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起牀後想到什麼?

9月10日,起床後想到什麼?

今天是2018年9月10日,早晨起床後第一個意識是“今天是教師節”,忽然想到31年前,也就是1987年的9月,我去山東大學參加全國CBE(計算機輔助教育)第一屆年會,在會上我發表了《應用VLSOCE系統輔助大學英語教學》的演講。會議結束後,承辦方山東大學組織與會者觀光遊覽,給出了兩條路線,一是去曲阜,二是登泰山。

當時我懵懵懂懂地認為,教師節肯定與老夫子有關,再加上當時自己在大學工作(儘管沒有上過大學),因而決定去拜拜孔聖人,去了曲阜的孔府、孔廟和孔林,在孔林見到了孔子第X代孫(記不清多少代孫了)。

9月10日,起床後想到什麼?

決定一個民族前途和命運的,是人心,而人心是教育塑造的。孔子對傳統文化、對中華民族最大的貢獻,就是奠定了教育的重要性。在錢穆(《孔子傳》的作者,現代著名思想家、歷史學家,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看來,自己所處的年代,國家內憂外患,傳統文化受到猛烈衝擊,在這種情況下,就更應該向孔子學習,通過教育來應付我們面臨的危機。

孔聖人是中國教育的祖師爺,‘因材施教’這個詞大概也是孔子發明的。老話說,孔子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賢人,他是如何‘因材施教’的,我想也想不明白。

9月10日,起床後想到什麼?

孔子當年在魯國是可以靠收取學費生活,不必依賴貴族,生活很自由。關於收學費的事,孔子說過:“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凡是拿著十條以上乾肉來請教我的,我多多少少都教他一點。就是說,十條幹肉是請孔子做老師的最低費用。孔子這輩子教了很多學生,著名的有:子路、子貢、顏回、宰我、曾參(shen)、子夏,等等。那麼,孔子都教些什麼呢?

六藝,也就是禮儀、音樂、射擊、駕車、識字和計算,士人必須掌握,老師一定要教。但是一般的老師,主要教後面四項技能:射擊、駕車、識字和計算,它們是實用的,掌握這些技能,士人可以去給貴族打工了。禮儀和音樂因為不實用,就不受重視。

9月10日,起床後想到什麼?

到了孔子的時代,能在重大場合正確地使用禮儀、演奏音樂的人,越來越少,違反規定的事情層出不窮。孔子想改變這個狀況,所以,他的教學以禮為主,孔子所說的禮,不僅僅是一種形式,他要求弟子認真思考和研究蘊藏在禮背後的道理。這個道理,就是社會秩序。只有理解禮是一種社會秩序,發自內心地遵守,禮才不會流於表面。以禮為主的教學內容,使孔子跟其他老師不一樣,別的老師根本不關心這個。所以錢穆說,孔子是中國第一個教你人生哲學、教你怎麼做人的教育家

這樣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在眾多弟子當中,孔子最喜歡顏回。就像錢穆說的,顏回對人生哲學的追求是發自內心的,不帶任何功利目的。這種純粹,是其他弟子做不到的。顏回十三歲追隨孔子,雖然家境貧寒,但他好學不倦,從不抱怨。孔子對顏回非常欣賞,他有許多重要的學術見解、政治主張,都是專門跟顏回講的。

9月10日,起床後想到什麼?

我們知道,除了禮,孔子還提倡過另外一個重要概念——仁,仁慈的仁。有一次顏回問孔子,什麼是“仁”呢?孔子回答:“克己復禮為仁。”約束自己的言行,按照禮儀所規定的去做,就叫“仁”。顏回又問:能說得再具體一點嗎?孔子回答:“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凡是不合禮儀的,不看、不聽、不說、不做。通過問答,孔子把仁的概念解釋清楚了,也把仁和禮的關係說明白了。

孔子把顏回和其他弟子作比較,得出的結論是:顏回能連續三個月不違背仁的標準,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而其他人,能保持一個月甚至一天,就算不錯了。

9月10日,起床後想到什麼?

這說明,顏回打心眼裡認同孔子的學說,而且在生活中努力實踐。孔子觀察到,在追求學問方面,顏回不斷進步,從來沒有止步不前,這令孔子非常感動。他讚美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擾,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翻譯成白話文就是:賢德啊,顏回!吃粗茶淡飯,住在簡陋的小巷子裡,一般人哪裡能受得了這份罪呢?只有顏回,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卻依然不改變學習的熱情。賢德啊,顏回!

另一個孔子喜歡的弟子是子路。子路和顏回完全是兩種風格——顏回內向,子路大大咧咧;顏回甘心過平淡人生,子路想做大官,治理國家;顏回在孔子面前像個乖孩子,子路卻敢於當面頂撞孔子。這兩個反差極大的弟子,孔子都喜歡。實際上,孔子最核心的七十二名弟子,風格個個不同。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對這四個字,錢穆做了很精彩的解釋:孔子只教人生大道理,只要遵守這個大道理,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自由生長,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這就是因材施教,是教育家孔子最偉大的地方。

9月10日,起床後想到什麼?

由於因材施教,孔子的學生都很有個性,而且各有所長。根據《論語·先進篇》的記載,孔門有四科,包括德行、言語、政事和文學。每一科都有代表人物。德行科,就是道德品質好的人,道德模範,代表人物有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科,擅長溝通、演講,能說會道,可以當外交家,代表人物有宰我、子貢,其中子貢還很會做生意,被後世的商人尊為財神。政事科,善於處理行政事務,治國理政,代表人物有冉求、子路。文學科,這個文學不是我們今天理解的文學藝術的文學,而是指歷史文獻、檔案資料,在古代,查閱和運用歷史文獻是很重要的技能。文學科的代表人物有子游、子夏。


分享到:


相關文章: