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與愛:一個孩子怎樣在網際網路和兇險的世界裡平安長大

2018年1月,互聯網傳播 “毒動畫”引起了一陣風波,“毒動畫”就是把《小豬佩奇》《天線寶寶》《米老鼠唐老鴨》等動畫片改編成充滿暴力、血腥、成人元素的動畫片。

不經意間,懵懂無知的幼兒就可能被這類裹著兒童動畫外衣的視頻所吸引。憤怒的家長們把這些網絡上的視頻稱為“毒動畫”。

性與愛:一個孩子怎樣在互聯網和兇險的世界裡平安長大

沒想到“毒動畫”的風波沒過多久,這幾天在網絡上給未成年兒童傳播“文愛、語C、R18”等這些新詞彙的消息又成了熱點。

在這個互聯網盛行的時代,互聯網確實給我們帶來和很多紅利,但是也給孩子們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除了暴力動畫,我們還要防網絡遊戲、網絡交友等,但總是時刻堤防,卻防不勝防。

網絡裡的人魚龍混雜,不斷出現的關於不雅的成人化的語言和行為暴力詞語可能每天都在輻射孩子圈。如果家長不深入關注這些,就會對孩子身邊的危害全然不知。

例如,“文愛、語 C、R 18”這些新詞彙,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如果不知道,小編就來告訴你互聯網世界在我們孩子身邊正在發生著什麼?

幾天前,一位魔獸世界的骨灰級別玩家,一位單親媽媽,覺得孩子早晚都會接觸網絡,於是主動教10歲的女兒上網。但是女兒接觸了一段時間網絡後,開始經常偷偷摸摸用手機和電腦上網聊天到半夜,這位媽媽注意到了孩子的異常行為,於是決定去翻看孩子的聊天記錄。

看完聊天記錄讓這位媽媽大吃一驚,發現跟孩子聊天的人是一位B站的up主,網名叫做“科里斯”,年齡15歲。

看到“科里斯”在網絡聊天中引導孩子老婆老公想稱,還不斷教唆女兒跟他文愛、買絲襪、求包養等等,這位媽媽真是又氣又急,憤怒不已。以下是“科里斯”跟她女兒聊天的截圖:

性與愛:一個孩子怎樣在互聯網和兇險的世界裡平安長大

性與愛:一個孩子怎樣在互聯網和兇險的世界裡平安長大

看到這裡大家一定有個問題,什麼叫做“文愛”啊?小編也是剛剛百度,具體解釋請看下圖:

性與愛:一個孩子怎樣在互聯網和兇險的世界裡平安長大

對於10歲的女兒來說,在網絡被壞人教唆一些不雅的成人化的獵奇“文化”,由於孩子年幼,她自己是無法分別這些東西的好壞。

這位媽媽憤怒至極,在網上發帖引起軒然大波,最後,B站對“科里斯”的賬號進行永久封禁,對網友反饋的相關內容進行篩查和下架,併發布官方聲明。

看完這個事件家長們真是後背一涼,事件雖然平息了,但是回頭想想促使這個事件發生的原因有很多。

第一,在魚龍混雜的網絡世界,毋庸置疑B站 “科里斯”的教唆是最直接的原因。

第二,原生家庭愛的缺失會導致孩子缺少父愛或母愛,很容易被外界錯誤引導。

這位單親媽媽也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她在發帖子的最後寫到“我確實也做的不夠好,在小夥伴輪番上陣的炮轟下已經反思了自己,也決定儘快給孩子找個爸爸。”

希望在任何情況下,原生家庭都應儘量給孩子足夠的、完整的愛。

第三,我國家長總是迴避孩子跟孩子談論性教育。我們總是羞於對孩子表達性的問題,如果家長都不能坦然的面對這個問題,那麼孩子一定會偷偷摸摸通過其他方式獲得信息。

這個事件的三個原因確實值得每一位家長反思。

孩子的三觀還沒有形成,他們會對一些新鮮未知的東西產生好奇,那麼作為家長對於孩子身心健康教育和“性”教育該如何引導呢?

父母應該怎樣對孩子進行性教育?

在我國,似乎家長都很避諱跟孩子說關於“性”的問題。當孩子問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家長們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是垃圾箱撿來的。”

這樣避而不談的情況,往往會更引起孩子對“性”特別好奇,孩子會覺得我在爸媽這裡找不到解釋,那我就去網上尋找答案。這樣一來,網上的不雅的成人化的語言和行為暴力對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有著很大的影響。

那麼父母應該怎麼循序漸進的讓孩子傳授性教育呢?前幾天聽了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老師的講座深有啟發。

1、不要回避和孩子談論性話題

性包含性別魅力與社會交往、生理知識、道德法律通行的意義等。在初中的時候可以告訴孩子性別的魅力,在孩子高中的時候可以告訴孩子性別史話,為什麼“性”與道德和法律有關?

