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秦岭湖

本文作者:党双忍——陕西省林业厅副厅长、陕西省林科院院长,致力于创建大秦岭知识体系,推动国家绿芯战略。


2014年12月12日下午14时32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来自父亲山——大秦岭腹心的汉江水,从秦岭湖(丹江口水库)东岸出发,沿华北平原西部边缘的输水总干渠,千里迢迢,来到北京颐和园团城湖。从此,秦岭湖水将源源不断输入团城湖,惠及六朝古都,也是当今中国首都——北京城。通水两年间,秦岭湖已向团城湖输水19.4亿立方米,北京城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100万。

爱你,秦岭湖

从秦岭湖到团城湖,“一渠清水”沿华北平原西缘向北1200余公里,先后输入河南的南阳、平顶山、许昌、漯河、周口、郑州、焦作、新乡、鹤壁、濮阳、安阳,河北的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廊坊、衡水、沧州,首都北京,直辖市天津等20多个城市,数千万人口直接受惠于秦岭湖水。这一南北狭长的受水地带,是中国历史上“开文明之先河”的珍珠链地带,也是当今中国水危机最深重地带。从秦岭湖引来“天池圣水”,对中华文明源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爱你,秦岭湖

华北平原是由黄河、淮河、海河、滦河塑造的大平原,所以也称黄淮海平原。中国七大流域,这里占了三大流域。秦岭湖与团城湖紧密连接,也是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的紧密连接,以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之水,接济淮河、黄河、海河之水,这是中国水资源的战略重组,也是中国水生态格局的巨大变化。“南水北调”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壮举,它显示了华北平原的重要性,也向世人揭示了秦岭水的重要性,秦岭生态的重要性。

爱你,秦岭湖

山是大地的乳房,水是大山的乳汁。联想到周秦汉唐,秦岭水滋养了两大千年帝都、中华圣城——长安、洛阳,秦岭水,养育着中国“四大古都”中的三大古都。再联想到秦岭汉水塑造的江汉平原,秦岭嘉陵水塑造的四川盆地、直辖市重庆,秦岭之水,养育着中国四大直辖市中的三大直辖市。大秦岭是中国中央山脉,秦岭之水,滋润中华上亿人口。在这个星球上,我们再也找不到一座山,一个能够滋养这么多生灵的优质水源。水,大秦岭最重要的生态产品。我们由衷的崇敬秦岭水,仰视秦岭水。秦岭之水,中华圣水。

爱你,秦岭湖

冥冥之中,天佑中华。在2200多年前,“汉”尚是一个带有苦涩之味的字。“汉”与“难”相通,繁体“漢”与“難”,承载着一种荒野,一种迁徙,一种流浪生活。汉水,起初仅指汉江上游的一小段。其上,是漾水、沔水。在接纳褒水后,始称汉水。进入峡谷地带之后,称之沧浪水。出峡谷地带后,称之襄水。在仙桃以下,直至入长江口(汉口),称为夏水。岁月荏苒,星转斗移。因一重大历史事件,“汉”字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迅速提升。

公元前207年12月,刘邦抢先“入定关中”,大秦帝国旋即覆灭。次年1月,项羽破函谷关,入关中。是年春,项羽自立“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徐州)。俨然以“天下共主”的姿态,分封了18路抗秦将领。因嫉恨刘邦曾自居“关中王”,且为防范其图谋天下之野心,封其为“汉王”,领汉中与巴、蜀三郡。此三郡,原是先秦时期褒、庸、苴、蜀、巴等古国地盘,涵盖了汉江上游、嘉陵江和岷江中下游,地广人稀,远离中土,实为蛮荒偏地。对来自淮河流域的刘邦而言,自然有远走他乡之感,内心憋屈难受非同一般。只因“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刘邦心有余悸,不敢造次。在前往封地途中,刘邦放火烧了栈道,释放无意出山争夺天下的“烟幕弹”。

爱你,秦岭湖

事实上,刘邦压根儿就没有打算经略荒蛮偏地。当年4月进入汉中,至天气转凉的11月,刘邦没有选择“冬眠”,而是拉开架势,上演一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大戏。由此,拉开了4年楚汉战争的序幕。当时间来到公元前202年1月的时候,尽管依然是天寒地冻,刘邦却迎来了与项羽最后决战的时刻,并由此展开了奠定400年汉室基业的“垓下之战”。“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等悲壮凄婉的故事,皆来源于“垓下之战”。“人心都向楚,天下已属刘;韩信屯垓下,要斩霸王头”。项羽经不住精心设计的“心理战”,自刎而亡,全军覆灭。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称帝,以“汉”为国号。先定都洛阳,后因关中“金城千里,天府之国”而迁都长安。

爱你,秦岭湖

刘邦创立“汉”,都长安,史称“西汉”。后来,刘秀重建“汉”,都洛阳,史称“东汉”。以“汉”名国,取得了巨大成功。由此,中国人崇敬“汉”,推崇“汉”,以“汉”为荣。由汉中而汉王(汉中王),继而汉朝、汉代,“汉”部分替代了先前的“华夏”,以至汉族、汉民、汉人、汉字、汉语、汉文化……汉贼、汉奸……今日,国外研究中国的学问,也称之为“汉学”!

