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一個女人一輩子的情愛糾葛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一個女人一輩子的情愛糾葛

張愛玲說:你問我愛你值不值得,其實你應該知道,愛就是不問值得不值得。這部作品的女主就是這樣一個女人。

很早之前,看過姜文與徐靜蕾出演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這部電影,可能因為當時年紀小,留下的只是淺淺的影子。昨晚重讀了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這篇短片小說,留下的是深深地感動與哀婉。

這是一個少女情竇初開,渴望被愛人關注又害怕被旁人發現的矛盾糾葛;是一個亭亭玉立的女人飛蛾撲火,為愛獻身的情愛史,是一個成熟女性歷經多年始終如一的鐘情於一人的獨角戲。

R先生41歲生日時,收到了一封信,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信中女人向他道出了這麼多年來對他的愛戀和承受的心酸。

R先生是著名的小說作家,長得溫文爾雅,氣質出眾,風流倜儻,用女主的話,任何一個見過他的女人,都會被他所吸引,都會愛上他。女主從13歲那年遇見他,便一眼萬年,生出一段熾熱無比而又低入塵埃的愛戀。正所謂:“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你啊,一直不知道我的你啊!

這是信的開頭,是稱呼,也是標題。十八年來,她一直默默地愛著他,而他卻從來都記不得她。小說一開始就註定了這是一段令人心酸的感情。

1、遇見你,便低入塵埃

張愛玲在她情竇初開時說過這麼一句話:“遇見他之後,我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我的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女孩13歲那年,遇見了作家,他們成了僅有四步距離的鄰居。作家柔情脈脈地看了一眼她,從此這個羞澀靦腆的女孩的世界裡,便只有他這麼一個人了。她傾心於他的相貌,深陷於他的才華。愛上他之後,為了配上他,她認真讀書,常常為了看書熬到深夜;她還練起了鋼琴,並且表現出了非凡的毅力,只因為她認為他是熱愛音樂的。她總保持著衣衫整潔,為了不經意的相遇能給他留下好的印象。

她那時幾乎整天都在等著他,從房門上的窺視孔裡觀察著他的舉動。她甚至親吻了他摸過的門把手,還偷了他丟在門前的菸頭,只因那些菸頭是他的嘴唇觸碰過的。她害怕他的旅行,因為看不到他的時候,她的心就會破碎般生疼。

她一邊瘋狂的愛戀著他,一邊還要小心掩飾自己的情緒,守護自己內心的小秘密。

透過作者細膩的描寫,我看到了一個花季少女單純、善良、無畏卻又卑微的愛戀。也許那樣的年紀,我們也曾經歷過這樣的暗戀,偷偷地喜歡一個人,其中的甜蜜與苦澀也許只有經歷過才能夠體會。

2、只要你向我邁向一步,剩下的99步我甘之如飴

後來由於母親的改嫁,女孩搬離了那個城市。儘管繼父經濟闊綽,待她甚好,但她卻感覺到,他不在身邊的日子,她難以存活下去,整個人如一個遭人拋棄的囚徒一般。

這個世界上,難道還有比在人群中孤獨生活更可怕的事情嗎?

他不在身邊的日子裡,她孤獨地活著。後來她頂著世人不解的眼光,執意回到了維也納。每天晚上下班後,她拖著疲倦的身體,站在他的樓下等待他的出現,即使是風雨交加的日子。看到他後,便會激動的紅著臉跑開,偶或看到他帶著別的女人過夜,又會湧出一股來自肉體的痛苦感,因妒生恨。

終於他看到了她,卻沒有認出她。他一時間被她美麗的外貌吸引,與她搭訕,共進晚餐,共度良宵。她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獻給了他,他卻把她的爽快當做了不諳世事的少女的無知或是妓女的慣性。

他們這樣相處了幾次,他便藉口出差了,從此不再聯絡她。而她從不後悔她的決定,從不怨恨他的健忘,而是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懷念他們的親近與美好。因為她覺得只要你向我邁向一步,剩下的99步我甘之如飴。

這時,我看到一個亭亭玉立、剛剛成人的女孩面對愛情的奮不顧身與執著的付出。都說“戀愛中女人的智商為零”,這個初為女人的女孩,面對愛情,智商也許已經降到了負數。

3、如果不能和你在一起,就給我一個你的孩子吧。

經過三次甜蜜而銷魂的夜晚,她懷孕了。她感恩並慶幸自己終於和他的血脈融合在了一起。她不敢告訴他,怕成為他的負擔,怕他厭惡她,怕他帶著她去打胎,因為只要是他要求的,她都會答應。於是她自己一個人,忍受著精神與肉體的雙重凌辱,艱難地生下了他的兒子。

有了孩子後,她不再因為思戀他而感到焦躁了,她感到自己因為這個孩子得到了救贖。為了讓兒子過上好的生活,她選擇了賣身。那些男人都對她呵護有加,要娶她為妻,但她都拒絕了。因為她還在等他,她從頭到尾都只鍾情於他一人。

後來很多次,在不同的場合,他們相遇,但他並未認出她,這讓她感到痛苦不堪。往後的一次相遇是在舞廳,他終於注意到了她,然而只是因為她的美貌。她隨他回了他的住所,兩人纏綿悱惻,而他卻僅僅是把她當做了一個普通的豔遇對象。連他的男僕都認出了她,而他卻自始至終都把她當成了陌生人。

讀到這裡,我看到了一個女人在愛情裡深入骨髓的卑微,與一個男人見誰愛誰的放蕩。卑微得讓人心生憐憫,放浪得讓人咬牙切齒。

4、愛上一個浪蕩的人,就像飛蛾一樣,明知道會受傷,還是要撲到火上。

這個深陷愛情的女人,對她所鍾愛的作家來說,自始至終都是一個陌生人。直到他們的兒子去世,以及她去世。作家讀著她的信,卻回憶不起她的樣子,在他心裡,她始終像躺在河底的卵石一樣,留下的只是模糊的影子。

讀完整本書,我彷彿也經歷一段悽婉的愛戀,卑微得讓人喘不過氣來。他是你的世界,你卻不在他的世界。我一面對女主的付出感到難過,一面又佩服她18年如一日苦戀的執著。

二三十頁的信中,女主並沒有因為作家的薄情、浪蕩而怨恨他,就如那句話“我愛你,與你無關。”這是一個堅強、善良、痴心的美麗女人。她把自己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愛情,一份除了自己無人知曉的愛情。

魯迅先生說:“悲劇就是把美好的事情毀滅給人看”,毫無疑問,這個女人的命運就是一場悲劇,她的經歷令人惋惜。而我們所要追求的愛情,更應該是明朗的、溫暖的,且幸福的。

愛他,不僅要讓他知曉,更要得到他的回應。

我愛你,希望你也愛我,否則我只能抽刀斬斷這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絲,繼續尋找那個對的人,愛的人。

就像紫霞仙子朱茵錯過周星馳之後,才遇到了生命中愛他的那個王子——黃貫中。

愛就應該這樣:愛了,就請深愛;不愛,就乾脆放手。(於你是,於他也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