,達到21位。獎項頒佈後,董欣年、駱利群、田剛、餘金權和張懋中五位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委員接受了採訪,就未來大獎和鼓勵青年科學家等話題回答了科學界及公眾關心的問題。

“未來科學大獎”評審:應重視個人原創性貢獻,給年輕人機會

1、董欣年,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杜克大學生物系傑出講座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

2、駱利群,斯坦福大學文理學院講席教授,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

3、田剛,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4、餘金權,美國Scripps研究所化學系Frank and Bertha Hupp教授

5、張懋中,臺灣新竹交通大學校長,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人民日報:今年在生命科學獎和物質科學獎中都有多位獲獎者,這跟往年不太一樣,今年為什麼會有所變化呢?這種變化又是出於怎樣的考慮呢?獎金比例是如何劃分的?

田剛:在制定章程時,考慮到可能一項研究會有若干個科學家都有所貢獻,我們根據國際大獎的經驗,規定少於五人可以共獲一個獎項,但要求他們的工作要有一定的關聯,並分別在特定方向作出突出貢獻,並且要有原創性、國際影響和經過實踐考驗。獎金根據他們貢獻大小來決定,也要看同行專家的推薦和意見,是經過多方考慮之後決定的結果。

駱利群:獎金的劃分要根據具體研究中作出的貢獻,比如三個做水稻的專家,他們都是在不同的年代和研究角度有一個共同目標,即提高水稻的產量和質量,他們各自都作出不同的主要貢獻,而且貢獻互補,所以就選了三個獲獎者,獎金平分。

記者:為什麼馬大為教授可以在三個人中分得最多的獎金呢?

餘金權:因為馬大為發現了製藥合成分子環節中最關鍵的過程,叫碳單鍵合成,這是目前世界上運用的最多的一個反應,已經有很多藥用他的方法合成,應用範圍很廣。另兩位獲獎者的應用範圍少一些,而且時間也晚一些。

知識分子:許晨陽曾經在接受專訪時提出了中國科研的三個問題,一是學風浮躁,二是學術造假得不到懲處,三是對年輕人支持不夠。您覺得這些問題在學術界是否普遍,應該如何解決?

田剛:

他說的現象在國內是存在的,在這三點中間有一點要特別注意,就是要多給年輕人機會。國內有一個普遍現象,一些科研方向的確是需要“老”專家帶頭合作的,但是基礎研究更依靠個人,但是國內更強調群體,對年輕人的扶持不夠。我們為了中國科學的發展,應該重視個人原創性貢獻,而不是其他的外部環境造成的成就,未來大獎的目的之一就是讓科學更好發展,讓“老”科學家意識到要給年輕人機會。學術造假其實國外也有,我們的處罰也是非常嚴厲的,而且公眾監督很強,造假遲早會被發現的。

網易科技:科學與藝術能夠跨界和結合的最好狀態是怎樣的?

田剛:科學的美是簡潔美,追求絕對的真理,這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就像研究數學時發現不同研究方向之間的關係時是非常美的過程。我喜歡讀書、看電影,不過我的研究方向還沒有跟藝術產生交集,藝術是我的生活中的一部分。

駱利群:生物界追求自然美,我是研究神經科學的專家,精神科學是大腦的產物,所以人有能力欣賞和享受美。

餘金權:我想從一個相反的角度回答你的問題,他們說的是從科學延伸到藝術,如果從藝術延伸到科學或許會更加容易。我們做科研的人有時候接觸藝術會獲得靈感,我有這方面深有體會,從藝術中產生的感悟在科研中也有所受用。其實化學跟數學有許多相通點,比如都講究拓撲學和形狀,這些跟藝術都很有關係,不過這是一種朦朧的感覺。

澎湃新聞:今年科技大獎誕生了第一位臺灣獲獎者,想請問張懋中教授,您是如何加入到委員會中的,對這個大賽有什麼看法呢?半導體在中國是個熱點話題,臺灣在這方面的發展歷程對大陸是否有所啟示?

張懋中:半導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是集成電路發明後的第六十年,今天所講的物聯網和萬聯網,若沒有半導體,都只是說說而已,所以半導體工業很重要。半導體作為一個產業,在臺灣工藝製造方面已經領先全世界。今天中國有80%的芯片在臺灣製造,我所在的交通大學所在地新竹,就是臺灣半導體的發跡點,我們大學也是在當時臺灣政府的要求下開創了電子工程學,可見,大學跟工業關係非常密切。

為什麼臺灣的林本堅博士會獲獎?因為20年前,微影(光刻)技術突然遇到了瓶頸,無法繼續發展,林本堅倡導了一種新做法。以前的光刻技術是“乾式” 光刻,而他把水引入光刻機做光刻,連續帶領半導體進步7個世代,每進步一個世代的半導體大小都會變成原來的四分之一,能力增加1倍。所以,在當時的條件下,全世界都在做“乾式”光刻,而他一個人卻站在“航空母艦”前面說“停!這是錯的”,這難度可想而知。

從林本堅的案例上我們能得到什麼經驗?林本堅教授原本是馬來西亞的僑生到臺灣讀書,所以,在創新的經濟體上,有不同背景的人是更具創新力的。不同的文化和思想方式容易產生創新。不過,做“第一”的風險也是很大的,林本堅老師常說“非千萬人吾往也”,堅持自己的見解,不要隨大流。

知識分子:我們未來大家還沒有一個女性的獲獎者,而且女性評委也比較少,請問董欣年老師如何看待這個問題?未來大獎是否在以後也會有所工作?

