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的一期《奇葩大會》中,蔣方舟分享了自己曾經討好型人格的一面:興許是因為從小自己遇到的人或同行都比自己優秀,又或者是作為一名年少成名的作家,她認為自己已經霸佔了過多的公共資源,這讓她從來不會去當面反駁別人,即便是在兩性的相處過程中亦是如此。
那麼討好型人格究竟有哪些危害呢?
愧疚是最大的負能量
在討好型人格的腦回路中,有這樣的2種心理模型預設。
第一種是愧疚預設,就是假定我按我的思想做了某件事情,我會對你感到愧疚。
如蔣方舟所提到的,在當記者時,她不會去反駁心裡其實已經認為反感的採訪對象;還有一些夫妻關係裡,一方很容易因為一些事對另一方產生愧疚感。
怕因為表現了真我,就會傷害到對方。這種愧疚預設,最終會讓自己表現出另一種極端,就是順從和討好,這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負能量。
怕麻煩別人,其實就是在麻煩自己
討好型人格的另一條腦回路,就是怕麻煩別人。
然而現在的社會,是一個協作型的社會,你不可能一個人搞定所有事情。特別是在職場,如果你特別怕麻煩別人,總覺得只有讓別人開心的合作,你才會想做。那麼很抱歉,你可能很難成為一個好的職業人,因為你無法主導一次合作鏈條。
怕麻煩別人的人,內心會有個邊界。當邊界未被碰及時,他怕麻煩到別人,如果別人能夠按他的意願來做事,那麼他會獲得極大的滿足感;然後一旦他的邊界被觸及時,這種人又很容易迅速切換到憤怒模式,以暴制暴的解決問題。
被人喜歡的那個自己會覆蓋真實的自己
是的,這是討好型人格最大的危害。
有時候,適當的討好別人,可能是一種社交策略。但是當這種心態逐漸變成一種人格時,它會潛移默化的改變你的內心。
就像有的人會在網上變成無腦噴子一樣,他在網絡世界裡,尋找到了存在感。而討好型人格的人,會根據周遭的環境而改變自己,就像一條變色龍一樣,為了尋求別人的認可而失去自我。
可是生而為人,一個最有趣也最真實的使命,便是通過尋找真實的自我,從而挖掘出自己的內在的靈魂魅力。
所以說,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向前走,就對了~
閱讀更多 新維認知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