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職場上演「一齣好戲」?

如何在職場上演“一出好戲”?

週末偷偷跑出去,看完了黃渤的導演處女作《一出好戲》。

都說黃渤的智商情商雙高,在看之前小北就抱著非常高的期望值去的,結果依然超出了我的期待,整部電影讓人感覺意猶未盡,寓意深遠。

在電影的過程中,穿插了無數個:經濟學+心理學+管理學的常識,讓小北不得不懷疑,黃渤是被演員和導演耽誤了的商業奇才。接下來,小北用一些簡單的點,和大家聊一下讓人印象深刻的瞬間,以及背後的經濟學和管理學深意,有輕微的劇透,多包涵。

01

《一出好戲》的開端是即將上市的公司老闆帶隊,公司全員出海團建,後來遭遇了不測,一群人被困在了孤島上。

有了人群,就有統治。但在孤島上,人物關係已被重新洗牌,原先的權力關係都不作數了,經濟學上說,這是因為個人能力估值因需而變,當一群人被巨浪拍在孤島上,一切價值重新評估。

如何在職場上演“一出好戲”?

小王是枚退伍軍人,他的野外生存能力最強,一開始大家都推崇他做領導。

作為退伍軍人,他的管理肯定是強勢的:工作中要有狼性,勞動中要喊口號,人人都要有貢獻,犯錯就要捱打,偷懶就沒有飯吃

在小王的管理下,一開始處處體現著公平,什麼張總王總劉總,在孤島上人人都是平等的,小王任勞任怨給大家解決吃喝住的問題,在得到大家信任被推舉為領導後,獨裁強制也會帶來階級和壓迫,之後小王開始作威作福,徹底成了統治階級。

02

小王的管理能力,尚處於奴隸社會原始的野蠻驅動。和不少企業的管理相似,認為人性都是懶惰的,只要制定嚴苛的制度和條例,下屬就能服管。

這一套可能在工業革命之前管用,工業革命之後,就已經失靈了。

如何在職場上演“一出好戲”?

張總作為公司的老總,在搞清楚情況之後,他立即發表了分化集體的演說,煽動了一批人追隨他。具有豐富管理經驗的張總,行事通常穩重隱忍,做事屬於策略型,善於構建底層邏輯,精通經濟學和管理學。

張總髮現新屬地後,也沒有聲張,暗地糾集一批人到了位置再宣誓主權。同時,還發行了紙牌貨幣,統一了市場價值和關係,不愧是上市公司的老總。

面對小王這一派的競爭對手,在商場經驗豐富的張總立刻縷清利益關係,與競爭對手在一個島上達成了共生。此外他還通過自己的領導力,建立了內部分工、管理體系以及激勵制度,讓所有人在島上能相對舒適地生存下去。

03

是的,電影裡的節奏和生活中一模一樣,無論是誰手握大權,都被慾望和財富扭曲了靈魂。

電影中不斷出現的蜥蜴,切換著情節。從小王到張總,再從張總到黃渤,它每一次眨眼,就是一次實力的此消彼長。

電影的第三階段,到了黃渤統治了,他的辦法就是囤積貨物,製造稀缺,而稀缺正是經濟物品的顯著特徵之一,也是黃渤成功的基礎。

通過觀察,他還製造了張總和小王的衝突,消耗他們的實力。在這三方角力中,他才是贏家,當他站在船上的燈前發表演講的時候,靠的是販賣希望,販賣“文明的意識”,這一點看起來就比小王的土匪式統治和張總的經濟統治高明多了,這種“信仰式”的社會讓大家看起來都變成了文明人。

可以說在劇中,小王是小頭目,張總是管理者,黃渤在演講後就變成了領袖。

如何在職場上演“一出好戲”?

巨大的光環籠罩在他的周圍,沒錯,大家看到了救世主。而他,也知道自己成了救世主。他獲得了愛情,也得到了尊重。

為了維護自己的努力的成果,謊言也隨之而來了。在巨大權力的誘惑之下,他的弟弟小興開始異化,他看到了權力帶來的讓他無法拒絕的誘惑,也從此走上了不歸路。

還好,黃渤和小王聯合起來,進行反抗,同時也進行自我救贖,最後向外界發佈了求救信號,順利被救出。

如何在職場上演“一出好戲”?

電影中的另外一個細節告訴我們,越是被吹捧的專家大咖,越是不靠譜,史教授一開始就預測錯了天文運動,後來在島上生活趨於安穩的時候,便開始打起女性的主意來,用一堆理論知識蠱惑每一個女性要跟儘可能多的男性XX00的觀念。看似冠冕堂皇,其實閉口不談醫療資源匱乏的情況下女性生產有多大風險,讓人十分作嘔... ...

總結起來,這部電影就是一部人類發展史的濃縮版,三個階段代表了生存→物質→精神的進階,內核表達有三點:

1、文明是人類獸性的遮羞布;

2、真相才是一部分人最害怕的東西;

3、多懂點知識準沒錯,否則永遠被利用;

如何在職場上演“一出好戲”?

最後我想說,黃渤真牛,舒淇真美,張藝興的演技100分!

推薦所有的小夥伴,都可以走進電影院觀看,學習職場生存技巧。

今日互動

看過《一出好戲》的感受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