董欣年:這是我們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因為評獎前要先提名,因此希望大家能進行多宣傳,在更多的候選人中讓評委能挑出更多的女性科學家。女科學家的關注度問題的確需要推動,這也是我同意加入未來大獎委員會的重要原因,我覺得我有責任代表植物分子生物學的女性科學家積極參與,希望大家能在候選人方面多提供宣傳,在評選時在這方面努力。

記者:改革開放40年中國的科研進步是怎樣的?70年代以前的學生偶像是科學家,而現在的學生的偶像大多是明星。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如何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渴望?

田剛:改革開放至今,我國的科研水平進步了很多,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未來大獎頒發的物質科學獎這三位科學家也是20年來積累的成就。其實,年輕人追星沒關係,我們小的時候沒有手機互聯網,信息很少,比較容易決定長大做什麼。但現在的信息量很大,讓年輕人做一個決定難度更大了,因為選擇更多。追星的現象國外也有。科學家雖然參與了一定的公眾事務,但本質上來說科學家還是希望“靜”,不希望被作為明星追崇,這樣才能有成果,所以知名度不高也是有原因的。

知識分子:世紀之交時我國出現了一批數學家,比如張偉、許晨陽等,他們的成就都很大,那時候為什麼有這麼多青年科學家?他們的經驗是否能夠複製?

田剛:

一定能複製!數學是中國科學發展的一個側影,在我們這個年代每個人都很珍惜上大學的機會,而且我們那時候能學習的東西也不多。上個世紀90年代時,國家的經濟發展還沒到一定程度,許多人去做了經營,隨著經濟發展和對科學的鼓勵,從上世紀末開始,年輕人又逐漸回到了科學界。現在年輕人如果對一個學科感興趣,他也會投入研究的。而且,教授、院士應該在教學前線,這對學生的引導很重要,所以,那時候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成長經驗是可以複製的。

記者:未來大獎是用社會力量支持科學事業的發展,請問各位委員,你們是如何看到利用社會力量和資本來支持科學發展的?

董欣年:未來大獎跟相關活動是很好的,這些活動都是擴大科學研究影響力的助推方式。媒體宣傳現在做的多的是弘揚科學家,可以往下再延伸一步,弘揚科學家做的事情,其實許多科學家能做到這一步是經過了許多磨難的,應該弘揚他們的科學精神,這也是中國的科技教育需要的。

田剛:

我國的科學博物館需要增加,而且社區圖書館也需要增加,美國社區都擁有免費圖書館,但是我們的社區餐館很多,找到書店不容易。當然,這些需要時間慢慢改變,不要著急。

張懋中:在美國,私人把自己的獲利作為資金支持一些獎項和教育機構比較常見。舉一個洛杉磯加州大學的例子,學校計劃在一百週年的目標是要募集45億美金,不是找有錢的企業家募集,而是聚集30萬畢業生募集,學校將用這筆錢改善學習環境,其實,華人也有世界級成功人士,我們要多發掘、多鼓勵,一起促進好環境、好社會,而不是靠個人。

澎湃新聞:不論科學普及還是對一個科學現象的解釋,在中國容易受到質疑,比如轉基因。媒體應該如何合理報道呢?我們為什麼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

董欣年:這件事情比較複雜,科學上的教育其實很容易,能夠講清楚為什麼轉基因是安全的,其實我們現在用的幾乎所有農產品都是轉基因,只不過手段不同,水稻雜交能增加產量,若知道某個基因能增加產量,就這麼改造這個基因就好。為什麼在中國會遇到阻礙?這跟宣傳有關,媒體有時是政府用來做貿易的手段,民眾也會有這樣的感覺,就會產生質疑。

還有,在決策上也做的有所欠缺。比如轉基因在我國一開始就用於水稻,而大米對我們很重要,所以大家很擔心,其實如果選需求小的作物先做實驗慢慢讓大家接受,比如木瓜,可能接受度就會比現在好。所以,這不是支不支持這麼簡單,不僅是科學問題,還有政治和經濟上的考慮。

其實,有些人認為“反轉”沒什麼影響,事實並非如此。如果人類要保持高產量農業生產有兩種選擇,一種是生物技術,一種是化學藥物。如果不用生物遺傳手段增產抗病,只能用大量農藥替代,這對人的傷害也是非常厲害的,我們必須認清這一事實。

知識分子:未來大獎中對獲得者資格上沒有排除非華裔,只要是在中國作出的研究就可以,事實是這樣嗎?現在華裔出國作出優秀科研的人多於非華裔在中國作出好的科研成果,如何看待這個現象?是否有方式解決?

董欣年:鼓勵外國人來,不限制外國人。

餘金權:

這是一個深刻的問題,未來大獎鼓勵世界上的科學家在中國的貢獻,說到底還是鼓勵科學,第二是支持中國。

駱利群:其實外國人數量多了,科研質量就會上來,外國人還不夠多。

田剛:歸根結底我們國家的水平還不高,要讓年輕人感到在中國能對自己的事業發展有幫助。

“未來科學大獎”評審:應重視個人原創性貢獻,給年輕人機會

出品:科普中央廚房

監製:北京科技報 | 科學加客戶端

歡迎朋友圈轉發

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閱讀更多權威有用的科普文章、瞭解更多精彩科技活動,請下載“科學加”客戶端。蘋果用戶可以在App store搜索“科學加”下載安裝,安卓用戶可以在應用寶、360手機助手、豌豆莢、華為、小米等應用市場搜索“科學加”下載安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