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最近屏幕上的清宮戲輪流在刷屏,躲得過美人如雲的《延禧攻略》,還是沒躲過

舌尖上的《如懿傳》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 劇裡的美食簡直讓深夜看劇的吃貨垂涎三尺、心癢難耐。牛乳糖、松鼠鱖魚、碧糯佳藕各式美味佳餚精緻糕點隨處可見。

別的劇組拍吃飯都是用道具,《如懿傳》誇張地全是用真實的美味上桌,還特意請了十幾位大廚現場做菜,讓人不禁想問一句,

你們劇組3個億投資全都吃了吧!!!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如懿傳》就是一部舌尖上的蘇州啊


其實對於像我這樣一個無趣的人來說,《如懿傳》真心看不下去,拿到這個選題,強忍著睡意看了三集如懿傳,還是快進2倍看的。

劇情啥都沒記住,但是那些妃嬪桌子擺著的精緻點心倒是饞的我口水橫流。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到,那些可愛的小點心,分明是蘇州的味道呀。

叫《如懿傳》多沒勁啊,重新剪輯一下就叫舌尖上的蘇州好啦!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 在甄嬛傳中就有出鏡過的藕粉桂糖糕

藕粉桂花糕是江南一帶的特色小吃。每年八月的時候,人們採下桂花,加上藕粉做成精緻的點心,是一道時令性很強的糕點。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 藕粉桂糖糕真身是這樣的。

姑蘇城外,大概都是桂花的香氣吧。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 象徵著皇上和小主佳偶天成的碧糯佳藕

很多蘇州小夥伴就是吃著這道糯米藕長大的,糯米塞入蓮藕之中,小火慢燉。如今在蘇州的老街上也時常能見到,那大概就是童年的味道了吧。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 蘇州碧糯佳藕同款

這道菜又叫焐熟藕,在過去,蘇州人喜歡在中秋節吃焐熟藕,一口咬下去,大概是吳江秋天的味道。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 光看樣子就覺得十分誘人的芙蓉酥

芙蓉酥是蘇州稻香村的名點,每年只有冬季才供應。吃起來軟綿甜香,是小孩和老人的最愛。在蘇州稻香村,每年都會有人一大早就去排隊購買。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做好的芙蓉酥是淺黃色的,灑滿了白糖和玫瑰花,香氣四溢。能吃上一塊芙蓉酥,大概是冬天清晨最幸福的事。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為什麼清宮戲有這麼多的蘇式糕點

這個問題我們首先會講到皇帝並不像我們想象那麼快樂。

眾所周知,滿清是打東北入關的。

東北滿族的習慣是每日吃兩頓飯。早餐在卯正以後,相當於六七點,晚餐是午時以後,相當十二點至午後兩點。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 乾隆的食譜

一天兩頓飯,沒有夜宵!但是這還不算完,每道菜最多隻能吃三勺,這是滿清祖上的家法,據說這樣別人就不知道你愛吃啥,防止暗殺。(這什麼邏輯!

安全好像很安全,但是,吃不飽怎麼辦,只能整幾塊糕點找補找補了。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 在清朝,皇上吃的點心類大致可分兩類:第一類是粥,麵食,甜羹甜糕之類的蘇州點心。第二類是酥皮餡料,烘烤為主的北京糕點。

蘇州糕點溫婉細膩,滋潤養生;而北京酥皮點心美觀精緻,香甜且便於攜帶。

大家去過北京沒,北京糕點什麼特點,對,沒錯,油!松油餅啊、白糕啊,熱量都有點高,只有出門時候才帶著作為乾糧呢。吃多了肯定有點膩。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 蘇州糕點則不同,軟糯清香,而且爽口,多吃幾塊也不妨事。

在《如懿傳》中,大部分的場景都是在故宮中,雖然蘇式糕點普遍做工複雜,有些麻煩。

但是講話了,誰家過年還不吃頓餃子,在自己家門口,自然這些皇上妃嬪們就偏愛些蘇州點心。

蘇州自古便是富庶之地,提起姑蘇,人們往往會想到細雨微風、草長鶯飛。這裡一切都是溫柔的。就連拌嘴聲都是輕輕的,沒有一座城市比蘇州更甜。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 中國自古注重節氣,在什麼節氣吃什麼,是最重要的事。不時不食,這是蘇州人的信條。

在蘇州,一年四季皆可吃到軟糯的糕點。春季有太湖三白做成的魚味酥、夏季有沁人心扉的薄荷糕、秋天有香氣四溢的栗子糕、冬天有暖胃可口的豬油年糕。

來到蘇州,不能不吃的應該就是這幾樣糕點了。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 梅花糕,不是梅花做的餡,其實是豆沙餡。只是因為長得像梅花故而得名,和海棠糕算是親戚

小販把麵糰放入模具,加上甜豆沙,淋上果脯,蒸熟,一份新鮮的梅花糕就好啦!

