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時空同居》持續領跑票房:找一個精神同頻率的伴侶有多爽

同樣是愛情和麵包的問題,為什麼《21克拉》票房撲街,《超時空同居》持續領跑票房。

《超時空同居》持續領跑票房:找一個精神同頻率的伴侶有多爽

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不可承受之輕》中說道,壓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生命有多輕呢?21克拉而已!

據說人死後體重會輕21克拉,這21克拉就是靈魂的重量。想要收買一個人的靈魂挺容易,用一顆21克拉的鑽戒就可以買走。

這話是不是挺不著邊際的啊,但是當你看過《21克拉》就會明白,一份好的婚戀就是要談錢說愛,“想要在你的眼睛裡裝一個獨立的電錶”,談一場“電錶愛情”。

《超時空同居》持續領跑票房:找一個精神同頻率的伴侶有多爽

在影片中,逗比郭京飛飾演的王繼以摳門著稱,說他是鐵公雞都對不起他的“省錢哲學”程度,他的摳門到了骨灰大師級的地步——與人合租要安裝獨立的電錶,水從單位拎回來,破解別人家的網絡,衣服是淘寶七天無條件退換;最讓人給跪了的是,一個口吃結巴的人在菜市場討價還價的時候,竟一點兒都不結巴,快言快語溜得飛起,堪稱男版“快嘴李翠蓮”。

流量小花迪麗熱巴飾演的劉佳音,(其實想知道,郭京飛的最愛是胖迪還是佳音?)是個極品剁手黨,在她的人生信條裡堅信“花錢是美感”,“包包是持續一生的滿足感,沒有包包毋寧死”——如果這個世上有什麼事情是一個包包解決的,那就兩個。

就是這樣一個極品鐵公雞和一個極品剁手女,從互不對眼的“友鄰”發展成了“確認過眼神”的伴侶。

“王摳摳”看似“窮”,但是個頭腦門清、會過日子的居家男人;“劉買買”看似亂花錢,卻是個行動派;兩個人有了共通的同頻精神世界,暗生情愫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這一切還是以物質為外圍的鏈接。

影片可能太過浮誇,看過原版話劇之後,你就會發現它所講述的故事不是那麼的現實。

《超時空同居》持續領跑票房:找一個精神同頻率的伴侶有多爽

《21克拉》原本可以設置成和經典電影《羅馬假日》一樣,一場隨機因素,美麗的邂逅讓俊男靚女產生悸動的情愫,可是這種感情太過虛幻和“偽善”。試想一下,一位是高高在上的王室公主,一個是貧困潦倒的報社記者,即便把手遊玩,充滿傳奇和浪漫的愛情。

可是兩人如若真的結婚的話,小記者自身的底層小市民的生活習慣能夠適應上流王室的奢華生活嗎?尊貴公主能夠屈尊和小記者蝸居在尺寸之間的髒亂差的居民房嗎?“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不同頻的人可以相戀卻不可長久生活,打敗愛情的不是那些大是大非,而是生活中的一地雞毛。

《羅馬假日》的愛情看似美好,但是實際操作性不強,愛情可以一時衝動,婚姻卻需要在物質的基礎上細水長流。這份經典只能存活在熒屏上,搬下熒屏只能是支離破碎的爛事兒一堆。

《21克拉》中“王摳摳”和“劉買買”看似南轅北轍,雞同鴨講,但是他們的核心的精神層次是同頻的,物質上能夠保有基礎,精神上能夠共鳴,看似能夠毫無違和的在一起其實劇情顯得有些荒誕、惡搞。

《超時空同居》持續領跑票房:找一個精神同頻率的伴侶有多爽

《超時空同居》裡大頭陸鳴(雷佳音飾演)和貌美谷小焦(佟麗婭飾演)有著一段陰差陽錯的跨時空愛戀,如果說谷小焦衝進要倒塌的大樓找陸鳴有感動到你,那陸鳴假扮陸石屹去關心谷小焦可以說完全摧出了觀眾的眼淚,這樣一位有點傻傻卻十分痴情的男人足以俘獲觀眾的心。

陸鳴可以為谷小焦花改變人生軌跡,終止當年的車禍現場,谷小焦可以為陸鳴放棄豪華住宅,兩個人同在出租房不僅不覺得屈就,而且生活充滿樂趣,既能“詩和遠方”又能“窘態百出”

所謂的門當戶對,不僅僅是指物質上的彼此登對,還要講求精神上的勢均力敵,你來我往,一段好的婚戀總是要腳踏實地的建立在同頻的物質和精神層面上的。

影片最後兩人深愛著對方卻由於處在兩個時空不能相見扎碎了觀眾的心,但這正是影片的高明之處,八月長安說:“苦難總會終結,壞日子總是會結束的。但是很多以為是我們最壞的日子,回頭來看,或許反而是最好的日子。只是壞日子裡面的苦難,消磨了很多可貴的溫柔。輕鬆的日子來臨,我們就沒有多餘的勇氣了。”

好的愛情都是都有著苦難的開始。

《超時空同居》持續領跑票房:找一個精神同頻率的伴侶有多爽

當年郭晶晶和香港富豪霍啟剛戀情曝光,很多人用看熱鬧的眼光盯著他們,猜測著兩人什麼時候分開,更有甚者,直接在採訪中問郭晶晶哪裡來的勇氣嫁入豪門,山雞變鳳凰。

郭晶晶霸氣地回覆道:他是富豪,我是冠軍。

倒不是毒雞湯,而是因為他們在婚姻裡找到了那個和自己精神上同頻的的伴侶。

陸鳴和谷小焦的愛情,精神上的契合來的也很穩固,雖然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但精神上的門當戶對,使得感情不用刻意維繫,輕鬆愉悅、怡然自得,一輩子那麼長,相看兩不厭、默默陪伴足矣。

《超時空同居》持續領跑票房:找一個精神同頻率的伴侶有多爽

切莫讓貧苦消磨了我們的愛意,切莫過度追求物質而粉飾了感情。

細水長流才可以走得更遠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