因為人類發展過程中,大家自然而然的意識到,如果大家在“性”的方面亂來,孩子會搞不清誰是他的父親,搞不清父親是誰就會近親結婚,近親結婚就會導致繁衍低能。所以人類控制三代之內不讓繁衍。

第二就是為什麼要確定繼承權問題,涉及到財產分配問題等等,所以通過這樣的方式,孩子通過歷史去理解性的問題。然後最後再給孩子講一些避孕的知識。

2、要和孩子共同討論吸引人異性

比如做爸爸的可以跟兒子說,我當年看上你媽媽,是因為你媽媽身上的哪些優點,並且告訴他媽媽最打的優點是什麼。女孩媽媽可以跟他聊,我當初怎麼看上你爸爸的,男人最重要的品質是什麼?讓孩子從小就有意識,異性相處之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3、 保證異性在家中良好的接觸

尤其父親長期在外工作的,一定要回去跟孩子多接觸。或者母親工作特別忙的,可以跟孩子一起逛商店時候聊聊天,因為在家兩人對視聊很正經的東西有些彆扭,但是一邊遛彎一邊談話就很自然。不要讓孩子缺失家中異性的關懷,也就是不要讓孩子缺愛。

4、告訴孩子性交是怎麼回事

如何告訴孩子性交,有很多途徑,例如電視中的《動物世界》,或者家裡養一隻小狗,在小狗有生理反映的時候,我們接可以藉機跟孩子說,這就是男性和女性的正常生理反應,不用迴避,這樣面對這個問題,家長很坦然孩子也就會變得很坦然。

5、通過書信的方式告訴孩子性是什麼

如果孩子有早戀、網戀的傾向,可以用寫信的方式告訴孩子,很高興你長大了,很高興我的孩子有人愛,要告訴孩子愛代表什麼,什麼是愛,你應該怎麼看一個人愛不愛你。

接著告訴孩子生命中有幾個重要階段,你現在到了情感懵懂的階段,這個階段雖然開始你會感到快樂很幸福,但是這個時期也是很危險的,危險的因素有什麼,自己要保護好自己,要懂得把握分寸。最後再告訴孩子什麼是戀愛,戀愛和結婚什麼關係,自己如何判斷。

6、告訴孩子一生中最寶貴的是什麼

現在因為早戀、網戀孩子動不動就有自殺的念頭屢見不鮮。我們應該告訴孩子,生命是一生中寶貴的東西,因為生命只有一次。

那麼,我們如何珍惜我們的生命,第一就是要健康,想健康就要遠離那些不健康的東西,例如網絡不良內容的錯誤引導。第二就是要自由,要自由就要守法,有法律意識。第三就是要有情義,人的生命要活的有意義,就要有情義,人生的起源就是情,沒有情人類就不會存在了。

孩子開始接觸網絡,父母應該做什麼?

1、家長做好階梯引導工作

網絡世界如此浩瀚,家長需要像舵手一樣,循序漸進的推著孩子前行。

建議孩子1歲之前不要讓孩子自己接觸電子產品,但是可以給孩子拍照、播放故事、兒歌聽。18個月之後,可以讓孩子短時間接觸電子設備,但是需要在家長的陪同下觀看。

上小學之前的孩子,需要給孩子規定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例如每天最多一小時,並且孩子常看的東西都需要家長給篩選。

上學之後的孩子,可以接觸互聯網,但是一定做好網絡安全知識的教育,包括網絡信息篩選、網絡溝通的原則和基本的性教育。

等孩子上初中、高中,他們會逐漸形成自己的三觀,也會有一些自己的主見。這個時期更為重要,家長一定做好信息篩選、辨別是非的教育。在網絡世界裡,讓孩子能辨別自己應該吸取什麼遠離什麼。當然適當的性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

2、家長要給孩子制定規則

對於上了學的孩子,我們既要讓孩子接觸良好的網絡環境,又要給孩子留有自己空間。但原則不能被打破,並且要嚴格執行,例如:

1)孩子對自己的個人信息要嚴格保密,沒有經過父母的允許,不洩露任何個人信息(包括姓名、住址、學校、自己的照片等);

2)在互聯網上如果看到任何讓不舒服的信息或者不懂的信息,要立即告訴父母,多和父母溝通;

3)未經父母的同意,不與陌生人或網友見面,也不要回復垃圾郵件,和陌生人發來的郵件;上網社交,購物,遊戲都要在父母的監督下完成。

對於上學之前的孩子,他們更缺少對信息的辨別敏感度,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在大人的視線內看網絡視頻等內容,保證孩子看到的東西家長都有所瞭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