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廟景區,下一站是老門西,還是對岸的1865?

眾所周知,南京的夫子廟是全國聞名的著名旅遊景區。近幾年來,秦淮區對於夫子廟地區進行了力度較大的集中規劃和改造。秦淮河水系、老門東景區、大報恩寺等都是大手筆。現在的夫子廟和以前的夫子廟相比,大了很多,也成熟很多。


夫子廟景區,下一站是老門西,還是對岸的1865?

夫子廟碼頭

老棕衣大年初一去了老門東,雖然天氣有點陰暗,但人潮洶湧,這個以老城南民居為主的景區,生機勃勃。

夫子廟景區,下一站是老門西,還是對岸的1865?

老門東

那麼問題來了,老門東搞得差不多了,老門西什麼時候搞呢?除了前段時間搞了一些歷史建築保護名錄,掛了幾處牌子。這個和老門東齊名的地方,至今仍然還是老樣子,一點即將改造動工的跡象都沒有。同樣被列入景區規劃的1865創業產業園,會不會比老門西更早一點被改造呢?今天我們來韶韶吧。

夫子廟景區,下一站是老門西,還是對岸的1865?

其實,南京夫子廟景區,受之前規劃建設影響,改造難度相當大。

夫子廟景區,下一站是老門西,還是對岸的1865?

這三個低容積率的住宅小區,從現在來看,嚴重製約了夫子廟景區的擴張和規劃。本來向東到東水關公園,向東南到白鷺洲公園,如果可以打通,這樣的話,夫子廟景區的交通旅遊規劃條件,將大大地改善。

夫子廟景區,下一站是老門西,還是對岸的1865?

白鷺洲公園

現在的夫子廟為什麼一到節假日就特別擠呢?原因就是人流動線和車流動線,太侷促,太窄。貢院門口遊船碼頭一帶,擠得不得了。

夫子廟景區,下一站是老門西,還是對岸的1865?

夫子廟景區,下一站是老門西,還是對岸的1865?

大家可以看到,進入夫子廟就這幾條主要動線。想在夫子廟旅遊上面做點文章,沒地皮了哎。這幾個小區加上週邊的醫院等單位,捉襟見肘啊。

從夫子廟到老門東,兩者之間,隔著太多非旅遊元素,根本就是不通暢!

夫子廟景區,下一站是老門西,還是對岸的1865?

怎麼辦呢?老棕衣覺得,目前有兩條路,一條路就是徹底打通,拆掉中間的房屋重新規劃。但是這條路困難重重,需要耗費大量的財力。而且不少是才建成沒多少年的住宅小區,徵收成本巨大,不划算。


另一條路,就是走水路,把水系打通,建立起水上交通體系。然後把老門東、大報恩寺等南部景區連貫起來。

夫子廟景區,下一站是老門西,還是對岸的1865?

但是這條路,有一個難題,就是上面的內秦淮河與下面的外秦淮河之間,無法打通。形成不了環線。武定門這裡比較複雜,還有一個節制閘好像。中華門城堡是兩條水系離得最近的地方,但是就是不通,怎麼辦呢?

夫子廟景區,下一站是老門西,還是對岸的1865?

如果打通的話,就可以通過秦淮河水上交通體系,將大量的遊客從北側的夫子廟景區,駁到南側的老門東和大報恩寺景區。一方面疏散遊客到南側景區,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夫子廟景區的遊玩趣味性。

我們看看秦淮區的規劃。

夫子廟景區,下一站是老門西,還是對岸的1865?

城牆外,也就是大報恩寺的東側,就是航天晨光的1865產業園,現在只是出租給大家辦公吃飯,如果這一帶變成整個南京老城南景區的補充,該多好。正好可以興建遊艇碼頭,規劃一些旅遊配套商業。

夫子廟景區,下一站是老門西,還是對岸的1865?

說到這裡,我們再看看這張規劃圖,整個景區範圍內的黃色的住宅地塊,是多麼地不和諧啊。一方面夫子廟和老門東人擠人,車子停不進去,交通堵塞。另一方面,大報恩寺和中華門地區遊客稀稀疏疏。兩者形成極大的反差。當然,大報恩寺從可以燒香的寺廟變成博物館,也有一定的功勞。

夫子廟景區,下一站是老門西,還是對岸的1865?

大報恩寺

有了水系交通,老門西開發起來就不費勁了。老門西現在並沒有多少近些年的住宅小區。

夫子廟景區,下一站是老門西,還是對岸的1865?

內外秦淮兩條水系通達,和中華門城堡極其碼頭,完全可以互動起來。一所文樞中學佔了很大的地皮,感謝它,少了很多徵收困難。

老門西,完全可以走老門東不同的規劃道路,以客棧、休閒為主。一方面可以保留原有的古建築風格,另一方面可以和老城東,一動一靜,一商一住,相得益彰。而且還可以藉助民間資本,減輕ZF投資壓力。WHY NOT?!

夫子廟景區,下一站是老門西,還是對岸的1865?

最後,總結一下老棕衣的建議:

1、打通內外秦淮河水系,規劃建設水系交通。

2、對1865和老門西立即著手進行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

3、集全市資源對於夫子廟為主的老城南景區進行重新規劃並大力投資,發展旅遊事業,讓南京的老城南走向世界。

夫子廟景區,下一站是老門西,還是對岸的186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