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請不要再對我說:「別人家的孩子」

媽媽,請不要再對我說:“別人家的孩子”

媽媽,請不要再對我說:“別人家的孩子”

文|cindy

“別人家的孩子”這句話幾乎是每一箇中國學生都有的童年陰影,當然我也不例外,每次考完試,父母都要拿我的成績和隔壁家的孩子好好比較一番。

尤其是逢年過節,七大姑八大姨拜年的時候,都免不了把自家的孩子拿出來比一比。

媽媽,請不要再對我說:“別人家的孩子”

從小到大,我想父母對我們說過最多的一句話莫過於“別人家的孩子”了。

湖南衛視最近播出的新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長心理釋放表述節目《少年說》,節目裡廣募國內中小學生心聲,接受少年們的吐槽。

媽媽,請不要再對我說:“別人家的孩子”

在節目的第一期裡,一位女同學希望自己的媽媽不要再拿自已與“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

但是當女兒剛一上臺沒說幾句,臺下的媽媽分分鐘就開啟了“回懟”模式。

媽媽,請不要再對我說:“別人家的孩子”

媽媽說:“我對你的評價還是比較客觀的”,言外之意就是認為自己孩子還是比不上別人。

聽了媽媽的話之後,女兒的情緒開始激動起來,於是女兒反駁道:“你每天都說,別人各種好厲害,可是我那麼努力,你為什麼看不到呢?”

媽媽,請不要再對我說:“別人家的孩子”

節目中的女兒一再強調自己不適合用激將法,但是媽媽對於自己的感受不管不顧,依然按照自己的意願來教育自己的女兒。

難道說這位媽媽是不愛自己的女兒嗎?其實不是,可以看的出來,這位媽媽很愛自己的女兒。

“望子成龍”是每個為人父母對子女的希望,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後能夠有更好的生活。

媽媽,請不要再對我說:“別人家的孩子”

而父母經常掛在嘴邊的“別人家的孩子”其實是一種變相的“激勵”。在父母的心中,他們認為經常提“別人家的孩子”,通過這種方式來激勵自己的孩子,這樣一來自己的孩子就能夠多多向別人學習。

所以不管孩子接不接受,父母經常會在孩子面前提“別人家孩子這次考了多少分”、“別人家的孩子多才多藝”、“別人家的孩子比賽拿了第一”......

媽媽,請不要再對我說:“別人家的孩子”

當這些話孩子聽多了而造成的後果就是:孩子的逆反心理。他們會想:我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麼你們就是看不到?

時間久了,會在無形中對孩子造成巨大的傷害,輕則垂頭喪氣,重則自暴自棄。

其實孩子不喜歡聽“別人家的孩子”,他們更喜歡父母適當的誇獎自己。看到自己正在慢慢努力。

媽媽,請不要再對我說:“別人家的孩子”

在一直引導孩子學習和成長的路上,何不回頭看看自己的孩子也許正在默默努力?“別人家的孩子”再好,也沒有自己家的懂事和可愛。

孩子成長的路上溝通和理解很重要,“別人家的孩子”是一種變相的“激勵”,只會給孩子越來越多的壓力,所以多一些理解和溝通,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媽媽,請不要再對我說:“別人家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