爱你,秦岭湖

对“汉”情有独钟,也投射出汉江情愫。从此,汉不再是一条江的一段,而是一大流域的全称。人们喜欢将汉江与长江、淮河、黄河合起来,并称“江淮河汉”,喜欢将地上汉江比作天上的银河,称之为“天汉”。本文将“秦岭湖”称作“天池”、“圣水”,在情感因素上,也多与此相关联。

的确,汉江非比寻常。汉江流域15.9万平方公里,原本皆是茂密的森林。妩媚纯净的汉水,婉若一条律动的彩练,蜿蜒逶迤于神秘而美丽的大森林之中,美轮美奂。后来,在汉江中下游,南阳盆地、汉江平原,人口加密,垦殖过度,森林消失,水质下降。在汉江上游,曾经荒蛮的浅山区,人口迁徙繁衍,毁林耕种,水土流失;在深山区,山高坡陡,依然维持着生物多样性,保有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汉江高品质水,如同“琼浆玉液”,就是这“深山老林”的杰作。

爱你,秦岭湖

汉江上游,穿行于秦巴山的中央。由汉江分隔的秦巴山,原本是一大山系。因北岸曾是周朝、秦朝的南山,人们习惯称之为秦岭,也称南山、周南山。汉江南岸曾是古巴国疆域,人们习惯称之为大巴山,也是南秦岭。“合二为一”称之秦巴山,或者大秦岭。在汉江北岸,著名山脉有紫柏山、玉皇山、太白山、地肺山、终南山、商山(蟒岭)以及伏牛山,从这些山脉中发育了沮水、褒河、湑水河、酉水河、金水河、子午河、池河、月河、旬河、金钱河、丹江、老灌河等。在南岸,著名山脉有米仓山、大巴山、神农架、武当山,这些山脉发育了濂水河、冷水河、南沙河、牧马河、任河、岚河、黄洋河、坝河、白石河、堵河(庸水)等。汉江水系呈不对称树枝状,北岸山高路长,支流多,河网密度大。

爱你,秦岭湖

从玉带河到夏河,从涓涓细流到滚滚长江,人称“三千里汉江”。汉江的长度1577公里,是渭河长度(818)的两倍,是洛河长度(446.9)的三倍多。汉江地表水资源总量566亿立方米,是渭河地表水资源总量的9倍多,相当于整个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的总量。汉江之水丰且优。1987年有监测数据以来,“秦岭湖”水质一直稳定在国家二类及以上标准。28个水质监测指标,全年大部分时间属国家一类标准,在汛期总磷和高锰酸盐两项指标属国家二类标准,高于调水要求的三类水质标准。

爱你,秦岭湖

在离开大秦岭腹心地带之前,汉江深情接纳了两大支流——堵河、丹江,这也为“秦岭湖”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堵河是汉江南岸最大支流,因流经古庸国境内,堵河也称为庸河。堵河有西源、南源两大源头。西源是堵河正源,发源于有“小神农架”之称的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侧,也即大巴山主梁镇坪县一侧的“三个包”。在河源段,先后称平溪河-大暑河-南江河-汇湾河-泗河,至竹山县与官渡河汇合后称堵河。官渡河是堵河南源,发源于神农架林区西部边缘大九湖、小九湖(枯水期为高山盆地),流经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张湾区后,于郧县堵河口村入汉江。河长330公里,流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

爱你,秦岭湖

丹江是汉江北岸最大支流,也是“秦岭湖”的重要一部分。丹江古称丹水、赤水、淅水、粉青江等。丹江源于终南山、华山、商山(蟒岭)山结,与灞河、洛河同源异流,灞河西流西安,洛河东流洛阳,丹江东南流汉江。主要支流:银花河、武关河、清油河、淇河、老灌河。丹江流域颇富特色,峡谷与宽谷交替出现:秦岭峡谷-商丹盆地-流岭峡谷-竹林关宽谷-湘河街峡谷-荆紫关盆地-关防滩峡谷-李官桥盆地-江口峡谷。丹江流域面积1.73万平方公里,占“秦岭湖”集水区的18%以上。与汉江汇合后,在丹江形成“秦岭湖”之“丹库”。