在沒有kfc的歲月裡,梅花糕就是蘇州人民的甜筒!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 海棠糕是梅花糕的親兄弟,在蘇州城十分常見。與梅花糕唯一的區別就是形狀不一樣啦。

“方糕,大方糕——”這舊時小販們在街頭巷悠揚的吆喝聲,還能勾起很多老蘇州人美好的回憶。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 早在清末方糕就已經很有名氣啦。蘇州稻香村做的尤為出名,米粉細糯柔軟,綿滑彈牙,餡芯甜糯美味,芳香四溢。

聽說還有一種鮮肉方糕,但我一直沒吃過,十分期待蘇州人民科普一下!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 蜜糕,甜膩可口,在蘇州一般作為送禮的糕點。雖然是盒裝的,但絕不像一般的禮盒食品一樣敷衍。

蜜糕做工特殊,時間放得長一點也不會發黴變質。

定勝糕是米糕的一種,不太黏,也不太甜,看起來有點紅色。兩頭大中間小,看起來有點像是元寶。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 這種糕據說和韓世忠將軍有關,因為兆頭比較好,所以在每年中考高考前會有很多家長給孩子買來吃。

老蘇州人記憶裡最深的蔥豬油糕潔白晶瑩,蔥香脆綠,軟糯溼潤,油而不膩。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 在過去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裡,口感肥潤的豬油糕,夾上大餅或油條,無疑是一頓補油水又補營養的早餐。

在現在,蔥豬油糕其實已經很少見了,只有很少的老鋪子才能買的到。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 薄荷糕屬於糕團的一種,在夏天這種糕十分常見,薄荷本身就帶著清新的味道,做成糕點更加清新可口。

老蘇州人的消暑良方,大概就是那一口薄荷糕了。

春末夏初,蘇州人便會準備起個大早去黃天源排隊買松子黃千糕。春末的時候,松子最為醇香,油汪汪的最好吃。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 但是松子黃千糕往往限量供應,去晚了你還真吃不到!

拉糕,為什麼會叫拉糕呢,因為用筷子輕輕一挑就可以拉出一條絲,十分好吃,故而得名。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 因不同的季節出產不同的輔料,所以拉糕也有了許多不同的小種類。如瓜子仁玫瑰拉糕,松仁南瓜拉糕,薄荷拉糕之類。

薄薄的片狀,雪白的色澤,其間偶爾還夾在少許桂花、玫瑰,一片片掰下放入口中,細軟甜蜜。最覺奇妙的,是它能久藏不硬。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 這種雲片糕是魯迅先生的摯愛,蕭紅在回憶錄裡不止一次提起過。

蘇州人有多熱愛糕點呢,據統計,蘇州人每天要吃掉5000

塊糕!

蘇州人的熱愛是那一塊塊貌不驚人的糕點,是那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最傳統的蘇州味道,要到這些老街和老字號去找


蘇州的地理位置沿海又不靠海,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溼潤,在歷史中也向來是經濟富裕之地、書香門第之鄉,人們常說:“狀元多半出自江南,而江南的狀元多半出自蘇州。”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 大概正是受這樣環境的浸染,才造就了溫婉內斂的蘇州人,造就了細膩動人的蘇州糕點。

在蘇州的公交車上,都是會用普通話和吳語分別播報一遍廣播的。

觀前街到哉!請您幫害隨身不親,組意汙寧,cei吼門吼車。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 觀前街因其地處玄妙觀前而得名。迄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是蘇州最著名的小吃街、商業街。

在這裡有一家蘇式糕點,稱得上是蘇州人的熱愛。

這家店就是始創於清代道光年間的蘇州老字號黃天源糕團店。

黃天源一年四季都有時令的花色品種推出,各式糕點甜而不膩,糯而不粘,咬一口,滿嘴留香,在蘇州享有盛譽。每年都有大量外地食客特地前來購買時令糕點。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座標 和平區和平路101號(福安大街口)

營業 08:30-20:30

店家 黃天源


七里山塘號稱姑蘇第一名街。曹雪芹把山塘街一帶稱為“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 小橋流水,粉牆黛瓦,水陸並行,沿岸是鱗次櫛比的商鋪。

不同於很多古文化風情街都是忽悠遊客的景點。對很多老蘇州來講,山塘街,是他們天天日日要去的,這裡有著老蘇州最愛的點心。

人在北方,總聽人說起南方的冬天,溼冷陰,可是,真正在那裡享受過有糖年糕的冬天,才知道,魚米姑蘇的冬天,是甜糯軟的呀。

每到離新年還有一個來月的時候,“萬福興”裡頭就被絡繹不絕的人們烘得熱融融,每個人離開的時候,手裡總是提著幾方糖年糕。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座標 山塘街303號

營業 06:30-11:00

店家 萬福興

人們都說,先有平江路,後有姑蘇城

。因為早在元代,蘇州就曾被稱為平江路。

平江路不僅是一條路,還是蘇州的文藝聖地,這裡有貓的天空之城大本營,還有各式各樣的創意菜,咖啡館,老餛飩等等。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 在一片江南水鄉的意境中,這裡隱藏著老蘇州最熟悉的味道。

這裡有一家正宗的蘇幫菜。姑蘇家宴地理位置很好,離拙政園、蘇州博物館和平江路都不遠。大大的招牌,很遠就能看得見。

店面不大,裝修的中規中矩,就像平常吃家常菜的小餐館,乾乾淨淨的,但是味道絕對值得一試。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座標 白塔東路321號

營業 09:30-23:00

店家 姑蘇家宴

你眼裡的蘇州是什麼?

是夜晚燈籠映照著的小橋流水,是晴空萬里輝映的青瓦白牆?是人來人往的青石板街?還是高速路上的車水馬龍

舌尖上的《如懿傳》,深挖清宮戲裡的蘇式糕點


在我看來,蘇州是評彈中的吳儂軟語,是漁舟少女的姑蘇小調。是每一個蘇州人都離不開的那一口軟糯的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