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嫻妃一般,在靠著狠勁拼出的演藝生涯中,佘詩曼走到了最後

雖說《如懿》接檔《延禧》已經開播一段時間了,但估計還是有很多朋友依然沉浸在於媽的作品中。而要說道宮鬥劇,那麼除了女主外,最吸引人眼球的便是反派角色了。然而並不是每一個反派人物都讓觀眾氣得牙癢癢,有一些竟也讓大家不由得憐憫起來,比如佘詩曼飾演的嫻妃。

如嫻妃一般,在靠著狠勁拼出的演藝生涯中,佘詩曼走到了最後

正如我們所熟知的橋段一般:起初嫻妃也是位善良溫柔之人,可隨著家中親人遭遇變故,此時的她也變得越來越心狠起來。即便是老套的情節,可阿佘卻演得十分生動,讓人甘心追劇追到底。就拿劇中“剪蠟燭”的場景來說,如果曾經迫害過她的人死了,那她便會剪斷一盞燈芯。冷漠中又透露出一絲悲傷,一句“我一個都不會放過”,更是讓觀眾意識到嫻妃的徹底黑化。

如嫻妃一般,在靠著狠勁拼出的演藝生涯中,佘詩曼走到了最後

阿佘的這一系列演繹,讓網友們大呼精彩。而整段表演沒有依靠濃妝來加持,也沒有展現出起伏較大的語氣和動作,一個眼神一句話,足以讓人感到害怕。佘詩曼在TVB算是當家花旦了,然而她從當年的選美比賽季軍走到現在,全靠著這21年來的不服輸。1997年在外讀書的阿佘回到香港,在聽從母親的建議後,參加了當年的選美比賽。沒想到最後獲得了季軍的桂冠,她也因此與無線簽約,開啟了自己的演藝之路。

如嫻妃一般,在靠著狠勁拼出的演藝生涯中,佘詩曼走到了最後

雖然第三名也是個不錯的成績,但一開始公司並沒有力捧她,直到因為公司其他藝人受到負面影響,這才重點發展阿佘。不久之後,阿佘便出演了《雪山飛狐》的女主一角。按理說,公司給的資源很不錯,並且她在劇中的裝扮也是十分清純,此劇會讓她大火一把。但沒想到,由於劇中角色過於柔弱的形象,一時之間許多觀眾罵她本人矯揉造作,再加上那時的她並沒有多少表演的經驗,臺詞功力欠缺,這讓阿佘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入錯了行。

如嫻妃一般,在靠著狠勁拼出的演藝生涯中,佘詩曼走到了最後

面對外界的爭議,阿佘拿出了不服輸的精神,開始每天在家裡練習發音和氣息,就是為了能夠快速提升自己的臺詞表演力,甚至有時只能睡2個小時。一方面自己的演技得不到認可,另一方面,媒體對她的報道也都是否定的,甚至連導演都會當眾向她丟劇本。對於這段經歷,阿佘在後來的採訪中說道:“導演一邊罵我一邊向我丟劇本,但我一直忍著沒有哭,直到把自己的所有戲份拍完才離開。”阿佘知道,在沒有好的作品能拿得出手的時候,自己只能不斷努力和忍耐。

如嫻妃一般,在靠著狠勁拼出的演藝生涯中,佘詩曼走到了最後

好在兩年後,她得到了“祝君好”這個角色。這是一位留著短髮、全身男孩子氣的女主角,跟以往所演的形象有著很大的不同,而阿佘也把人物身上的靈動和可愛表現得非常到位。於是,她憑藉該劇獲得了“最喜愛電視角色”和“最喜愛拍檔”等獎項。緊接著,她飾演了“周芷若”一角,成為了眾多經典版本之一。

如嫻妃一般,在靠著狠勁拼出的演藝生涯中,佘詩曼走到了最後

在之後的一年時間裡,阿佘更是連著拍攝了包括《紅衣手記》、《西關大少》在內的多部作品,總共有120多集,如此高的強度,令幾天幾夜不睡覺都成為了常態。隨著作品數量的增多,阿佘的戲路也越來越寬,演過“小白兔”形象也試過“外剛內柔”的角色。比如在清宮劇方面,她還是當年那位“爾淳小主”,儘管爾淳平時有些跋扈,對待宮中其他小主也是善用心計,但當面對自己所愛之人時,卻也是一副嬌羞模樣,讓觀眾看後不禁感嘆她的命運。

如嫻妃一般,在靠著狠勁拼出的演藝生涯中,佘詩曼走到了最後

而現在回過頭來拿嫻妃和爾淳這兩個角色做對比,阿佘演出了不同的味道,想必這也跟她這麼些年演技的沉澱有關。到了2006年的時候,她憑藉《鳳凰四重奏》,拿下了雙料視後,此舉也讓阿佘擁有了“當家花旦”的頭銜。這一年是她出道的第九年,站在領獎臺上的她也是激動地流著淚說:“因為在乎,所以很努力。”直到現在,阿佘在TVB的地位依然是門面擔當,而這些年裡,她為了保持自己的公眾形象,從不會情緒失控,更多時候則是用微笑代替,對於拍戲的敬業更不用多說。

如嫻妃一般,在靠著狠勁拼出的演藝生涯中,佘詩曼走到了最後

為了配合劇情,演員們經常會拍攝反季節的戲份,當阿佘頂著烈日完成一場冬天的戲時,由於長時間穿著厚衣服的緣故,導致她的汗腺完全閉塞,即使發熱都出不了汗。後來更是因為全情投入,在拍戲現場不慎下巴受傷,匆忙去醫院包紮後,便趕回劇組了,這也讓她的下巴上留下了一道疤痕。在工作之餘,阿佘很喜愛賽車,即使是路況複雜的情況下,她也不會有半點猶豫,而會選擇一衝而過。用朋友的話說,阿佘開車同她做人做事一般,都給人掌握一切的感覺。能夠把自己的演藝道路走得又長又穩,單靠運氣是不夠的,真正能夠支撐的還是自己的拼命和努力,而現在阿佘的一切所得,都是她自己掙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