爱你,秦岭湖

丹江,因丹江口水库而名声大振。以至,不少文献将干流汉江与支流丹江合起来,称作“汉丹江”。丹江河谷是连通关中平原与南阳盆地的咽喉要道。秦楚古道,也称蓝关道、武关道,曾是周秦汉唐的东南大道。古道上的武关(少习关),即是著名的关中“四关”之一。“商山名利路,夜亦有人行。”“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早在战国时期,丹江航道已经开通,上至丹凤县龙驹寨,下达老河口,顺丹江下汉江入长江,形成一条黄金水道。在鼎盛时,荆紫关码头日泊船百余艘,帆樯林立十余里。铁路、公路兴起后,丹江航道日渐凋敝。

爱你,秦岭湖

1973年丹江口水库闸蓄水后,在干流汉江形成了汉江库区——“汉库”,在支流丹江形成了丹江库区——“丹库”。2012年加高水库大坝后,水域面积扩大至1050平方公里(10个安康瀛湖),就长度而言,“汉库”大于“丹库”。汉江回水长度194公里,丹江回水长度93公里。就水面而言,“丹库”大于“汉库”。“丹库”水面最宽处李官桥一带达20余公里,最窄处关防滩一带不足300米。水位最深处也在“丹库”,台子下省界江心水深80余米,蓄水量290.5亿立方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期年调水95亿立方米,中远期规划年调水130亿立方米。

爱你,秦岭湖

丹江口水库在大秦岭腹心地带,沿汉江、丹江河道,于群山环抱之中,形成状如蟹爪一般的人工湖泊,这就是“秦岭湖”。“秦岭湖”由两部分构成:即在汉江上的水面称“汉江湖”(汉库),在丹江上的水面称“丹江湖”(丹库)。因“秦岭湖”水面辽阔,在亚洲是首屈一指的“人工淡水湖”,而被称为“亚洲天池”,当然也是“中华天池”。

爱你,秦岭湖

“秦岭湖”天池圣水,碧波千顷,山清水秀,景色如画,魅力独具。游艇鱼舟,荡漾绿波,山飘水上,人绕山转,水随人移,心旷神怡。数十里狭长江面,奇峰夹岸对峙,陡壁峭拔,野藤倒挂,山环水绕,如此景致的丹江“小三峡”(云岭峡、太白峡、雁口峡),不是长江三峡胜似长江三峡。

爱你,秦岭湖

如果,你不了解

  她,就是简简单单的一池水

  如果,你了解

  她,就是琼浆,就是玉液

  如果,你不了解

  她,就是源自父亲山沟沟岔岔的汉丹江水

  如果,你了解

  她,就是挽救华北水危局的中华圣水

  如果,你不了解

  她,就是一座普普通通的水库

  如果,你了解

  她,就是中华绿心的人间瑶池

  如果,你不了解

  淡淡称呼她:丹江口水库

  如果,你了解

  亲亲道一声:爱你,秦岭湖。

爱你,秦岭湖

不少人存有认识误区,以为“秦岭湖”是属于河南、湖北的掌上“宝贝”。其实,陕西是“幕后英雄”。“秦岭湖”集水区涉及陕西、湖北、河南3省,汉中、安康、商洛、十堰、南阳、洛阳、三门峡7个市40个县(市、区)。其中,陕西28个县(尚没有包括宝鸡的太白、凤县,西安的周至),湖北8个县,河南4个县。从汉江源头到“秦岭湖”大坝,上游长度925公里,陕西境内657公里,占71%。集水区总面积9.52万平方公里,其中陕西6.23万平方公里,占68.1%,湖北2.12万平方公里,占23.3%,河南0.79万平方公里,占8.7%。有人只知道河南省的丹江,其实,丹江河长390公里,在陕西省境内249.6公里,占64%。似乎也可以这样说,“秦岭湖”一池圣水,“三分天下”陕西有其二。

爱你,秦岭湖

1998年长江大洪水之后,国家在汉江上游全域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全面开启了森林保护与生态修复的历史进程。先后建立起数十个自然保护区和上百个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自从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上马以来,陕西、湖北、河南三省全力推进《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实施工作。为确保“一泓清水入库,一库清水北上”,陕西省“一马当先”,勇挑重担,专门颁布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汉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秦岭湖”是“中华天池”、“中华圣水”,她是大秦岭“乳汁”,代表着大秦岭的森林系统、生态环境和生态品质。从长远计,以汉江上游全域为园区,实行“三省联动”,创建“秦岭湖国家公园”,将是一项重大战略行动。

爱你,秦岭湖

水是生命之源。从秦岭湖向团城湖输水开始,从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用上秦岭水的那一刻起算起,偌大的黄淮海平原融入了秦岭水圈,融入了秦岭生态圈,与大秦岭结为一个紧密的生命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大秦岭处在中国腹心,大秦岭生态圈是中国生态圈的核心,大秦岭的命运,关乎周边地带,关乎长江、黄河,关乎华北平原,关乎中华民族……

爱你,秦岭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